|
发表于 2008-5-10 09: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莆田 于 2008-5-8 11:26 发表 
提到扁平化,就想起造反派 中国的“贵族造反”与精英主义制度化
精英主义制度化时代,极端的狭隘利益阻塞了多数人的出路,会引发平民阶层的不满和革命。反过来,一个相对扁平化结构的社会明显抑制了精英阶 ...
相对扁平化结构的社会对精英阶层来说不一定就无法实现其利益,可能表面上无法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
印度是一个精英阶层绝对主导的社会,但这种现象目前也在分化.其金融服务行业算是发达,比中国强多了,信息产业也发达.这是精英阶层主导的体现.精英们可以"怀抱宝莱坞美女品美酒",而金字塔底的绝大部分贫民还在"手捧可兰经,沐浴恒河水"过着甚至与工业化都无缘的生活.
培育中间阶层,有利于扩大内需,这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至关重要,不是金字塔尖阶层愿不愿意的问题,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里",现在作为马车之一的"出口"比重过大,就会受制于人,而且中国倾销商品的做法不可能长久的.作为马车之一的"投资",也是慎之又慎,不能过快.那么,另一马车就很必要谈,"消费",对于国内需求,决策层现在想出了不少办法,比如加大对三农和低收入人群的补贴.这样措施是最低层次的,就是为了社会稳定,而更高一点层次的举措,就是大力培育中产阶层,温总去年底在接受<凤凰卫视>说过:"经济适用房的目标是让年收入5、6万(我记了大概)的中产阶层都能纳入范围".当时我看电视时感觉很不解,后来释然了.
[ 本帖最后由 南人北漂 于 2008-5-10 09:4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