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032 | 回复: 27

[市民讨论] 莆田与潮汕普宁的渊源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1527

帖子

720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79
发表于 2015-11-19 11: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丝莆阳
文/图:郑龙腾



春天时我来到普宁,在偌大的德安里民居群内偶遇了方林。那时,他正坐在一座古宅门口,面对两扇漆金的大木门,向往来游客兜售着脚下摆放的一地藏品。以他作为一位“90后”的身份,我实在很难将其的年纪与古董商人这个职业串联起来。但事实确是如此,在广州的一所高校毕业后不久,因倦怠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方林毅然决定放弃高薪职业,回到故乡安稳度日。一番闲谈后,他告知我自己正是居住在德安里及其周边的无数莆阳方氏后裔的一个,更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尽管此生从未回到莆田,但他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不少地名却能如数家珍。
QQ截图20151119112740.png

(普宁德安里民居群)

135

主题

1527

帖子

720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荔城、秀屿、涵江、仙游、平海、黄石、湄洲岛……”方林说,“都是从族谱、史书或网络上知道的。”
QQ截图20151119112920.png
(普宁方氏宗祠)

17

主题

278

帖子

14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6
发表于 2015-11-19 11: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莆阳方氏后裔 名族

135

主题

1527

帖子

720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1: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他的指引和建议下,我选择继续留在周边考察。普宁,隶属于揭阳的县级市,位于潮汕地区最西端,拥有着两百多万的户籍人口,是现今中国大陆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南宋末年,数十万莆阳子弟拥护赵氏,举义抗元,在蒙古铁骑的步步紧逼下,经海陆辗转来到此地。那时,大宋帝国已是风中残烛,当他们回望闽中桑梓,“莆邑安宁”的夙愿便油然而生——普宁者,即莆宁也。
640.webp (2).jpg
(普宁方氏奉先堂)

135

主题

1527

帖子

720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安里所在的洪阳镇一直都是普宁的县治所在。如今,人们习惯称之为“洪阳古城”,旧年开辟的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已逐渐演变成了东村、西村、南村和北村等四个镇中心行政村。四个村中,除北村聚居着莆阳白塘李氏的后裔外,其他三个皆为方氏祖居,其规模之众,曾有“方半镇”的说法,而声名远播的德安里民居群,就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及其兄弟合建于南村的特大型府邸。
潮汕人素来敬祖,于普宁概莫能外。行走于洪阳镇,不时就会看到不同姓氏、不同系别的主祠与支祠,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暗示着各自家族的枝叶之繁与俎豆之盛。相同的是,他们会在祠堂的大门楹联上,注明自己的出处。其中,洪阳的方家都是这么写的:“莆田世泽,白杜家声。”可以想象,在这里反复累积的视觉冲击下,一位远道而来的莆阳游子势必缔结宾至如归的亲切,亦将对先祖藏在这八个字里的毁家纾难的悲怆与勿忘在莒的心力有所体察。更重要的是,蕴含在“白杜”二字里的海洋属性,将道出莆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悠久渊源。

QQ截图20151119113111.png
(溪白祥应庙)

135

主题

1527

帖子

720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1: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杜,即今莆田西天尾镇溪白村,历史上这里曾是莆阳六桂方氏的重要族居地。早在唐宋年间,白杜附近的海上贸易便已初具规模,为保佑往来舟楫出入平安,方氏先贤在此修筑了大官庙,后经宋徽宗另赐庙额,更名“祥应庙”,供奉莆田地区有文字可证的最早的海上保护神“显惠侯”。上世纪中叶,邑人在此间普查文物,发现了一方通高约1.5米、宽约0.9米的《兴化军祥应庙记》石碑,碑文对祥应庙的来历、沿革以及“显惠侯”的相关事迹详述备尽。个中记载,当时的泉州巨商朱纺,在每每出航东南亚的“三佛齐国”之前,都会来莆告祷于“显惠侯”;由于朱氏“舟行神速,无有艰阻,往返曾不期年,获利百倍”,以致后来的商贾争相效仿,“前后有贾于外番者,未尝有是,咸皆归德于神,自是商人远行,莫不来祷”。这段细节,也为人们印证了这样一个史实:在海上丝绸之路风生水起的年代,濒海的莆田一直未曾缺席,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640.webp.jpg
(兴化军祥应庙记)

135

主题

1527

帖子

720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1: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海上丝绸之路,即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主要指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区,由于地理因素的制约,而将各类贸易交往诉诸海航,后期这种交往又进一步丰富至政治、文化、外交、移民等更多的海洋活动领域。2013年底,在国际上的一些重要场合,中国提出了要建设“一带一路”,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时,考量一座城市在过去岁月里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共振,对于其未来的融入、定位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看来,一座城市对海洋活动的参与,至少应选取自然及人文两种属性作为参照系。前者是一种物质的输出,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港湾,它们是从事海洋活动的载体;二是人员,他们是实践海洋活动的主体;三是货殖,它们是进行海洋活动的媒介。后者则是一种精神的输出,大体亦可分成三类:一是海洋信仰的传播,主要集中于海洋活动半径下的各类人群;二是政府意志的灌输,主要体现在依靠海洋运输而实现的由官方主导的外事活动上;三是移民性格的嫁接,指的是从事海洋活动的主体由于迁徙移民而形成的性格基因的扩散。至此,围绕这两种参照系,莆田作为一座重要的海丝之城的轮廓便愈发明晰。
640.webp (1).jpg
(南日岛尖山俯瞰)

135

主题

1527

帖子

720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1: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由多方专业考古力量组成的科考队,曾在南日岛附近水域发现了自宋至清的多处沉船遗址,并在其中找到大量瓷器。这一发现,有力印证了莆田的南日及兴化两条水道都曾是海丝传统航线的组成部分。无独有偶,在1990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一书中,曾以0-5、5-10及10-20米等深线为基准分别勘测了福建省各大主要港湾的水域面积,其中兴化湾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180.91、107.41及80.88平方公里,均居全省之首。得天独厚的海域环境,赋予了围绕在湄洲岛、南日岛和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等“二岛三湾”周围的人民从事海洋活动的必然性。如今,散布在上述区域的港口,不管是已经形成集聚效应的枫亭港区、秀屿港区、东吴港区和三江口港区,或是规模稍小的江口港、涵江港、前海港、石城港、南日港、平海港、文甲港、宫下港、东潘港等,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或长或短的历史记忆。
QQ截图20151119113549.png
(东吴港区)
QQ截图20151119113656.png
(秀屿港港区)

135

主题

1527

帖子

720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1: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早的时候,兴化平原尚未完全成形,潮汐一度漫延至木兰陂下,莆田港、白湖港、宁海港相继浮现,默默行使各自使命;如今,在沧桑巨变过后,它们更像是归隐的高士,挥挥衣袖,拂去前世的云彩。尽管如此,岁月留下的蛛丝马迹,仍可供我们穿越现代化的科技刷新,去窥探彼时简单淳朴却充满激情的海上繁华。矗立在由三湾拼接而成的漫长海岸线上的五座古航标塔,便是昔日莆阳海域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重要见证。它们当中,有建于五代至宋期间的枫亭天中万寿塔与港里石塔,也有明朝流传至今的鳌山雁阵塔、东吴石塔及汀江塔仔塔。自然界的海风侵蚀与地震摧残,人世间的朝代更迭及生死悲欢,都不曾撼动它们对脚下土壤的守候,一堆土石,就这样在数百年如一日的坚贞里获得了灵性。它们身上的故事,来自于一代代沿海人民的精神仰望与寄托,它们必然知晓,每当夜里从塔间发出的点点光芒,承载的皆是千家万户对海洋、对远方和对生活的无限迷恋与遐思。
QQ截图20151119113755.png
(枫亭港区)
QQ截图20151119113829.png
(三江口港区)

135

主题

1527

帖子

720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1: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历年间,在三一教主林龙江的嘱托下,其弟子陈绅和林玉峰凭借着朱有开的捐资赞助,于北高镇汀江村近海的赤屿上修建了一座五层四面的石塔——塔仔塔。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在内陆构筑高层建筑已属不易,更何况要先将石料运往荒无人烟的孤岛再逐层垒砌。然而,就在周边居民的鼎力相助下,这项工程仅用了半年左右就圆满告竣,不可不谓是一个奇迹。四百多年后的1999年,依然是在汀江村,当地居民以祖先流传下来的精卫填海的志向与勇气,花了十四年时间,将一条长约660米、宽约4米的水泥公路修到了另一座近海岛屿——青屿。这条神奇的海上公路仅在每日退潮时才浮出海面,可供行人及大型机动车通过,等到涨潮时又尽数没入海中,如今已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后呼应之间,折射出莆阳海丝人善良、坚韧的群体背影。
640.webp (6).jpg
(天中万寿塔)

640.webp (7).jpg
(东吴石塔)

640.webp (8).jpg
(港里石塔)

QQ截图20151119113939.png
(青屿和赤屿塔仔塔)

640.webp (10).jpg
(鳌山雁阵塔)
发帖爆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