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香”是一种木屑掺上香料做成的细条,在敬神仪式、祭祀祖先、红白喜事等传统礼俗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拜拜时,只要香一点燃,即象征着拜拜仪式的开始。清香伴着烟雾缭绕,弥漫之处尽闻芬芳,祈愿追思、美好祝福,似乎人世间的声音都能通过这柱香传达给神佛与祖先。
不论是大年初一、元宵佳节、清明祭祖、中元鬼节、除夕之夜,还是龙抬头、尾牙和各种做牙,虔诚的莆田人重视任何大小传统活动,从不含糊。不仅祭品丰富,对于节日的必备品——香,莆田人向来有着高标准。这位藏在仙游山村里的制香师傅深谙大家的要求,坚持用自己的双手做出拥有天然香味、一点即燃的手工香。
今年58岁的黄黎明是仙游盖尾镇星庄村刘前的一名制香师傅。凌晨三点,许多人都还在睡梦中,黄黎明却早已起床了,因为香贩子天未亮就要来收走他昨天做好的香。草草吃过早饭,他便来到专门制香的古宅里,作为古宅里仅有的手工香制作人,他也顾不上古宅里的杂乱无章,埋头开始做了起来。
黄师傅制作的香主要原料为竹芯、粘木粉、枟香和青皮。香的主体是竹芯,是将竹子切为长短粗细一致的细竹枝而成的,而竹芯上覆盖着的香则是由粘木粉、枟香和青皮这三种天然植物混合而来的,为了香体表面的光滑及美观,他必须用石块砸碎和碾压结块的粉质。
预备工作都做好后才能开始进一步的制作,强有力的双手抓起一把竹芯浸入水中,再沾上混肴均匀的细粉,不断摊开并抖动,为的是可以使每支竹芯上都沾上这些细粉。浸水、沾粉,如此反覆5遍才可以。
黄师傅说,如果这道程序做不足5遍,那香就容易出现烧不着或者中途熄火的现象。正是因为如此,黄师傅都会严格要求自己,5遍成香,1遍都不能少。
将做好的香整齐装进竹篮,用竹担挑去空旷处。提上一桶用红颜料泡好的水,将香脚浸入其中,染上红色,最后均匀铺在干净的木架上,经过太阳的洗礼,等到香彻底被晒干,一支完整的香就做好了。
趁着艳阳晒香的空隙,黄师傅坐在板凳上烧了壶水泡起了茶。
妻子陈燕红嫁过来时才19岁,当时21岁的黄师傅一直在家种田。起初日常生活开销还是够的,但是随着孩子的出生,教育费用和家庭的额外开支越来越多,种田带来的收益显然是不够的。幸好大舅子(妻子的哥哥)有一门做香的好手艺,并且愿意传授于他。为了生计,黄师傅开始跟着大舅子学习,踏上了制香之路。学了大概一年后,他便跟着大舅子去福州做香,精益自己的做香技术。
29岁那年,他决定自己创业。于是,古宅一间,独自一人,他的制香事业开始了。中途也收过不少学徒,但是他们最终都因为制香过程太枯燥并且没赚头而离开,只有他始终坚守,这一做30年就过去了。
说话间妻子送货回来了,只要一个下单电话过来,她就会立刻装上香骑上电动三轮车去送货。有些车辆进不去的狭道山路,他们也会用麻袋装香、挑上一大袋,走街窜巷去叫卖,郊尾、枫亭、赖店、华亭等等好多地方都走遍了。
顾不上擦去汗水,妻子就又风尘仆仆出门了,虽然现在已经是午后1点多了,但夫妻俩都还没吃午饭,她现在要赶回家去给自己辛苦劳作的丈夫煮饭。
一盏茶的功夫结束了,黄师傅又起身继续重复之前的动作,伴着粉尘忙碌了起来,这下忙碌在晚上8点多才能结束了。
“以前每天能卖一千多斤香,现在每天只能卖两百多斤了。”看着屋里屋外的香,黄师傅有些惆怅。
社会发展带动工业发展,手工香已然没之前那么吃香了。机器制香既快速又量大,款式新颖花样繁多,手工香款式单一,且因为纯手工打造,表面会略粗糙,没机器制香那么整齐美观。但手工香的原料都是黄师傅亲自去厦门、三明等地进回来的,用纯天然植物粉精心制作而成。随着原料价格的提升,本来就利润不高的手工香现在更加赚不到什么钱了。按黄师傅的话说,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饭碗。
转眼秋来冬临,每到冬天,黄师傅的手都会被竹芯割伤,重复性动作也会使手掌开裂。但是与香陪伴了这么多年,即使带他入行的大舅子早已不做这个行当了,自己却还在坚持,他也说不清是习惯还是喜爱。
原本黄师傅想把这门手工香技术传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好让它能世代相传。意料之中的,他们也嫌弃这份不赚钱的辛苦活儿,根本没有想跟父亲学习并传承手工香的意思,而是在外做起了生意。
“再过几年等我做不动了,就真的不做了,好好享受生活。在家看看电视、和朋友喝茶聊天,再陪妻子逛逛街。妻子跟着我忙碌了这么多年,真是辛苦她了。”想起以后的晚年生活,黄师傅满脸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