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心愿是,不辜负孩子和家长的信任与委托,让莆田的艺考学子都能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欧校长用略带沙哑的声音真诚地说。
今年49岁的欧萍萍来自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汀塘村,父母都是善良淳朴的农民,由于深知埋头干农活、打工的种种艰辛,所以父母坚定了要让孩子有学上、有文化的决心。虽然求学不易,但他还是一路读到大学,选修了福建师范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
谈起他的学习生涯,他苦笑道:“太穷太苦了。”
在他上初中时,由于学校离家太远,为了方便学习,他选择了住校。每逢周五放学,他都会背着书包从学校步行三公里回家,到了周末,又要背着沉甸甸的红薯、红薯干、咸菜,风尘仆仆从家里再步行三公里到学校。
除了每周自带粮食外,父母每个礼拜也会给他1元钱作为生活费,其中9毛钱用来向学校买柴票,1毛钱用来偶尔买些小菜佐餐。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柴票这个名词都会感到陌生,那个年代很多学校都有经费紧张的现象,加上住宿学生多,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购买木柴、煤炭等燃料来供学生煮饭、烧水等。于是学校就通过收取柴票的方式让学生自力更生解决生活用燃料的困难问题,学生每在学校食堂蒸饭一次,食堂便收取一张柴票,每打一瓶开水也要交一张柴票,而这些柴票就是学生们向学校购买的。
由于家庭贫困,在校期间他几乎没吃过一顿白米饭,餐餐不离红薯和咸菜。每次和同学经过饭店门前,他们都会驻足停留使劲嗅那一碗5分钱的汤面,虽然吃不起,但单是闻到那从未品过的美味,他们就觉得满足。初中三年就这样过去了,虽然穷苦,但能上得起学,他已心满意足。
求学路上一路坎坷曲折,好在最终学有所成,他开始踏上社会工作了。2005年到2016年期间,由于能力出众,他担任了莆田四中副校长一职。初见学生们求知若渴的模样,他不禁回忆起自己苦楚的学生生活,那刻,他萌生出资助贫困学生、好让他们能吃饱饭安心学习的想法。就在此时,学校的一名班主任找他求助,原来是班上有一名特困学生,母亲在他很小时就出车祸走了,父亲又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照顾他。欧校长听了立刻拿出当月工资的一部分捐助给该学生,没了衣食之忧的学生愈发发愤图强,最终考上福州大学,并继续读研,现在的他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服务社会,并将欧校长的这份爱心回馈给社会了。
这次捐助更加坚定了欧校长的慈善教育之路,在他任职副校长的十二年期间,每年都固定资助五到六名贫困学生,不仅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对于品学兼优、考上大学的学生,他还持续资助到他们到大学毕业为止,受资助学生多达60几人,资助金额高达近60万元。受助学生在毕业工作后也会一直与他保持联系,他们成了关系很好的忘年交。
但爱岗敬业、热心公益的欧校长最终积劳成疾。2016年,他被查出喉部肿瘤,为了不影响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也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他辞去了学校的职务,在家人不离不弃的悉心照料下,他术后恢复得很好,没留下任何隐疾,对接下来的生活也无任何影响。
2017年的夏日午后,老友来看望在家休养的他,喝茶聊天时提起自己小儿子参加高考失利的事情。原来老友小儿子是一名艺考生,由于莆田没有较好的艺考文补机构,只能耗费五六万送到离莆田较近的福州去补课。但最后事与愿违,不仅文化课没补出效果,连艺术课也被耽误了,就这样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老友的痛心疾首让他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我为何不利用专业在莆田创办这样一个既能减轻艺考生奔波之苦、又能减轻艺考家庭经济负担的艺考文补机构?
闲不住的教育之心已然唤醒,满腔沸腾的教育情怀重新点燃,刻不容缓,说干就干!
2017 年11月,他把倾注心血、投入梦想的“智领未来”艺考文补机构设在了正荣时代广场。他将十几年的校园管理经验带到机构的办学中来,严谨治学的教育理念深入骨髓。他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是重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并从全省聘请各学科名师,对这些教师进行高考知识深入研究及专业技能强化提升培训,使他们能胜任艺考班的教研教学工作,而且机构还配套宿舍和生管,宿舍管理制度甚至比学校还严格。
艺考生们在自己的机构里成绩逐渐得到提升,为了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心,他还设置了奖学金机制。2018年高考达到480分以上的学生每人获得他颁发的一万元奖学金,2019年开始,高考分数达本一线就可获得两万元奖学金。而且,欧校长还与艺考生家长签订协议,对于当年高考成绩未达本科线的,他将学费全额返还给家长。这种别样的慈善教育方式让他找回当年在四中助学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知识改变命运,我会一辈子把教育事业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欧校长的沙哑声音并不刺耳,因为这是被天使吻过的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