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切克劳 于 2018-6-11 11:47 编辑
我打小就跟我爸妈住这边,早期这条街是卖竹子用品的,当时莆田比较穷拿得出手的也就竹子了,后来竹子不好卖了。九几年那会就把这周边搞成商业圈,只要你要的这周边都有卖,卖竹子的也改卖穿用的了。(老人不愿出镜) 两旁红色的砖块堆成的店铺挤压出宽10多米的街道,10多米的街道在当时真的只能用拥挤来形容。在地上摆大字只能在半夜做得到,如今白天都能叫上几个人趟地上摆出大字也不是那么难的事了。 染色的红木头也经不过半世纪雨水的冲刷,露出它内心的苍白。 每一个终点都是另一个起点,或许从竹子远销国外起,莆田就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的眼光,莆田的“手工”也得到很多外国人的肯定。国外名牌厂商也盯上了莆田人的手艺,现如今比较出名的有耐克就是其中之一。
11年那会经过几个月的重新规划,地板. 路灯.红墙都统一做了修正。但失去商业价值的古街也失去了它的本质,我们努力打造的“三坊七巷”就想缺少灵魂般被人慢慢遗弃。见仁见智,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还能看到一个完整的老街,一个有灵魂的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