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节天气特别晴朗,跟六月天似的,火大的太阳晒得人汗流浃背。没有了气候环境的衬托,也似乎少了清明时节应有的忧伤和哀怨的气氛。
从小就移居南平的远房堂叔一如既往地一年一度回来祭拜祖墓了,虽然当天阳光灿烂,但他的心情看起来却是出较沉重的,起初以为是要拜祭的渲染,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件揪心的事:他女儿前几年福州大学毕业了,就留在福州工作,恋爱了个福州本地的男孩子,今年准备谈婚论嫁了,可他就这一个女儿,按照我们莆田人的习俗,独生女儿一般都是要招上门女婿的,最起码也得“两顾”吧,做为受莆田传统礼教熏陶得特别严重的堂叔,即使生活外地多年,但骨子里的思想仍然根生蒂固,对于传宗接代这件事是他是非常的看重。
本来因为以前他们夫妻都是双职工,政策只允许生一胎,因此也就没能生第二胎,而没有生男孩已是他心灵深处不能触摸的痛了。于是他就跟女儿商量这件事,可现在福州的男孩子那边是明确不同意上门,也不愿意“两顾”,因为他们那边没有这样的风俗,做出来会被人家笑话,并且自己的女儿也不同意这样做。“女生外向”;“女大不中留”等等这些无奈是从他口中吐出的最多言语。
后来就尝试商量说能不能以后生第二胎的孩子随我们宗族的姓,所有的费用都由他出,以后交给他们老两口带也可以,可是仍然被拒绝了,这对他的打击可是巨大的。后来在他的只言片语中透露出这样一个讯息:他想出了个招,想从我们宗族里过继一个男孩给他当儿子,并且开出了比较诱惑力的条件。
在这里先介绍下堂叔家的经济状况,前些年他从事业单位停薪留职,下海经商,虽然没有象其他人一样大富大贵,但起码家庭条件也算得上殷实,在南平市区买了房,也有四个圈圈的车,身边现金应该也有上百颗“豆豆”吧,再说以后老两口退休金估计也得上万,所以他说过继过来的儿子,可以让他选择到南平跟他们一起生活,也可以在留在莆田发展,如果不愿去南平在莆田也可以给他买房子,还可以掏钱给他娶媳妇,继承他们的家产,条件就是要给他们养老送终,让他们百年后叶落归根,葬归故里,每年清明的时候给他们和祖宗上上坟,扫扫墓。
我们调侃说这不是我们莆田人说的典型“挑柴卖,买柴烧”,几百年前的故事真的要在这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重演吗?可是他说这也是没办法啊,总不能在他这一代绝了户,断了香火。说这话时,黯然神伤,令人动容。唉,涉及到子孙后代的事,大家也不知道该如何劝导他才是。
古诗有云:“纸灰化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为何就看不开,是执着,是怀古?我们不得而知。做为我们这一代的人,最好的是担当了生前事,又何计身后评。毕竟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