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连村位于仙游县盖尾镇,素有“笔杆村”、“文化村”的盛誉,于南宋隆兴年间开族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2012年,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前连村成为莆田唯一入选的历史文化名村。前连村的“丁”字形古民居,也是全国独有。
前连小学位于盖尾镇前连村腹地,宝杉公路之侧,木兰溪支流之滨,是仙游县一所小有名气的农村完小。前连村的“丁”字形古民居就处于前连小学的后面.
前连小学里顽皮的孩子爬上围墙看我拍照.
广阔的前连村分布着数不清的古民居,这里居住的村民绝大部分属于连氏。前连小学旁边的这座邱峰世居,让人记忆深刻。
其砖、木、石雕刻艺术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古香古色,艺术精湛,完整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古民居里的一束阳光,即使它所照耀的面积太过狭小,但是你却不能忽视它的巨大作用。给人温暖,给人力量,温暖人的心窝。
镶有花鸟图案的砖雕,精雕细刻,美轮美奂!
徜徉在前连村的陌生小巷,抚摸着一堵堵屹立几百年的古墙,我的心一直在寻找,希望在这古色古香的村庄,邂逅着一种莆阳村落的经典,一种原汁原味的原乡。
连氏、古民居、古村落,几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叠合在一起,我仿佛走进前连村的前生今世。
站在前连村“丁”字形古民居群前,抬头一眼望不到头。这19座古民居坐北朝南偏西,坐落在金凤左右翼中凤阿吉地。面宽有五间、七间、九间、十一间,最多达到十九间,进深都是三进,而且都有左右护厝。
两层楼的“容镜楼”气势磅礴,木制的栅栏虚掩着一段古老的时光,守望着连氏子孙的岁岁平安。
各厝门前外墙中部还镶着用红砖雕刻的各种人物、花鸟图案装饰,檐下垂莲吊蓝,雕梁画栋,贴金描彩,大厝的所有窗户、门户也都用木雕古钱圈、菱形等几何图案装饰。
那口被井绳勒过无数刻痕的廿四口井,如同古幽的连氏家族文化源远流长,坚守在古民居建筑群的中央位置。
悬山式屋顶,燕尾脊,大门坦两旁均用雕刻有人物花鸟图案的青石板砌筑,显得坚固端庄、古朴大方。
厅堂则悬挂历代朝廷敕封连姓先贤,以及高官名流赠的匾额。整个古民居群保留完整,融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为一体,弥足珍贵。
这里曾走出南宋右丞相、镇南大将军连沿公,文韬武略名扬朝野。科场摘桂,坚旗立匾的文亚魁、武首魁,则有连上进、连上拔兄弟。而登进士第的榜昭连元灿,学贯古今,能诗善赋;担任一方教谕的连谦、连文显、连原清等人,一生桃李满天下。
前连村古街上的“朝南社”
也许将来会有这么一天,我带着我的孩子再来这条古街,跟他说这里的故事。也许他会一脸迷茫,也许他会似懂非懂,但是,他会明白,这里对爸爸来讲,是很重要的地方。
看看老街的现状,虽然没有昔日的红火,也没有新街那边熙熙攘攘,但是老街却经久不衰,依旧可以看到昔日的繁华。
看着房梁的雕刻,历史的味道便扑面而来。想象着过去这里的繁华,商家买卖吆喝声此起彼伏,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肩并着肩。
整个古民居群不仅融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为一体,连氏一族旧时的辉煌,由此亦可见一斑。
“丁”字形古民居群往前走就到了旗杆厝,幽幽的池塘、整齐的瓦片、连绵的屋架、古旧的墙壁,一一衬托古民居的沧桑与文化。
前连村的田野里,栽种着大片大片的棕榈树,树下芳草萋萋,花香鸟语。
棕榈树就像一个个绿林好汉整齐地排着队,那一大片棕榈,绿了整片田野,整个村庄。
前连村坐落在木兰溪中游的南岸,东靠云顶山,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给前连村一份天然的山川美景。那条水声轻盈的前连溪像一条弯曲的水沟,让前连村的村里村外荡漾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气息。
景点游玩路线:
自驾:古民居离莆田市区只有22公里左右,导航前连小学或者前连村。
公交:市区乘坐101路公交车,在公交站田头店下车,步行1.7公里可到前连小学,古民居在前连小学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