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14703 | 回复: 11

枫亭节日美食,看看是不是你都吃过?

[复制链接]

178

主题

81

帖子

3162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28
发表于 2015-10-30 0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莆仙镜内的传统节日虽源承中原,却又独具地方特色。枫亭为莆仙重镇传统节日自然与莆仙大同小异。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相应餐饮,枫亭的节日餐饮承于莆仙,又融入自己的特色



春节



2.jpg

  线面,又名长寿面,是大年初一早上唯一的早餐,通常是面和汤分开煮,面放在开水中煮熟捞起来,拌上过热的植物油,汤则有素和荤之分,素汤一般大白菜、炸芋头片、炸豆腐、炸金针菜、炸瑞祥(本地的方言叫“水龙”)等佐料煮成杂菜汤。荤汤一般是用年前炸的鱼片(取意“年年有余)、肉片、香菇、芋头、金针菜、炸豆腐等做的十锦汤,或单纯是鸡、鸭和猪脚做的汤。线面装碗,浇入煮好的汤,并加一根整株未切断的菠菜,称为“长命菜”,意为长寿



初五



3.jpg



  枫亭正月初五日有做“大岁”习俗,因明嘉靖四十三年大年遭受寇犯,初一日未能做岁。人们议之,在正月初五日补做过年,称为“做大岁”,早饭与初一早同。以示全家平安顺气,健康长寿。



元宵



4.jpg



  双蛋线面

  

  双蛋线面是枫亭游灯者归来的一道夜宵,用煮熟的蛋配以线面浇以炝肉汤或炝蛏汤,成就一道枫亭游灯者的专属美味



头牙


5.jpg



  枫亭地方的人们从这一天起恢复对福德正神(土地公)的初二、十六做“牙”,所以这日也称“头牙”。二月初一夜叫“头福暝”,乡村雇一个打锣的,从晚上走街串巷一直打到初二日天亮。人们在头福暝的晚饭是以芥菜、海蛎、猪肉煮菜稀饭,说是吃了不会生疥疮。店家今天做“牙”,东家办酒请“工社”(本地的方言,伙计)吃,这一餐饭是“吃欢喜的”,因为这一年工作固定了,可以安心,所以可以放怀畅饮



        头福线面



6.jpg



枫亭传统头福清晨是要吃线面浇汤,现在可能基本没有人遵循了


178

主题

81

帖子

3162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9: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荤菜饼



7.jpg



素菜饼



8.jpg



  清明时节,枫亭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独特的祭品-----格镂饼。格镂饼即菜饼,因有些老人有禁口(吃斋)故格镂饼有荤素两种,荤的一般由海蛎、格镂菜、瘦肉、地瓜粉组成,现在物质丰富了,所以有的家庭也加胡萝卜、芹菜等。而素的一般由花生、格镂菜、地瓜粉组成,荤素相差不多。

  

  格镂饼是在清明前日下午煎炸,一般会预留一些清明日祭拜先祖,其余有家人食之



端午


9.jpg



  在枫亭地区,端午节俗称“五日节”,五日中的习俗是:初一吃糕,初二吃桃,初三吃螺,初四插艾,初五早上清洁大扫除,薰蚊,买面、肉蛏、红苋菜炒面;拔午时草;挑午时水;泡雄黄水(加白酒)喷洒墙头屋;在门扇上一边写“龙”,一边写“虎”,保平安;煮午时蛋,说是吃了不会被淋西北雨;大人、小孩喝几口雄黄水,说是不会“生头发尾”(本地的方言,皮肤病);换夏衣;下午到霞桥观看龙舟竞赛(上坅坝亦举行“爬龙船”)。

  

  根据本地的习俗,“五日节”也是出嫁女儿给父母送节的日子。女儿一般送去猪肉、鱼和面给父母做节,而父母回给女儿的东西有布料、鸡蛋、白扇,比女儿送来的东西还多,而且象征性地做一点。俗语说:“五日节,回‘雪雪(多多)




端午初一糕


10.jpg



  初一糕,所谓糕,现在特指“枫亭糕”,枫亭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代康熙年间,民间逢年过节、婚庆送礼、馈赠亲友、渔民出海、僧侣游方,均为以“枫亭糕”必备佳品,深受人们所喜爱



端午初二桃


11.jpg



  初二桃,端午节前后本地桃子相继上市的,桃性温,有益颜色、解劳热的功效,能生津、润肠、活血。桃仁入心、肝、肺、大肠,有破血去瘀、润燥滑肠的功效,能活血行血、清散瘀血、去痰润瘀肠,对于呼吸器官有镇静作用,可止咳、平喘。民间更是把桃作为福寿祥瑞的象征



端午初三螺


12.jpg



  初三螺,即指麦螺、白螺(在莆仙方言中“白与麦同音)莆田地域位于沿海,盛产麦螺。莆仙一直都很喜欢这种小海味,是下酒的好菜,尤其在端午节前后都爱食用麦螺。麦螺在烹食前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左右,让它们吐出沙土,然后将水倒干在小盆内晾一会儿,它们就会把身子探出螺壳,有时会把身子拉得很长,比螺壳还长。枫亭当地传说脖子短的人在端午这天吸吸麦螺可变长



178

主题

81

帖子

3162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初四艾



13.jpg



  初四艾,即指插艾(蒿):将艾蒿插于门眉上。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据说也是最早的“卫生节”。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初五面



14.jpg



  初五扒,是五日节最热闹的,这一日称为“正日”,初五日天未亮,里民用麦秆点燃把屋里的蚊子引送田野,寓为夏天免受蚊虫骚扰。与此同时,家家户户清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或点燃蚊香,喷洒雄黄酒水,清毒驱邪,以示消灾,祈保家人平安。初五中午里民以红苋菜炒面当午饭



端午午时蛋



15.jpg



  饭后大人小孩均要洗澡,换除冬服,穿上新夏装。洗澡水须用午时正的井水,加上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兰草、豆秆等的“午时草”烧开水(俗称午时水),烧水时亦把鸡(鸭)蛋放入共煮。用午时草把鸭蛋煮得黄黄的全家老幼均食一双蛋,说是吃了午时蛋西北雨淋不伤。一些老人家还会用五色线编成小网袋装上几个“午时蛋”挂在孩子脖子上,小孩常常会互相比对谁的“蛋袋”更为漂亮,谁“蛋袋”里装的蛋更多。小孩还会经常拿“午时蛋”对敲,比比看谁的蛋壳更为坚硬。初五下午枫亭霞桥举行“扒龙船”竞赛活动,场面热闹非常,蔚为壮观。以此同时枫亭的兰友、学士两个社区还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龙鼓游唱队。午后,游唱队举着牌灯,敲打鼓点,行进在大街小巷,边游边唱《龙船诗》,以慰屈原游魂,祈求家人合家平安,福寿安康



七夕炒豆



16.jpg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或称是“长生节”。织女会牛郎,要替牛郎洗三百六十五碗,夫妻分别时难解难分,有时天上下小雨,说是他们流下的眼泪。七月初七,炒豆拜公婆,祖父母或父母新丧的,不敢炒豆,怕弹瞎公婆的眼睛,所以,亲戚朋友要在六月底送炒豆去(现在多用大豆或米粉代替),主人应回筷子一副,白粬、红枣、龙眼干、花生(这是明朝万历以后才有的)和五谷种等礼物。在枫亭地区,这日是七娘生,拜拜她,祈求婴儿平安



重阳节,咸干饭



17.jpg



  枫亭地区过重阳节的习俗,除了登高外,也将这一日作为杀鸡、宰鸭、割羊肉进补的日子,但沧溪民族村却与众不同,重阳节这一天所有的郭氏子孙也禁止食用猪肉。郭氏宗祠祭祖时所准备的祭品咸干饭(配料可以多种,但不可以用猪肉)



立冬,羊肉汤



18.jpg



  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羊肉来补充能量


178

主题

81

帖子

3162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汤圆



19.jpg



  冬至暝(夜),本地的习俗是各家各户都搓“圆仔”,虽然搓“圆仔”的手式不同,有的搓得大粒,有的搓成小粒,但都要搓一个大的“圆仔母”放在簸箕的中间,并且还要搓一小部分红色的圆仔,放在其周围,之后在簸箕中间放一个红柑,以示吉庆。圆仔搓好后,就用剩下的米果粉掺颜料,捏成“称砣”、“银锭”、“小狗”、“小猪”等形状的象征物,先用蒸笼蒸熟备用。冬至早煮圆仔,用姜母,红糖煮成圆仔汤。传说冬至暝的夜比平时长三刻,是给恶人死后轮回转世变猪、变狗等变化时所需的时间。因为夜长,想吃圆仔的人,老等天不亮,俗说:“爱吃一碗圆仔汤,等来等去天未光”。冬至是早上进行祀神(包括祀公婆)活动。祭祀的物品是鱼、肉、炸豆干、蚝煎、杂配汤、干饭、圆仔、米果粉做的“小猪”“小狗”“称砣”等。祀神后,把“银锭”、“小猪”、“小狗”、“称砣”等用竹签串起,插在香炉上,把圆仔粘在门环的支架上,一边一粒。烟囱上,水缸边,牛头,猪头上都粘上一粒圆仔。三天后的清晨,小孩们把那些“银锭“、“小猪”、“小狗”、“称砣”和粘在各处的圆仔收起来,放在灶腹内烘烤,说是吃了不会流鼻涕,这个风俗习惯在乡下至今还在流行着



年暝



20.jpg



枫亭春节筹备污垢尘埃水洗净,


门窗桌椅亮如新。


煎炸肉块海蛎饼,


气蒸红团独香甜。


对对红灯挂门中,


家家春联别样红。


年暝,红团


21.jpg



  红团,福建莆仙地区汉族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不但是可口的食品,也用于渲染节日气氛,还用于祭祀,而且是寓意深刻的馈赠礼品。



年暝,芋米果


22.jpg



年暝,炸豆腐


23.jpg



年暝,带鱼块

24.jpg



178

主题

81

帖子

3162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年暝,炸海蛎饼



25.jpg



年暝,薏粿



26.jpg



  年暝时枫亭还会蒸薏粿,用来除夕祭神祭祖。

  

  薏粿是枫亭人逢年过节都会蒸的一道糕点,是祭神不可或缺的祭品。每年三十八乡巡游杨公太师夜驻的宫庙都会精心准备有各种糕点堆成的“粿山”,而在粿山之中,薏粿的数量占据一大半,可见在枫亭人心目中的地位。薏粿就是年糕。糯米与粳米按七比三的比例混合,磨成浆,滤干,拌合红糖揉制,蒸熟



除夕,假粉


27.jpg



  年三十中午,枫亭家家户户都是吃“假粉”(地瓜粉、线面、油炸豆腐、肉丝、及青菜等混合煮成的糊糊,意思是辞去过去汤汤水水的不如意的生活)





6

主题

63

帖子

32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2
发表于 2015-10-30 09: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枫亭不错,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2

主题

415

帖子

11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5-10-30 09: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枫亭的饮食习俗真讲究,向我都随便吃的。。。

2

主题

402

帖子

11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5-10-30 09: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枫亭人对吃这块很有讲究

5

主题

57

帖子

51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2
发表于 2015-10-30 09: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吃过的,有些应该不止枫亭会那吃吧

77

主题

1221

帖子

4552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25
发表于 2015-10-30 10: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枫亭我只知道枫亭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