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19054 | 回复: 20

学学莆仙婚俗大全 总有用到的一天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84

帖子

8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0
发表于 2014-9-1 11: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莆仙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古早文化积淀,这一带的婚嫁风俗多姿多彩,至今仍留存着古代掠婚制的某些生活情景,这些习俗被称为古代婚嫁的活化石。在莆仙,男女婚嫁的主要程式有说亲、相亲、放帖、定亲、订佳期、迎亲、拜堂、闹洞房等。

084028562.jpg

  【说亲】:
  儿女长大后,父母会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大部分都是由媒人撮合,也有的人家是请长辈到对方家去议婚。媒人透过手头掌握的资源到处穿针引线,男方家长会认真估摸在各方面条件能够近似“门当户对”的人家,当有了初步选择意向后,即可通过媒人来通知对方家庭,对方经过考虑后要是同意进行初步的接触,就会约好在某个黄道吉日,会经由媒人带领并陪同男方家长去女方的家里“去看亲埕”。 
  0 (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莆币 +2 收起 理由
兰溪魅影 + 20 + 2 原创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8

主题

80

帖子

43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3
发表于 2014-9-1 11: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结婚速度都超快的

18

主题

184

帖子

8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亲】(看亲埕):
  相亲时,男方会选择一个吉祥日,由媒人告诉女方父母。当天女方家要煮一碗当地的线面或是糖水鸡蛋来招待客人,在双方接触交谈后倘若感觉还满意,就会吃下那碗主人家煮的线面或鸡蛋,莆田人俗称为“月老份”;不中意就不能动主人家的这碗“月老份”,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心意,避免产生尴尬不愉快。相亲吃“月老蛋”的习俗是莆田的一个特色,这个古早至今仍被保留。另外在吃完线面后,客人就要在这个碗底放一个较为丰厚的红包,寓意着这个初步的接触男方表示基本上是同意了,客人走后,女方家长会认真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是也同意接受男方的求亲,这门亲事基本上在双方能否结合方面达成了共识。
2010-3-18578999739.jpg

18

主题

184

帖子

8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嘟嘟-姑姑 于 2014-9-1 11:17 编辑

  【放帖】:
  男女双方接着就会通过媒人,互送自己家儿女的年庚八字。男方会把女方的八字庚帖放在自家灶头的箸笼里,必需放里面三天时间,这三天如果家里没发生什么坏事,就寓意着此女以后能贴服这个家。可以娶回来当媳妇,不过双方还要各自请个算命先生,为这两人推算彼此的八字是否合缘,有没有互相冲克、合婚是吉或凶,这个环节往往是双方父母对这桩婚事的合散所做的最后关键决定。


18

主题

184

帖子

8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亲】:
  男女双方的“八字”需要经过算命先生或精通天文地理的人士批论后,两家长辈如果得到可以投缘合婚的批论,接下来就会对婚嫁的聘金、嫁妆等事宜嘱托媒人从中为双方传话协调。在全部条件都达成共识后。就会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给为一对新人举行订聘仪式,也叫和定、办定。男方家会邀请亲戚中被别人认为她的命比较好的部分妇女,人数大概定在6——8个人,订聘当天这些人要身穿着大红外衣,手里带着之前双方商定好的的礼物,其中有聘金的一部分,还有一些金银首饰,组队送到女方家,还要当场把其中的戒指、手镯套在未来的新娘手上,项链、或金银锁等等也给她挂在脖子上,这个仪式莆田人俗称“订聘挂烙”。女方家当天还要置办几桌酒菜来招待这些客人,吃饱后要告辞时还要给来的客人每人一封红包。女方家在欢送客人出门时还要放鞭炮,随后要把男方所带来的各种糕饼果品分赠给周围的亲人、邻居,大家接到这些东西时就等于知道了某某家的女儿现在已正式许配于人了。
1814232031142.jpg

18

主题

184

帖子

8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订佳期】(俗称看日子):
  男方决定迎亲的日子,把吉日用红贴告知女方,并送担盘礼物。盘是细竹篾编成有墙边的圆形盘,漆红,叫红盘,其口径为50厘米左右。每担共 有10个大小的红盘,每边5个、下大上小叠层而上。也有富豪人家备礼丰厚的达10担盘。担盘之礼,是对女家尊重之意。若女家的祖母健在的,红盘中应有猪肉、线面各一盘作为敬奉上辈,俗称妈盘。送担盘的礼物中,有猪脚肉、线面、米粉、红团、糕粿、菜丸以及聘金,各色衣料衣屣等,分别依层装入盘中。女家接收 红盘之后,即行祭告祖先,然后将礼物中的肉面、糕粿分给亲友,借以告知女儿结婚的佳期。亲友知道之后,便要为其送礼添妆,俗称捧花粉,也叫送嫁、走喜。随着佳期的临近,女家根据男家的聘金多寡,开始备办嫁妆。男家把备好的红头巾(莆仙称新妇罩)、宽膊大袖的红袄(俗称上头衫)、花烛喜炮和礼贴按议定的未尽礼数,由媒人送到女家。出嫁女迎娶前三五天,发梳妆打扮试新衣。一些沿海和山区的乡村,女方还有带内亲的男童(俗称小舅)与新娘伴睡的风俗,祈盼来年生男孩。
t01351ca85b0ed0d020.jpg

18

主题

184

帖子

8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嘟嘟-姑姑 于 2014-9-1 11:26 编辑

  【迎亲】俗称迎娶:
  男女双方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妇方在出嫁的前一天,将嫁妆分为数杠,然后抬往男家,扛数越多,女家越体面。嫁厚薄不等,主要有五伯衣(内外衣裤)、线袋五谷种子等日常用品作嫁妆。如今在经济条件好的一些地方,有自行车、摩托车和彩电、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作嫁妆。古时,莆仙迎娶,要行笄礼,俗称新娘的成人礼或上头礼。新娘在上红桥之前,要在闺房内梳妆。女家请一位福寿双全的长辈妇人,给新娘梳头饰发,并把纸制或红绸制成的五芯花,分别插在新髻的两边,俗称“上头”。“上头”其俗非常久远,据《花蕊夫人宫词》称: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去鬓便上头。所以男冠礼,女加笄俱称“上头”。

  迎亲时,男方事先派人雇素菜桥抬放在女家厅堂内。红轿,莆仙叫“新妇轿”。红轿用木头制成,雕花镂、施以色彩,轿的上方,插上四条扎金色滚龙,所以又叫“龙轿”。轿门两边,贴上红纸条一对,体现女家的身份,以示体面。轿门悬挂一块染红的猪肉,以避“白虎”伤害。红轿后改成扎花通风的花轿,俗称“催妆”。但新娘仍按例俗举行上轿前的仪式,依依离情,迟迟不愿上轿。直至吉时已到,才和父母亲友告别,穿上红褂,戴上红绸结花巾帽,在喜娘的扶持下,挥泪泣别上轿。喜娘关上轿门, 把用红绳结牢。轿子起行时,喜娘将一脸盆清水,和轿底洒去,口赞四句吉祥语,俗称喊四句。喜娘每喊一句后,众人都跟着喊一声好哇!迎亲车出发后,新娘要在车内嘤嘤哭泣。如果父母已丧,更要喊叫父母的名字放声大哭。如果不这样,会被指为不孝。到男方家后,新郎的家人都要暂时回避,俗称避冲。
135688111.jpg

19

主题

181

帖子

9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2
发表于 2014-9-1 1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姿势了

18

主题

184

帖子

8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堂】:
  接着新郎在大门口把新妇牵到举行婚礼的大厅(一般在安放祖先的公妈厅),新郎新娘由“能嫂”作礼仪指导,先拜天地,再拜父母(拜毕,父亲给一副红筷子,母亲给一双红团),然后夫妻对拜,行合卺大礼。之后,又端出猪头、猪腿、线面等祭告祖先,俗称“告祖”。新郎带新娘叩拜祖宗后,又逐一跪拜全家各位至亲尊长,有些地方受拜长辈要回以“红包”。问候长辈礼毕,新郎牵着新娘进入洞房。拜堂、祭祖习俗完毕后,就准备开席宴请前来参加婚礼的贺客。厅堂左上第一桌面对大门的座位是首席大位,俗称“横头位”,乃新郎舅舅的座位。其余座次由乡村里年高望重长者敬陪就座。如舅舅姗姗来迟,须一请再请,要等到来后方可开宴。宴席过半,新郎由“大爷”陪同出来向各桌敬烟敬酒答礼。
1359594287509.jpg

18

主题

184

帖子

8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闹洞房】:
  莆仙婚俗中,闹洞房是整个婚礼的高潮。宴罢,大爷就去请一大班以表爷为首人群热热闹闹的拥入洞房,拉开架势,以极尽嬉闹为主题的各种手段进行“闹洞房”。表爷的第一个节目是“抱出灯”:新郎抱起新娘,新娘举双手,取床前悬挂的两盏“百子灯”互换挂好后,才能把新娘放下,赞曰:洞房花烛小神仙,一对凤灯挂两边,东西交换入门喜,一刻千金乐少年。“灯”谐“丁”音,出灯表示出丁,取早生贵子之意。接下来是“做经文”。所谓做经文,即古代新婚戏妇之俗。表爷事先准备一些妙趣横生的节目,此时大也在旁边做隐形导演,掌控推动各个方面的激情,让新郎新娘作主角“逢场作戏”,夫妻对话、动作等多带有戏谑、挑逗的内容,故意制造闹趣为难新婚夫妇,此时新娘遇到刁难时,多由“能嫂”及时变造痕迹的介入替新娘解围圆场。功力深厚的大爷会把热闹场面一直维持的闹到更深夜阑,雄鸡初唱时才结束,接着就是“表爷”重新出马为新婚夫妇进行圆房仪式,俗称“送房”,在放过鞭炮后,表爷就唱赞:今晚经文到这止,达个扎力大欢喜,春宵一刻值千金,夫妻洞房齐开始。赞毕,大家退出洞房,表爷就将房门掩上关紧,唱赞诗:左手拉门逢吉时,右手拉门笑微微,亲戚朋友齐祝福,恩爱夫妻会佳期。俗称“ 掩门”或“送房”。
0 (2).jp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