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2012-2020)》 (简本,征求意见稿)
n 4个撤销园区 根据市域产业园区整体部署,逐步撤销黄石工业园区、笏石工业园区、新涵工业集中区和鲤南工业园区等4个园区。其中,黄石工业园区并入荔城经济开发区,笏石工业园区并入秀屿公园区,新涵工业集中区并入高新区,引导鲤南工业园区企业向城市外围迁移,按照企业性质迁入相应主导产业的园区。 n 2个国家级开发区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尽快申请国家级开发区。根据临港产业链拓展需要,整合国投经济开发区、秀屿LNG产业园、石门澳临港产业园,规划控制面积70.83km2。重点发展石化、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
——莆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动推进高新区跨铁路南移,与兴化湾南岸启动区合并。整合新涵工业集中区,共同壮大国家级开发区实力,规划控制面积37.69km2。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n 5个省级开发区 ——仙游经济开发区。整合仙游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仙港新兴产业园和太湖工业园,规划控制面积31.17km2。重点发展化工、机械、鞋服等产业,在延伸湄洲湾北岸经济区产业链的基础上,逐步壮大园区规模。 ——仙游工艺创意产业园。进一步提升园区专业化、特色化水平,规划控制面积4.77km2。重点发展古典家具、油画、石雕等创意产业,巩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荣誉。 ——荔城经济开发区。加快荔城开发区“优二进三“工作,引导企业有序向黄石、北高区域集中,规划控制面积10.37km2。保留、扶持发展企业总部、研发等高端环节,推动开发区整体转型升级。 ——华林经济开发区。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园区实力。稳步实施“优二进三”,按照城市发展需要转换产业用地。引导区内企业向外围迁移,按照企业性质迁入相应主导产业的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7km2。 ——秀屿工业园区。整合笏石工业园、秀屿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峤江工业园等,形成秀屿工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14.41km2。重点发展轮胎、玻璃制造、鞋服、木材贸易加工等产业,提升园区整体实力。 n 3个一般工业园区 ——上塘珠宝城。突出珠宝商业中心地位,强化金银首饰、宝石加工、石雕加工、玉雕加工,规划控制面积1.2km2。 ——涵江食品工业园。依托雪津、国盛等龙头企业,整合涵江区各类中小企业,形成以食品为主的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2.87km2。
——现代海洋产业园。依托南日海洋牧场、后海垦区等,在南日-埭头一带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园。培育海洋渔业加工、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埭头镇工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1.35k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