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形形色色 于 2013-10-14 12:13 编辑
我不是涵江人,但是对涵江有种特殊的情感,我的童年是在老家梧塘度过的。每当农副产品收成时,奶奶都会挑上一担步行走“红头”。这自然也少不了带上我这个宝贝孙子,那也是小时候的一件快事。昔日的涵江果然是个“小上海”,百余米长的前街老街经营着各种日用百货、食杂、箩簏、铁器、陶瓷、农资……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一家靠紧一家的店铺。在那儿卖完自家东西就逛大街,前街、后街、竹巷、打铁巷、宫下,老街纵横交错,人流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宫口河,两岸红砖骑楼,商栈鳞次栉比,商旅往来如流,河中舟楫穿梭,一派繁华景象,令人目不暇接,许多红砖建筑外表古色古香,内部精雕细琢,细节中混搭西洋风格,羡慕之心油然而生,心想什么时候也住上这样的大房子!!!逛完了大街,就美美地吃上一顿点心,带回一些小玩具。回到家还时不时地问:“什么时候还会再去?” 奶奶就会微笑着对我说:“你乖点,下次还带着你。”于是盼星星盼月亮,美梦中总缺不了游涵江……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一些优秀的红砖建筑渐渐消失,如今的涵江逐渐失去了“小上海”的特色,魅力也正慢慢消失,令人惋惜不已。长大后每次有到涵江,怀着对她的特殊的感情,都会到萝苜田、楼下古街一带转转,累了点上一盘啊妹豆浆炒,慢慢品尝个中滋味,回忆着童年的快乐时光和老涵江曾经的红砖绿瓦,小桥流水……
东方二十五坎,由当地商人陈湖松,陈济松两兄弟于上世纪30年代建造,是当时涵江经济贸易繁荣的有力见证.
杨氏古居,清道光年间开始,历时25年建成的并排三大座四进 大宅院。每一座,每一进,每个房间都十分亮堂,宅院除了有9个天井外,还有前埕、后院,空间宽阔,空气流通顺畅。三大座并排的结构中间有两条笔直的小巷相隔,曲径幽深。
顺茂隆豪宅,纱布大王仙游徐家三兄弟于上世纪30年代投入13万银元,历时15年建成,各种精雕细绘的装饰,气派美观,红绿相配,金碧辉煌。
楼下老街。
萝苜田片区。
宫下河。
集奎万寿桥。
塘北天主教堂。
新涵江新形象。 建设中的华永,天澜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