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楼主: fj00

20个地产大腕发家史除了贩毒干啥的都有

[复制链接]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邓智仁--讨债先生

    名片:目前不详

    绰号:险道神

    史前档案:香港皇家警察出身,1984年和别人合作创办香港利达行,开始了他的房地产代理生涯。

    报载:

    1950年左右出生于香港一个公务员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香港皇家警察队伍。在多年的经商生涯中,做过进出口、服装生意,也从事过金融期货,但据说最令他玩味和自嘲的莫过于替别人讨债。

    邓智仁创办的香港利达行规范整个香港房地产代理行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房地产代理佣金制度、从业规范和管理理念。因此有人说他建立了香港房地产代理行业的游戏规则。

    邓智仁1992年底投资北京玫瑰园,开始了为期10年的个人北京发展史。这是一出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大戏,既有被玫瑰园拖垮的失败,也有代理万通新世界的巨大成功,期间夹杂着自身发展的几上几下,直到2003年他终于退出江湖,听说一度隐居于成都。

    风传:

    邓智仁曾不无凄凉地自嘲:自己是一个太有良心的人了。有人问起他怎么看待“玫瑰园”这滑铁卢之役的原因时,他斩钉截铁地说:“腐败。”

    出身影响:来自香港,很不适应大陆房地产市场的“潜规则”,最后败走麦城。

    点评:邓智仁是北京楼市的一个另类,他的特立独行和唯我独尊,让他在京城地产界显得鹤立鸡群。

{21-14} {21-14}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志强--军队战士

    名片: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

    绰号:混世魔王

    史前档案:军人出身,1984年进入北京华远,从此发迹。

    报载:

    山东掖县人,1951年3月出生。1969年1月到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插队,同年参军入伍,历任战士、排长、连长、参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含集体功)六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当选为西城区人大代表,现任北京市政协委员。还分别在多个社团组织、大学等机构任顾问、理事、兼职教授、副主席等职务。

    风传:

    任志强在刚转业时,开办公司时就想着怎么赚钱,他说:“刚开始,我们早晨四点多要炸油饼,晚上11点关门后才开始算账,可那么多钱数着数着就睡着了。一个油饼六分钱,一碗糖浆才三分钱,我们收来的全是一分一分的,你得把钱摞成一摞儿,排一桌子去数。”

    出身影响:多年军旅生涯,养成了雷厉风行、出言直率的性格。

    点评:任志强说话非常坦白直率,不愧是军人出身。

{21-14} {21-14}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博--文学青年

    名片:北京依莲轩房地产公司董事总经理

绰号:一丈青

    史前档案:《散文选刊》编辑出身。1988年投身商界。

    报载:

    刘博曾经是一个虔诚的文学女青年,担任《散文选刊》的编辑工作。她想写出有份量的作品,成为大作家,但每周只上两天班的闲适生活让她感到缺乏生活的底蕴。于是在1988年,刘博完成了近乎颠覆性的转变。

    她从郑州亚细亚商场公关部经理的职位起步,策划了名震一时的、被视为领导中国商业零售业革命的“亚细亚”现象。接着担任海南三联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海南中城房地产公司投资部部长、海南博雅旅业开发有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等职务,最后进军北京。

    风传:

    其一,1988年,刘博看到郑州亚细亚商场招聘公关部经理,便去应聘,在极其缺乏参考文章情况下,在一个星期内写下平生第一份策划文案,获得赏识,被要求在一个星期内办好原单位的离职手续前来上班。其二,由于出现种种谣言,迫使刘博离开了亚细亚,加盟一家地产公司,以坚韧的毅力为公司完成项目,据说赚了1亿多元,但公司没有兑付许诺的酬劳,于是她开始谋划自己创业。

    出身影响:由于多年“文人生涯”的影响,所以注重策划,营销大打文化牌。

    点评:她的思维似乎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21-14} {21-14}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潘石屹--砖厂厂长

    名片:SOHO中国董事长

    绰号:笑面虎

    史前档案:国家干部出身,1989年左右跟从冯仑在海南炒地产,1992年左右进军北京,从此发迹。

    报载:

    1963年生,甘肃天水人,在“黄土高坡”的农村度过了小学、中学。恢复高考后,潘石屹考上石油管道学院。1984年,他毕业后被分派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1987年辞职下海,转战深圳、海南,最后在北京走上“星”路。

    风传:

    其一,当初潘石屹辞职离开北京去深圳时,把自己所有家当变卖了,也只有八十多元钱;其二,他曾经在深圳一家咨询公司工作过,天气酷热,语言不通,还经常加班加点,非常压抑;其三,他在海南担任过砖厂厂长,手下有300个民工。那时因为刮台风,所有工程都停工,民工在挨饿着,他就自己掏钱出来为民工买米,吃了一袋再买一袋。

    出身影响:在海南闯荡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抗击打能力”,所以现在任骂不怒。

    点评:有人倾慕老潘的金钱,也有人倾慕老潘的幽默和胸怀,但应该不会有人倾慕老潘的形象。

{21-14} {21-14}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房超--电厂科长

    名片: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绰号:镇三山

    史前档案:国有企业负责人出身,开发“华贸中心”让他成为地产界焦点人物。
报载:

    房超1955年生,自1979年起,历任山东莱芜发电厂科长、副厂长。曾任北京西单赛特商城董事长、山东鲁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山东电力多种产业管理局局长、国家电力公司中兴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他作为鲁能集团切入地产行业的先锋,开发了西单国际大厦(西单赛特),那独辟蹊径的开发模式给京城地产业带来的启示至今余音未绝,但他真正成为业界焦点似乎应该归功于开发“华贸中心”。

    风传:

    任志强谈起当年的搭档房超时回忆:房总在跟我们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工资很低,就因为当时鲁能是按照国有企业的方法来进行管理的。他那个时候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后来也就是一两千块钱,非常非常低的。我们作为股东,提议要给他们的经营成果给予奖励,实际上他们也没有敢拿这奖励的几万块钱。

    出身影响:国企大老总出身,办事大气,有魄力,敢于挑战国贸。

    点评:被称为CBD黑马,但事实上房超也算是地产界的老一辈人物了。
{21-14} {21-14}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宝全--昔日木匠

    名片:今典集团董事长

    绰号:及时雨

    史前档案:军人出身,1990年代初期创办今典集团,从此发迹。

    报载:

    张宝全从事过很多职业,包括下过乡、当过木匠等等。1976年底,他参军入伍,1984年任战地记者随部队上过老山前线,1988年转业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著名导演谢飞是他的班主任。1992年他来到深圳,打算在深圳发展。后又到了海南,在这里,张宝全得到某金融企业的赏识,他也因此创建了房地产公司和海运公司,并通过海运挖到自己第一桶金。

    风传:

    其一、张宝全号称京城里书法写得最好的地产老总,是中国作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但他父亲是江轮船长,母亲是普通工人,家有兄弟姐妹6人,在他的成长环境里,很难发现商人或文人的早期教育的影子;其二、以短发形象深入人心的张宝全在就读电影学院期间曾经留过长发;其三、1992年4月,他来到深圳,住在没有空调的招待所里,曾计划在朋友工厂里打工,要求月薪1000元,但朋友以“你是个文人不合适”为由拒绝;其四、他在海南注册了一个公司,就他一个人,身兼秘书、打字员、老板等多个角色,有人说这是典型的“皮包公司”。

    出身影响:由于多年“文人生涯”的影响,所以注重策划,在营销上大打文化牌。

    点评:从点点滴滴能看出他是很精明的一个人。

{21-14} {21-14}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琳--海外来客

    名片:泰禾(香港)集团董事副总裁

    史前档案:有海外生活工作背景。2004年中期操盘“运河岸上的院子”,从此广为人知。

    报载:沈琳有香港、海外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她才二十出头,就敢于在股市里大量溢价收购“原始股”并从中获利,初显商业天赋。少年得志,二十多岁便担任集团副总裁,短短几年间成功地主持开发多个项目,奠定“江湖”地位。

    风传:

    其一、沈琳像其他女人一样,会买大量漂亮的衣服,会追求时尚甚至引领时尚。她爱用“Celine”、“S-Ferragamo”这两个国际顶级名牌;其二、沈琳喜欢研究《易经》,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深深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她也写得一手漂亮文章,听说她的随笔小散文清丽精致。

    出身影响:既是文化人,也是精致女子,所以就有了“运河岸上的院子”这个案名和经营理念。

    点评:女性,而且这么年轻。
{21-14} {21-14}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宏斌--来自狱中的人

    名片:顺驰集团最大股东,融创集团董事长

    绰号:拼命三郎

    史前档案:1988年,山西人孙宏斌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联想,很快成为联想企业发展部主管,分管联想北京以外的所有业务,其时,杨元庆仅是联想的一名工程师。

    报载:

    1990年,孙宏斌被认为有从联想独立出去的企图,他也与柳传志产生了直接冲突。不久孙被拘捕入狱,1992年被法院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判处5年有期徒刑。1994年3月刑满释放,不久,在联想的支持下,他创办了顺驰公司,从此走上成为一代地产枭雄的道路。2003年10月,海淀区法院撤消当年的判决,改判孙宏斌无罪。有报道称孙宏斌评论这事情时说:“那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但如果没有这件事,也就没有我和顺驰的现在与未来。”

    风传:

    其一、据说柳传志在孙宏斌被拘捕前,曾给孙“改正”的机会,但孙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其二、孙宏斌在94年出狱前后,请柳传志吃饭,并向柳传志承认自己当年思想不成熟;其三、柳传志对孙宏斌的评价是:“坐了4年牢,还没有沉沦,态度还很积极,年轻人能这样很不容易。”因此,他对孙说:“我从来不说谁是我的朋友,但是你可以告诉别人你是我朋友。”

    出身影响:早在联想时就特立独行,而牢狱之灾更磨练了他的意志,所以就有了顺驰的“疯狂”。

    点评:青衫磊落险峰行,长风破浪会有时。

{21-14} {21-14}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强--报人出身

    名片:天津富力董事长

    绰号:圣手书生

    史前档案:报人出身,1995年底进入商界,被称为地产界“儒商”。

    报载:

    谢强1957年生于西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作为著名报人,曾出任过多家报刊的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要职。出版多本专著,其中散文集《大路朝天》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谢强在下海南的日子里,曾参与创办了《证券时报》等数份报刊,全面主持过《海南日报》海外版和《海外时报》的工作,甚至曾担任了两年海南省常务副省长的秘书。
风传:

    其一、年轻时代的谢强立志成为一个知名作家或编辑,湖南作家韩少功是其进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介绍人之一;其二、1995年底,谢强的老父亲生病住院,而他身上仅有5000块钱。谢强在后来描述了面对卧在病床上的父亲的心态:“我反复问自己,写小说你超不过贾平凹,当记者你赶不上范长江,不赚钱以后怎么办呢?思前想后掂量再三,一咬牙一跺脚,我下海了!”其三、1999年,珠江老板朱孟依想请谢强帮助开拓北京市场。谢强提了三个条件:第一,做三年总经理;第二,宣传形式必须符合北京的房地产;第三,开发必须适应北京本土化。朱老板全都答应了。

    出身影响:为人处世,操盘手法,都带有深深的文人“烙印”。

    点评:从商,对得起老板;做文,对得起自己。

{21-14} {21-14} {21-14}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沈晓峰--餐馆老板

    名片:金三元集团董事长

    绰号:锦豹子

    史前档案:开饭店出身,2002年,投资建设了北京首家产权式度假酒店。

    报载:

    沈晓峰是湖北天门人。金色假日酒店是他开发的一家产权式酒店,位于延庆县,按照四星酒店标准建成,这也是在北京地区开发的第一家产权式酒店。

    风传:

    其一、1994年前后,沈晓峰开办了“金三元酒家”——一家面积仅有300平方米的小餐馆。创办初期,经历了许多挫折,最惨淡的一天仅有10元的收入;其二、沈晓峰和父亲经过长期的查资料研究,进行了上百次的实验,发明了中国餐饮史上的第一道专利菜“扒猪脸”。紧接着,通过提高服务标准,让产品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开创了中国中餐企业通过ISO9002之先河。

    出身影响:怀有“餐馆情结”,进入地产界后,开发的项目依然跟餐饮有很大关系。

    点评:沈晓峰跨领域运作房地产,也算是一桩奇事。
{21-143}" /> {21-143}" /> 网上转来看了要回贴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110 + 10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