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东圳尾村的东圳水库,是莆田的“大水缸”和生命线工程,这个重大民生工程从1958年6月动工,1960年4月竣工通水,共完成土石方2007万立方米,投工3643万工日,总投资4748.92万元,其中水库投资3192.07万元,渠道投资1556.85万元,淹没耕地1.17万亩,移民2666户;13382人,拆迁房屋14847间,几乎动员全市之力,近10万人一起在大山里劳作。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圳湖映碧”,除了要感谢当年投身水库建设的老一辈人,还要感谢常太人民!在修建与加固东圳水库以及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里,常太库区人民进行了几次移民,离开了祖辈生活的地方,小家成全大家,这里要向常太人民致敬。
东圳水库修建第一年,百来人从城厢区常太跋山涉水搬家至涵江庄边黄龙村,那个年代交通不便,移民区的人民背上厚重的行囊,背离故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土地上,用双手一砖一瓦盖起了集体厝。除了黄龙村,在常太镇长基村樟林也有一栋移民集体厝。
长基村樟林是院士之乡,这栋集体厝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当年一共有28户人家搬进这栋集体厝,后来因为老房子破旧,一些人家里添丁生子,房子不够住了,都陆续搬出集体厝,另寻住处,只剩下一部分老人还住在集体厝里,这栋集体厝诉说着那辈人的心酸。
虽然如今的集体厝已人去楼空,但是听住在这里的一位大爷说,这些老房子过段时间要全面修缮翻新。2017年,长基村樟林自然村道、路灯、路基工程及桥梁涵洞等工程竣工,农村面貌大大提升,还有村口的桃枝宫、翠柳园....依山伴水,生活在这里也是很宜居的。
2018年6月,东圳水库安置房交房,665征迁户,回迁的安置区在龙桥街道圳湖华苑小区,对这代东圳库区移民的人来说,他们总算有了个永远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