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方言有句谚语
“冬至夜大过三十夜,冬至早大过初一早”
可见莆田人对冬至是非常重视的
冬至到了
多数在外的家人都会赶回家
搓丸仔,过冬至,祭拜祖先
冬至团圆节
大多莆田人会回家祭祖
今天在莆田新车站等车
这人山人海简直把我惊呆了
为什么背井离乡?
因为走出去
才知道什么叫世界!
什么是真正的热爱?
没成想一碗汤圆成了回归世界的牵挂!
我们终于发现世界再大
大不过一碗冬至汤圆
当孩子走向更大的世界
爱仍然如影随行
就让这浓浓的乡味陪你去更大的世界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碗热汤圆
冬至开始,长夜漫漫,对于多年离家在外的人儿,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家中的一份对家乡的思念能温暖脾胃。
那圆滚滚的白胖子、丰满的娇耳,看着就像小时天空的月亮,从屋檐落进锅里,捞起一碗乡愁,从碗中奔跑进胃里,然后翻山越岭,穿越雾霾,回忆起家乡父母的家常,感动万分。
莆田冬至暝
冬至节的前一夜,俗称"冬至暝"。莆仙民间,尤其是农村,家家户户厅堂上都上红蜡烛,在祖先神位前的晾箔上装红福橘。
并插上"三春"(福禄寿纸花)一支,又用红纸封着10双筷子,以及生姜一排,板糖一块,供奉在桌子上。供筷子,表示一家团圆;供生姜,表示家庭火辣兴旺;供板糖,表示生活甜美幸福。
祭祖扫墓冬至
吃完汤圆,举家便带着煮熟的丸子、酒菜、水果、香烛、银纸等祭品,上山扫墓,祭祀祖先,缅怀先人。
有父母在的地方才叫家。莆田人过冬至,搓的不仅仅是汤圆,更是一种热闹,是全家聚在一起的幸福和爱!生活不易,希望在外的莆田人们,生意工作再忙,也请记得常回家看看!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莆田人都会在冬至这一天祭祀扫墓。莆田分南北洋,南洋多是清明扫墓,北洋则多是冬至扫墓。清明前去世的就清明扫墓,冬至前去世的就是冬至扫墓。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冬至扫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避开春耕,不会耽误农活;也有传说是因为古代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办理“三牲”祭品,冬至前后则是秋收后粮食充足的时候。
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她送儿子华安去美国,站在等候安检的队伍外面,看着儿子一步一步地往里走,她一直在等待,等待儿子回头看自己一眼,但是始终华安都没有回头。
后来,她渐渐明白,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渐行渐远,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而我们每一位,何尝不是华安?父母在等我们回头看他们一眼,而我们留下的只是一个倔强的背影。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逢年过节,记得常回家看看!
父母在,家就在
当孩子走向更大的世界时,
爱仍然如影随形。
父母的话题永远是大家的软肋。
身为子女,我们承载着感恩与愧疚;
已为父母,我们深知难得与不易。
正是因为这些,
亲情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情感的纯粹美好。
圣诞元旦狂欢party
开运金猪 猪事顺利
金猪驾到招财纳福
2019年必备开运金猪
人民的宝贝人手必备
铜钱猪:聚财首选
如意猪:心想事成
元宝猪:财源滚滚
龙鱼猪:一飞冲天
财宝猪:招财进宝
集齐“五”猪只要290元
砍到就是赚到“0”利推广
我也要砍金猪
参与方式一
我也要砍金猪
参与方式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