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8817 | 回复: 3

厦门岛内建筑限高小于300米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1348

帖子

4454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4

论坛活跃奖

发表于 2011-4-3 09: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厦门规划出台限高措施 岛内建筑高须小于300米发布时间:2011-04-03 [参与评论] [进入论坛] 来源:厦门晚报


  厦门的城市高度年年见长,屡屡出现超高层建筑,岛内外在建、规划建设的高楼高度屡屡突破250米,并向300米迈进。这种势头将要“戛然而止”。规划部门近日发布相关规划指引,未来岛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300米,核心区域不能超过200米。

  为什么要设这道“紧箍咒”呢?原因只有一个,为“天眼”让路——避免挡住厦门设在狐尾山上的多普勒气象雷达回波。

  蓝线圈为300米限制范围 红线圈为200米限制范围 制图/邱艺锋

  现状

  岛内已建成建筑最高198米,在建建筑最高250米

  据了解,厦门目前已建成最高建筑为源昌凯宾斯基酒店,高度达198米,岛内在建建筑最高为厦港世贸海峡大厦,高度在250米左右,岛外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高度也在250米左右。

  而在外地,频频出现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如广州的中信广场、深圳的帝王大厦、南京的紫峰大厦,上海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其中许多大厦的高度超过了400米。

  这是为什么呢?气象部门说,因为那些城区的气象雷达塔设置在距离市区较远的地方,而厦门市域范围狭小,雷达塔的地点又必须选择在能更好地为城市服务的地点上,这个地点就在狐尾山上。

  目前,厦门尚无对雷达构成严重影响的建筑,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高楼将拔地而起,潜在危险不可忽视,必须严把高楼高度审核关。

  未来

  3公里范围内,不得超过200米;10.3公里范围内,不得超过300米

  规划指引规定,以狐尾山为中心,周围近3公里内的范围内,建筑高度都不能超过200米,这个区域将筼筜湖外湖周边、滨北西段中行片区、市政府片区、特贸片区、东渡商检片区、和通片区都包括进去了。


  10.3公里范围内,都不能出现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这个区域则把厦门全岛、海沧新城全部、杏林和集美城区大部都囊括进去,只有翔安在范围之外。不过,由于翔安大嶝正在建设国家级的海峡大气探测中心,也将有雷达设施,因此翔安的建筑高度也不会有太大的空间。

  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规划指引中说,气象探测环境对建筑高度有严格要求,厦门全市的建、构筑物的限定高度要以天气雷达的要求进行控制。

  规划部门说,高楼并不是想建多高,就建多高,必须经过规划和气象部门的审核。突破限定高度的标志性建筑物,高度的确定则需要通过气象部门的审核,然后准确测量建筑物的方位角,并备案。

  原因

  超高楼后的高空天气和云层区域,会形成雷达探测“盲点”

  厦门的多普勒气象雷达塔位于狐尾山的海上明珠塔塔顶,雷达的海拔高度是195米。

  气象部门说,气象雷达塔是厦门气象监测的一个重要站点,塔楼顶部的白色球体为气象雷达的天线罩,里面隐藏着重达25吨的雷达天线。气象雷达探测、预警半径分别达到400公里,而且可以实行全天24小时监测。投入使用后,厦门大大提高了对东南沿海的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气象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也随之提高。

  气象专家说,多普勒雷达是国际最先进的技术,靠雷达电波的发射和回波来探测方圆400公里以内的天气情况,如云、雨、雾、风等,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特别有效。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高层建筑挡住了“千里眼”,则会对其探测的准确性产生潜在威胁。

  专家说,如果近距离内有高于雷达的建筑,雷达发射的电波就会被楼层挡住,高楼后的一大片高空天气和云层区域即会形成雷达探测的“盲点”。 [莆田房地产信息网]

163

主题

1348

帖子

4454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4

论坛活跃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09: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莆田还没有100出头的

433

主题

4200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莆币
46

原创先锋奖论坛活跃奖

发表于 2011-4-3 09: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雷达盲区。。。看来时刻准备打台湾了

1181

主题

6357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路边社社长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407

原创先锋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发表于 2011-4-3 09: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2-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