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556期】一张靠右行的蓝图已在莆阳大街上铺开! 新闻来源:莆田行 “各行其道”的道理相信大多数人都清楚,但是去年8月起,交警部门在荔城大道等多条主干道试行推开“电摩靠右行”模式之初,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市民心存疑义,抑或反对此举,质疑“靠右行”在莆田这个三四线城市真的能“行”得通吗?能持之以恒吗? 的确,“电摩靠右行”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上百万电摩大军已经习以为常的“不靠右、随意行”出行陋习,再加上原有一些道路的先天不足,道路设施不尽完善,许多市民都反映不习惯甚至不知道今后该怎么骑电摩了,一些鱼友们也是颇有微词。一开始,电摩靠右的引导工作难度很大,阻力也不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大力宣传和路面执勤引导的同时,配套的基础设施要在紧锣密鼓地同步跟上,这样才能让市民们行的明白、行的踏实!快一年了,一张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靠右行蓝图在莆阳大街上悄然编就。 待行前置,汽摩分离 目前已全面完成对中心城区“六纵六横”道路46个红绿灯路口施划调整“电摩待行区”。截止到6月底,交警部门共施划待行区域7850㎡,并通过超高压水流设备清除旧标线2580㎡。
现在路口的待行区基本设置在人行横道线之前,转寰的空间更大。如此,在汽车和电摩等待红绿灯时,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汽摩分离,在绿灯放行时,电摩大军打头阵,随后全部归入右侧车道,各路汽车紧随其后!从空中俯瞰,整个交通流犹如训练有素的行军方阵,非常有层次感,美如画! 一年过去了,现在的形势跟一年前已大不相同,越来越多的电摩靠右了,并且尝到“靠右”的好处:高效、安全、有序、舒心!荔城大道更是在没有交警执勤的高峰时段,达到90%以上的靠右率。 靠右通行,直达待行 既然待行区前置,那么电摩在靠近路口时该如何进入待行区?显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肆意在汽车车流中穿梭前行。为此,交警部门在最外侧直行车道右侧处增设电摩靠右行驶专用通道,直通路口内的“待行区”。 同时还在路侧悬挂“电动车、摩托车靠右行驶”警示标牌16块,还制作了1605块的卡通交警安插于辅道或栏杆开口处,一目了然! 针对不少市民反映,在临近路口的靠右专用道,受限于直行车道和路口渠化岛,专用道行驶横向安全间距不足,让电摩缺乏安全感!为此,支队在市区万达交叉口、东园路与学园路交叉口等11个交叉路口,协调局部市政道路施工、园林等部门,对部分渠化岛改造、拓宽导向车道,将渠化岛路内缩平移1.0米,并修剪遮挡和妨碍安全视距的绿化树木,为“电摩靠右行驶”举措顺畅打通“最后一公里”。 快速车道,禁行禁调 当前,市区各主次干道车道数、功能不齐、车道宽度各异不一,为了避免市民少一些迷茫,交警蜀黍制作了60万份“电摩靠右行的示意图”。 还在各条道路的路面施划“禁行二轮”和“禁止电摩掉头”字样:主车道最右侧一道车行道(不含非机动车道)供摩托车、公交车行驶,在其他车行道禁止二轮车行驶。共施划路面字体标线计4850㎡,在掉头区开口处允许掉头标志下加挂“禁止电摩掉头”辅牌99块。
有人说,靠右行是创城的衍生物。我说:不尽然!靠右行更是安全的需要,而群众对安全的需求是永恒的!当电摩因靠右行后交通事故变得越来越少后,即便创城结束,电摩靠右行将继续保持惯性成为“新常态”!咱莆田人的交通文明之花也因电摩骑手们的自觉右行而继续绚烂绽放!因为这张莆田特有的靠右行蓝图已渐渐深入人心,而交警还会再接再厉,把它打磨得更加“接地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