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567 | 回复: 10

[莆田城事] 莆田人的传家宝,别让它失传!!!

[复制链接]

29

主题

581

帖子

185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6
发表于 2017-6-17 23: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可乐小子 于 2017-6-17 23:44 编辑

日前,莆田市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121人被确定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截至目前,莆田已拥有9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5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14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莆仙网君这就带大家来看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统婚事闹房经文

为仙游县温少云传承的《传统婚事闹房经文》,“闹房经文”是莆田地方结婚时进行的一道婚礼仪式,因为它非常有意义,就在于它内容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深受百姓拥护和喜爱。莆田民间曾经广泛使用“闹房经文”,后来由于被新的结婚仪式所取代。



仙游度尾鼓吹乐

度尾鼓吹乐是一种汉族民乐,仙游民间音乐源远流长,形成浓郁的地方音乐特色,有民间歌曲、戏曲音乐、器乐等。仙游器乐较著名的有十音、八乐和大鼓吹等,在迎宾送客等大场面开场和收场都要用大鼓吹演奏。


仙游道教音乐

仙游道教音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宗教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麟山宫皂隶舞

麟山宫皂隶舞始于清道光年间,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属于中国古代驱邪除妖的一种民间舞蹈。每年的元宵出游和游灯中作为迎神接驾的仪仗和娱神娱人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仙游县枫亭镇北部地区。



大五福

五福仪式以传统的莆仙戏表演程式、唱腔和拟人化的神仙布福形式,表达人们对福泽、禄命、长寿、喜乐、财帛的淳朴祈望。



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省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中,《琴挑》、《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剧目比较著名。


莆田南少林武术(白鹤拳)
莆田南少林武术(佛祖棍法)
莆田南少林武术(传统猴拳)
莆田南少林武术(老鹰披翅拳术)

与河南嵩山北少林功夫遥相呼应的莆田南少林武术,主要代表性拳种有南少林“三十六宝”传统拳术、戴氏南少林“鸣鹤二十八宿”拳术、南少林韦驮拳等,这些拳术流传较广,传承谱系明晰,在全国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



仙游彩绘技艺

仙游民间彩绘技艺发端于唐代,多用于宫庙祠宇、大型古建群体的装饰,以及民居建筑等。



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是福建省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北宋时期五度为相的仙游人蔡京大兴"丰大豫亨"之说。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清代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



仙游东乡张氏竹木雕刻技艺

仙游东乡竹木雕刻传统技艺是国画艺术与传统竹木雕刻艺术的巧妙结合,是古代雕刻艺术的创新,同时也蕴含了仙游竹木雕刻艺人的智慧和文化内涵。仙游东乡竹木雕刻传统技艺以"精细巧"著称,产品体现材质珍贵、典雅端庄,真正地传承了古代竹木雕刻工艺的精华。



莆田贝雕

贝雕是选用一些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精心雕琢成平贴、半浮雕、立体化等形式多样的工艺品,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莆田玉雕

莆田玉雕艺术在选取玉石这种特殊雕刻材料,通过琢、磨等艺术手段,汇聚地方人文特色,使其呈现出具有特定形态、动作的人或物的形象,借以表达创作者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



莆田银雕

莆田民间金雕工艺,俗称“打金”。打金是莆田艺人打遍天下的一种手工艺。据统计,目前莆田从事这一行业的艺人有3万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并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金雕专业企业。



莆田石雕

莆田石雕可以上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在唐代,莆阳就有很多寺庙。这些寺庙都有很多精致的石雕作品,尤其是建于五代末的枫亭塔斗山的天中万寿塔,各塔层石块都有石雕图案,如大力士、蟠龙、花卉浮雕、佛像、金刚力士等,而且都有卷草花纹,莲花覆瓣等组成的石雕。凤山的无尘塔也是建于唐威通年间,基座有莲花图案,底层下部八面刻有奔龙舞狮图案等。




莆田宋氏象牙雕刻技艺

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



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竹刻之一种。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因留青是留其表皮一层,所以又名“皮雕”。竹材选用深山冬竹,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成品底面光润。



荔城光临龙眼木雕

莆田龙眼木雕以根雕和圆雕为主,以虬根疤节、斑纹细腻、玲珑奇巧、奇形怪状的原生态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形象地展示着莆田人的审美情怀和文化风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



郑氏沉香雕刻技艺

民间有句老话“药王麝香,木王沉香”,在佛道和香道中,沉香都是最高贵的供品和香品。沉香木雕术讲究“因材施艺”,利用线、面、体积等手法,运用立体雕刻、阴阳刻刀法把沉香的美感和魅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陈氏根艺

陈氏根艺,源于清未时期,陈浩(第一代人)就开办根艺作坊,经过五代人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在处理技术上也日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和创作个性,追求创作作品从根的大气所在,捉影捕形,以洗练协调,粗中有细,巧中点晴的处理技巧,又不失根的原生形态,保持它的自然特色,抓住根形的轮廓,廖廖数刀便概括出生动的形象。



张氏人物雕塑
仙游屏风制作技艺
仙游石雕传统技艺
仙游黄氏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汉族民间工艺品,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因此,宋代仙游民间就有面塑技艺流行,黄桂荣是仙游黄氏面塑的第二代传人,他的面塑工艺奇特,造型生动,其工艺作品人见人爱,闻名四方



仙游竹雕

“仙游竹木人家”以独特的圆雕竹刻工艺,一技独秀,吸引了不少顾客的眼球,受到一致的好评。坊主王新明,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他将濒临失传的莆仙“精微透雕”绝技运用于竹雕,并施以防霉、防蛀、防腐技术处理和特别的仿古涂饰,独创了一系列多品种圆雕竹刻工艺,被业内誉为 “竹雕王”



莆田传统美食烹饪技艺

莆田传统美食烹饪技艺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中以莆田市烹饪协会副会长陈伟军创办的莆田市老蒲鲜饮食体验店为代表,他们在在烹调技术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其炸、蒸、烧、卤、炒等技艺精湛独到;各种技艺菜与拼盘,巧夺天工,运用堆、摆、刻、雕、塑等艺术手法,以食物的天然色彩进行美化制作,各种花样,既可观赏,又可食用,情趣盎然,深受人民的欢迎!


俞氏传统木刻雕版

俞氏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印刷、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2013年4月,《俞氏传统木刻雕版》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传统乐器制作技艺

明清时期,莆田乐器制造达到了鼎盛,祖辈居住于莆田青龙街(现英龙街)的林氏被称为“青龙上林”,是当时莆田传统乐器制造的代表家族。林维地是“青龙上林”家族中技艺最为精湛的传人,一生致力于莆仙传统乐器制作技艺。自小跟随父亲学艺并在仙游开乐器店,1965年后,他回到莆田城区发展,游走于莆田戏乐团、十番八乐乐队、木偶戏等乐队中,乐队乐器均由林维地本人制作。


龟山茶制作技艺

莆田大约在隋唐时开始植茶。其中以禅师法号命名的“月中香”茶,相传曾被选为贡品。说到“月中香”茶,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陈经邦出仕前曾在龟山寺苦读,非常喜欢“月中香”茶。后来,他中了进士,又成了国师,就携带“月中香”茶进京谒帝,备受明廷君臣赞赏,帝问其所由来,因为此茶当时还没有命名,陈经邦遂灵机一动取禅师法号为茶名。于是“月中香”茶不仅因此得名,还成为贡品。过千百年的发展,茶早已在莆田遍地开花,但龟山茶品质不变,至今仍为莆阳名茶。

大洋林氏麦芽糖制作技艺

麦芽糖又称糯米糖,在莆田,麦芽糖俗称“芽油”。2008年,林清的父亲林天楷希望这项祖传技艺传承下去,又将技艺传于林清、林源两兄弟。长于新时代的林清和林源兄弟二人接过“衣钵”,不仅传承了古法技艺,新时代赋予的新思维也令他们不断求索,让这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莆田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

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是一种在铜(或银、金)制作的胎体上,用铜丝掐出图案,然后把珐琅釉料填充在花纹内,之后经焙烧、打磨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的工艺品 。北京景泰蓝使用较为简单的铜锻胎工艺,胎体较薄,造型比较简洁,人物塑像比较少;另外在后期工序中,莆田景泰蓝采用的是鎏金护色,颜色相对比较古朴,北京景泰蓝采用的是镀金护色,颜色更为艳丽。


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

仙作,泛指"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仙游,制作的古典工艺家具,是传统国画艺术、雕刻艺术与家具制作技艺的巧妙融合,是明清家具经典款式的延续和创新。“仙作”古典工艺家具主要特点:一是款式典雅,二是结构严谨,三是用料考究。仙游“仙作”工艺家具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区域品牌,在中国木雕家具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并以其独特的地方风格,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为全国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之一。



世明古装古典工艺

传统古装工艺除了古装服饰外,还包括珠花头饰、祠堂用品等,种类繁多。这些传统古装工艺,大多数人在电视上、演戏戏服或民俗活动中都能看到。世明古典古装工艺无论是舞台服饰或是出游服饰系列产品,还是宫庙祠堂用品,都能够通过多种色彩绣线与布色重叠,并置交错产生华而不俗的色彩效果。




仙游文房雅具制作技艺
莆田金属铸塑造像技艺
古木器修复技艺
仙游描金漆画技艺
仙游传统漆刻技艺

在赖店镇土山村,有一户人家,以祖辈相传的漆刻手艺闻名乡里,100多年来赢得了“漆芳世家”的美誉。传统漆刻技艺种类很多,包括刻漆、漆画、堆沙、堆漆、贴金、髹涂等,工序十分复杂。



古瓷修复技艺

中国古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沧海桑田,逝者如斯川。完好无损保存至今者甚少。大部分古瓷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修复古陶瓷是一项传统技艺,当古陶瓷成为香饽饽时,古陶瓷修复技艺就应运而生了。




蔡氏古琴制作技艺

莆田市仙游县,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南派蔡氏古法火功斫琴”即出于此地。中国人并不陌生:蔡邕于火中救良木,斫而为琴,琴音十分美妙,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传统土陶制作技艺

郭氏世代以土陶生产为业,迁至盖尾后,也将土陶技艺带到盖尾,他们在此建造新窑,制作土陶。“新窑”的得名,也由此而来。 20世纪90年代,土陶业日渐衰微。如今,全村的土陶作坊从盛期的20多个减至3个,土陶从业人员从上千人减至100多人,其中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



仙游字画裱褙技艺

裱褙为中国传统行业。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装裱品式分立轴、中堂、对联、横披、条屏、镜片、扇面、手卷、册页等。其基本步骤包括托底、修补、大托、晾干;需经调浆、托背、上墙、加条、裱绫、上轴、加签等数十道工序。



三一教信仰习俗

三一教是由明代哲学家林兆恩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创立的。三一教的教义主张儒、道、释归于一,即"三教合一"。这也是教名的由来。


莆田钱四娘信俗

长乐人钱四娘生于宋皇祐元年(1049),家资殷富,立志兴修水利,造福后人。传说她16岁携家资来莆田创筑木兰溪陂,19岁时因护陂被洪水冲走。时人闻讯纷纷前往祭吊,拜奠焚烧,香闻数里,历七昼夜不绝。因名其山为香山,又于墓旁立祠,名香山宫。因钱四娘有功德于百姓,宋朝廷敕封其为“夫人”,俗称钱夫人。不久朝廷又加封为“妃”,故香山宫又称钱妃庙。



闽台送王船习俗

在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东汾村,当地村民过端午节也用龙舟办活动,但不是赛龙舟,而是大闹“旱龙船”,在陆地上烧化纸制龙船,以驱邪祈福,纪念“五帝”。这种习俗叫“送王船”,自明初流传至今,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吴圣天妃信仰习俗

吴妈信仰在包括上自福州下至漳泉的山区地带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远在唐宋年间,单是莆仙地区就有至少二十六座吴妈宫分布。包括很早便在闽中地区流传的催府大妈、鲁府大人和壶陈二仙,除了上述的数位尊神外,就数吴妈的香火旺盛,因为他救死扶伤、帮贫济困、除要镇怪、传经送宝,直接服务玉当时的兴化子民,所以深受本地地区先民的爱戴。




妈祖回娘家祭祀民俗

"妈祖回娘家"是福建莆田贤良港祖祠的祭祀民俗,2007年9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由贤良港天后祖祠分香或认同其为原祖的宫庙来朝圣进香,并由祖祠举行盛大祭礼的妈祖民俗活动。




莆田贤良港海祭

“海祭妈祖”信俗是贤良港民众用来缅怀、追思、歌颂妈祖行善大爱的信俗活动,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贤良港 “三炷香”礁石海边就会用渔船搭起祭台,海面上挂彩旗装饰的小舟环绕祭台。祭台上供奉妈祖及圣父母神像,安放大香炉和陈列各种祭品。


0

主题

288

帖子

3604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0
发表于 2017-6-18 09: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个赞

98

主题

2847

帖子

7251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44
发表于 2017-6-18 10: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传家宝是不是就只有钱了

34

主题

1526

帖子

4981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12
发表于 2017-6-18 10: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辈子就用一次

380

主题

3278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莆币
299
发表于 2017-6-18 11: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遗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23

主题

1469

帖子

4974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0
发表于 2017-6-18 15: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果

69

主题

1286

帖子

5095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77
发表于 2017-6-18 15: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时代的变迁,总要一些会失传了

46

主题

1061

帖子

3182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20
发表于 2017-6-18 15: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精华,不可失也

2

主题

1420

帖子

22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7-6-19 06:5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点赞的

86

主题

2164

帖子

7910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32
发表于 2017-6-19 08: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果啊
发帖爆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