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78 | 回复: 4

[网友热议] 你的家过下元节么,咋庆祝的?

[复制链接]

11

主题

59

帖子

32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0
发表于 2016-11-14 09: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仙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你的家乡过下元节么,咋庆祝的?





每逢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均匀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叫“布田”。这种习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

到了傍晚,各家各户在水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同时,莆仙人还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叩拜后焚化,用此来祭拜祖先亡灵等活动。

下元节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

下元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莆仙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用来做薄饼、碗糕,或香润可口的油炸团子,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在下元节这一天,村民们还会在家中做糍粑、蒸麻腐包子等,并赠送亲友。

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它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其中,水官的诞生日就是下元节。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有在这一天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古时候,道教信徒会在这一日在家门外“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民国以后,此俗渐废,“祭亡”“烧库”等仪式也被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这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11

主题

59

帖子

32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0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官的诞生日就是下元节
下元节最初并非民俗节日 原为道家“水官”诞生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 2016-11-14 09:06



  中新网北京11月14日电(上官云)农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节”,传说这个节日是道家“水官”的诞生日,在这一天,道观往往会做道场超度亡灵。后来演变为民间祭祀祖先、追念先人的日子。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要传承好这个节日的有益民俗,应通过政府、民俗工作者的引导,将之与今人的生活习惯有益结合起来。
  下元节最初并不是一个民俗节日。高巍介绍,它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由于深秋气候特点,引起了人们心理变化,需要与祖先沟通情感以求慰藉。同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感恩祖先,人们选在在下元节祭祀先辈。所以,下元节慢慢变为一个表达民俗情感的节日。”高巍解释道。
  资料图: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乙未年中元节祭祖大典”在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园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万名移民后裔齐聚大槐树下,同祭移民祖先,共话血脉相连的根祖情怀。 任彦薇 摄
  下元节的由来,在古籍中也有所记载。《中华风俗志》有云:“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
  同样,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写道“(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过去,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常州一带,因其地属江南水乡,农村多种水稻,副业捕鱼捉虾、驶舟航船等等皆与“水”有深厚的缘分,所以农家对“水官生日”特别重视,多于此日“斋三官”(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由于“水官解厄”说法的流传,即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凡巡查人家善恶,为人门解除灾难,因此,家家户户会张灯结彩,在正厅挂上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物。
  “在下元节,道观有做道场、安期的活动。”高巍表示,后来,下元节逐渐在民间变为一个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为去世的先人烧纸,寄托对长辈的思念之情。
  提到如何传承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高巍表示,下元节人们在街边烧纸祭祀,其实既不安全也不卫生,不足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旧风俗确实应该调整。但这个调整,不是单纯靠百姓自己可以做到的。政府、民俗工作者应该多方引导,引起百姓的关注与参与,作出有益尝试”。
  “比如,以社区为单位,组织一些集体的纪念仪式,让大家一起回忆先辈的美好往事;或者加入一些娱乐元素,作为节日的由头,引起人们的兴趣。下元节的演化形成,实际上是满足了古人追思先人的情感生活需要,我们要从真正理解民众、尊重传统的角度出发,慢慢与今人的生活方式结合,让这个节日中民俗传统的有益部分,通过积极的方式传承下去。”高巍称。(完)



11

主题

59

帖子

32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09: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过之处皆风景
——生态治水的莆田实践
本报记者 陈荣富
福建日报日期:[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
-- 要闻2 --

傍晚,夕阳西照,莆田城北的绶溪公园如同镀上一层金黄色。溪流蜿蜒曲折,水面上波光粼粼,远处高楼的倒影忽隐忽现。溪流两岸,掩映在茂密的荔枝林中的慢行道上人头攒动,老人们漫步在草坪边,孩子们在儿童乐园里追逐嬉戏……
    绶溪,是莆田东圳水库的泄洪通道,上接泗华溪,下连延寿溪、企溪,流向涵江入海口,是流经莆田城区的主河道之一。
    “过去,每逢台风暴雨或水库泄洪,我们这里,成片的荔枝林就被冲,农田就被淹。暴雨过后,污水横流,垃圾成堆。”住在附近的杨大爷感慨地说,“谁会想到,现在这里变成了市区最大、最有人气的公园了。”
    从脏乱的内河变成水上公园,绶溪的整治是莆田生态治水的一个缩影。
    清淤护岸,确保防洪安全
    莆田境内水系发达,除了木兰溪贯穿全境之外,南北洋平原有河道212条309公里、湖泊103个,水面面积2.8万亩。水系成网、荔林成带,让莆田有了“荔林水乡”之美誉。
    “住在水边,好是好,就怕台风暴雨、山洪暴发。”居住在莆田城厢区钟潭溪附近的吴大娘说。
    2011年9月1日,莆田城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涝并发,主城区5个街道全部受淹,受淹面积21.4平方公里,水深高达2.4米,房屋倒塌、电力中断、交通受阻,59万多人受灾。
    “治水保安全!”2012年,莆田市以钟潭溪大规模防洪整治为契机,拉开了全面治水的序幕。
    投资1.684亿元,对全长1.85公里的钟潭溪河道进行拓宽整治,原宽2-5米,拓宽为10-15米;沿岸采用生态砖护砌,防洪标准由原来的3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
    “这两年下再大的雨,岸边的绿道也淹不到,住在附近的都安心啦。”吴大娘指着清澈见底的河道开心地说。
    坚持防洪安全至上,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持续推进木兰溪全流域及南北洋内河防洪治理,这是莆田生态治水的第一招。
    “为了做到安全至上,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莆田市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加快河流治理和保护的相关规划的编制。目前,已编制完成《南北洋防洪排涝规划》和《滨海新城防洪防潮排涝规划》,规划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覆盖全市大部分的平原、沿海区域,规划总投资72.10亿元。还编制了《莆田市城乡水系及蓝线规划》,为科学治理水系和控制保护河道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规划统筹指导下,采取堤路结合、岸滩生态改造等方式,分期、分段、分片实施。目前,堤线总长75.82公里的木兰溪仙游段防洪工程首期25公里城区段已完工,防洪标准从原来的20年一遇提高为30年一遇;木兰溪华林段工程总投资4.04亿元,自东圳灌渠倒虹吸管桥至濑溪大桥,干流河道总长7.2公里,新建两岸堤防总长9.3公里,防洪标准50年一遇。
    除了木兰溪主流域外,城区内河排涝整治同时展开。投资3921.14万元对东圳水库泄洪通道——延寿溪5.5公里河道进行护岸、清淤、拓宽、打通卡脖子河段,确保了防洪安全。
    在实施防洪整治过程中,莆田市坚持顺应自然、生态优先原则。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的后卓溪的整治就是典型例子。
    后卓溪整条河道弯弯曲曲,两旁是茂密的荔枝林。其中有3段河道宽度仅10多米,如按30米宽的标准进行拓宽,就会破坏大片荔枝林。咋办?水务部门没有硬挖硬砌,而是根据河水流势,采取“双通道”疏通方式,避开荔林带,新挖3段河道,在新挖河道和原有河道间形成了3个湖心岛,岛周围砌石,岛上荔林间修休闲道、景观桥,既顺应河水流向,起到防洪作用,又利用生态林带的蓄洪功能,改善了水环境。
    标本兼治,引得活水畅流
    近年来,莆田市与全省各地一样,实施“河长制”,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机制。此外,全面开展整治水源地环境、截污治污的“清水行动”。
    东圳水库被誉为莆田人民的“大水缸”。2014年,莆田市委、市政府将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列为全市头号重点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市财政已累计投入11亿元,完成大坝加固、分层取水工程、溢洪道水闸建设;征收并退果(耕)还林1.2万亩;流域内35万平方米畜禽养殖场已全面拆除并严格禁养;搬迁房屋645户共20万平方米;库区历史垃圾全面清理外运;农业面源污染、村庄污水治理有序推进。水库的水质得到大幅改善,饮用水源的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以上,大部分指标已达优良。
    源头水质变好了,流经城区的河道也变干净了。距东圳水库仅四五公里的延寿溪下游,相继建成了泗华溪水上公园、绶溪公园,成为周边群众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莆田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的莆田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相继出台了《水功能区二级区划》《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莆田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各地控制目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坚持河道治理与截污治污相结合,确保河道周边企业“排污有管道、污水不入河”。
    目前,截污治污已在莆田全流域展开。位于城区的北渠、下磨溪、护城河等截污管网230公里、雨水管网124公里工程已经完工,河段雨污混流、水脏水臭的老问题基本得到治理。莆田还对北渠取水口段及全线进行清淤,实现引木兰溪水入城区内河、增强内河循环、改善内河水质的目标。
    绿道环绕,凸显人文景观
    水边植绿、树下建道,是莆田的治水特色。
    在莆田城区许多河道旁,都可见到绿道指示牌。绿道绕着河道走,将城区的一个个公园、景区、休闲点串联起来,构建了一条条亲水生态休闲长廊,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场所。
    东圳水库下游的延寿溪,河道治理从硬化护岸向生态护岸转变,从裁弯取直向保持自然流态转变,从单一行洪向综合利用转变,并在泄洪通道建成了环绕泗华水上公园的绿道,成为全市最大的天然浴场。连接泗华水上公园的绶溪公园拥有一期慢行绿道5公里、园林面积400亩、水面面积500亩,成为全市最大、最美的河滨公园。
    据统计,莆田市已建成绿道项目62个,各类绿道总长度208.52公里。“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莆田市将实施各级绿道建设约800公里,将荔枝林带串联起来,形成生态荔廊。”莆田市园林局局长林天明介绍。
    在建设绿道、打造生态景观的同时,莆田市坚持河道治理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将沿河沿溪的古堤、古渡口、古桥、古树、古民居等保留下来,重现昔日水乡古道、荔林水系风貌。在绶溪公园一期,重点保护延寿古桥,如今,沧桑的桥面、斑驳的桥洞与复古的木质游船遥相呼应,形成一幅古典优美的画卷;在南湖公园改造提升中,以雕塑形式再现了“郑氏三贤”“开莆来学”特色文化,增加“郑氏书院”文化建筑;在绶溪一期续建项目中,专门规划“文化古韵区”,建设薛公池、咏归亭等8个文化景点……
    凸显人文景观,为的是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


点评

除去巫山不是云 福建日报  发表于 2016-11-14 09:57

11

主题

59

帖子

32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12: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