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22784 | 回复: 7

仙游历代历史名人,藏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复制链接]

226

主题

128

帖子

5883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71
发表于 2015-8-3 09: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柳下挥 于 2015-8-3 10:08 编辑

1.png
  【林宋卿】字朝彦,功建里(今鲤城木兰街)人。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先后任睦亲北宅宗学博士,召试秘省正字,代理主持翰林学士院、恭州知州等职。宋卿主张安抚少数民族,曾多次劝阻泸州主帅不要拓占溪费州,不被采纳,又向朝廷上疏说:“溪费州检踏,切恐生夷疑,别致生事,大率役其地不足耕,得其民不足治,引惹边患,贻害一方。盖蜀郡与群蛮为邻,若不杜窒其源,则接武边攻者众,宁不丧六十州生民之命脉乎?”徽宗采纳这一意见,任命宋卿兼提举夔、潼州府兵马都监公事,继续知恭州。不久,思州(今贵州思南县一带)正式纳入宋廷版图。时少数民族官员田祐恭、田祐祥因仇家密告他们造反,御使台要处田氏兄弟极刑。徽宗命林宋卿审理此案。他细心调查检察,据实给予从宽处理。当时,尚书省命令夔州路要上缴十万匹绢绸供燕山军需。漕台催讨紧急。宋卿向漕台说:“以保障茧丝,当权轻重。夔门至隘,人心易摇。未产下户,当为蠲,”漕台采纳了他的意见,恭州百姓深感其德。恭州任满,运判张深和部使者向朝廷推荐宋卿的政绩,请求留任。徽宗为免除西顾之忧,准其连任。宋卿奏请朝廷免了恭州百姓积欠税赋208450余緍钱、154300多石米。林任职恭州五年,从不取法令规定以外的薪俸。恭州百姓建生祠崇奉他。建炎三年(1129年),任湖南帅司参议,后任张浚都督府参议官。曾为朝廷提出治理两湖事宜及治军的5条策略。著有《湖北事宜》、《督府集议》等。晚年,辞官归里,宋廷赠予朝请大夫。
  
2.jpg
  【蔡卞】蔡卞(1058~1117年),慈孝里赤湖(今枫亭镇东宅村)人。字元度,蔡京弟。宋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翌年任江苏江阴县主簿,王安石招其为婿。
  
  元丰五年(1082年),蔡卞任国子直讲、崇政殿侍讲,后提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侍御。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即位,改任礼部侍郎,出使辽国,受厚礼接待。后连知外州。绍圣元年(1094年)为中书舍人,兼国史修撰。绍圣四年升任尚书左丞,借“绍述”之说,欺上胁下,陷害异已。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徽宗继位,蔡卞被陈等谏官所劾,降为少府少监,到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居住。翌年,授知大名府,后提为知枢密院事,负责边防、军备等机要事务。当时蔡京任宰相,在处理宋廷政事上与蔡京不协,便出知河南。后累迁镇东节度使。著有《毛诗名物解》。政和八年(1117年),蔡卞年已60岁,告假回乡祭祖,死在路上。
  
3.jpg
  【蔡京】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长,慈孝里赤湖(今枫亭镇东宅村)人,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授任浙江钱塘县尉、舒州推官。后任起居郎,出使辽国,回来后被提升为中书舍人。当时,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蔡京积极支持并参与王安石变法。哲宗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任宰相,废止王安石新法,蔡京立即投靠司马光,在限期内恢复差役制,受到司马光赏识。绍圣元年(1094年),蔡京任户部尚书。此时司马光已死,章惇掌握大权,章在差役制上与司马光有分歧,于是召集文武官员商讨恢复雇役制,久议不决。蔡京便献策给章惇说:“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章惇采纳了蔡京的主张,把差役制又改为雇役制,蔡京得到章惇赏识。蔡京为了掌握军权,把澶州、郑州、曹州、拱州等四个地方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指派亲戚宋乔年、胡师文等人担任郡守。蔡京还被徽宗加封为司空、鲁国公。蔡京提倡“丰、亨、豫、大”之说,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铸造礼器,修理方泽,设立道观等,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终致爆发宋江、方腊农民起义。靖康时,蔡京举家南逃,为侍御史孙觌所劾,被钦宗放逐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年80岁。蔡京曾奏请宋神宗,下诏修建莆田木兰陂。工书法,与胞弟蔡卞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各20卷。
 
4.jpg  
  【林豫】林豫,字顺之,仁德里(今龙华镇象运村)人。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元丰初(1078年),淮南地方不宁,林豫时任连水军使,竭力安抚平息之,升任京东排岸司。绍圣元年(1094年),苏辙、苏轼被贬惠州、雷州,林豫为二苏饯行,题词赠苏辙。宰相章惇大恨,将林豫降任为内藏副使。绍圣四年,西夏军队离开霸桥向内地侵入。林豫时任河北沿边安抚使,积极兴建城墙和边寨栅栏,巩固军事要防,抵御西夏军队。元符三年(1100年),林豫任鄜延路兵以马、鄜州知州。时黄河北堤决口,林调任冀州知州。他一面安置灾民、赈粮,一央重金招募青壮年民工,修复水毁堤岸。嗣后,任定州兵马,主持广信军政事。他向朝廷献上治理江河水患的良策。崇宁二年(1103年),林豫以六宅使出任真定府兵马、荆州知州。他上表力陈“钞面钱”与“陕西铜钱”的弊端,力阻朝廷缴折余钱款。因而触犯宰相,被株连列入“元祐党籍”而罢官。大观四年(1110年),又被朝廷起用,知邵武军。林豫从政之余,博览群书,著有《杂说》10卷、《杂文》10卷,汇编为《笔锋草录》。
 
5.jpg  
  【蔡襄】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出生于慈孝里赤湖蕉溪(今枫亭镇东宅村)农民家庭。宋天圣八年(1030年),登进士甲科第十名。翌年,任漳州军事判官。景祐三年至庆历三年(1036~1043年),先后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继以秘书丞、集贤校理知谏院兼修起居注。时宰相吕夷简执政,结派营私,排斥异已,屡贬言者。蔡襄见正直者被贬,心中不平,作《四贤一不肖》诗,称赞范仲淹等四人,痛责高若讷。庆历三年,旱、蝗成灾,西夏侵凌,内忧外患深重。他连上《言灾异》四疏,指出仁宗皇帝“不专听断,不揽威权,使号令不信于人,恩泽不及于下”,应自“修省”。随后,又上疏谏阻迎舍利与修建开宝寺等事,劝仁宗皇帝不要信佛,应修人事,救时弊,加强边防,恤民苦难,以求至治。庆历四年,蔡襄以右正言直史馆出知福州,七年,改任福建转运使。当时,兴化平原百姓,依赖胜寿、西衡、屯前、东埔等五塘,灌溉沿海盐地碱地千余顷。但五塘被豪强陈清等人侵占为田,蔡襄发动百姓,修复五塘古水利工程,使民获其利。为了减轻人民负担,他奏请朝廷减征身丁米一半。蔡襄在福州见百姓患病不就医而向巫觋求治,多为蛊毒所害,便撰《圣惠方后序》,刊刻于碑,劝病者延医治疗,并采取措施,取缔巫觋。他还撰《福州五戒文》以戒除陋俗。蔡襄创制品质优良的贡茶“小龙团”。倡议官员发动民众从福州大义渡至泉州、漳州700余里的大道两旁栽植松树,荫庇道路,故民谣歌颂道:“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回京任职。至和元年(1054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开封京师地,世称难治,他持法不阿,为政清明,朝野敬佩。至和二年二月,蔡襄以枢密直学士移知泉州;闰二月,改知福州;八月赴任,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在侯官县(今福州市)开淘河浦69条,延袤125里,便利农业生产和交通。又兴办学校,提倡读经,造就经国人才。福州一带民间,举丧大办酒肉宴与山头斋筵,任众人恣食,常弄得贫民典卖田宅而破产。为此,蔡襄撰《戒山头斋筵》,禁止丧家设筵与山头斋会,违者治罪。后又作《教民十六事》一文,指导民众参与市场管理,告发、捉捕市场的诈骗者,禁止赌钱,提倡简办丧事等。从皇祐五年起,泉州民众就开始兴建洛阳桥(又名万安桥)。因资金不足及水深潮急,工程难以进展。嘉祐三年(1058年)七月,蔡襄调知泉州后,多方筹款,招募民工与工匠,加快建桥进度,并首创“蛎房”胶固法,使桥基凝固为一体。嘉祐四年十二月,洛阳桥建成,险渡变通途,万民欢庆,蔡襄设宴庆功。撰《万安桥记》勒石碑立于桥头,把参加建桥者姓名刻在石碑上,却没把自己名字刻上。嘉祐五年秋,仁宗皇帝召拜蔡襄为翰林院学士权三司使,翌年二月赴京任职,主管朝廷财政。不久,英宗继位,蔡襄作《国论要目》一文,阐述改革主张,英宗非但不采纳,反而夺其三司使职。蔡襄请求外任,治平二年(1066年),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杭州。三年,徙南京留守,未去赴任,因其母逝世,归故里守制。翌年八月,病逝家中,享年56岁。欧阳修为他写墓铭。英宗追赠吏部侍郎,后又加赠少师、谥忠惠。蔡襄为官20余年,不仅政绩显著,在科学文化方面也作出重要的贡献。他所撰《荔枝谱》与《茶录》,均是世界最早介绍荔枝、茶叶的专著,所创制的“小团茶”,品质较“龙凤茶”更精。他还精于书法,真、行、草、隶皆优,而以散草为最,独树一家,被誉为宋代“翰墨豪杰”。著有诗词370首,奏议64篇,杂文584篇,收入《蔡忠惠公文集》。
 
095350nqmq5d11oq52cbmd.jpg
  【傅楫】傅楫(1041~1101年),字元通,孝仁里(今赖店镇)人。宋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初任扬州司户参军,掌管户籍、赋税、仓库。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当地官僚常以难办的事刁难他,傅楫都能裁决如流,不随和草率。即使官员的随从犯法,他也依法严惩。使奸险狡诈的人销匿踪迹,不敢为非。徽宗即位,先后命傅楫为直秘阁、吏部司封员外郎、殿中侍御史、国子司业、起居郎、中书舍人等职。时曾布为宰相,因曾荐举傅楫,想拉拢傅楫为同流,楫却岿然守正,不徇私情。凡朝廷及曾布的命令中有不妥的,他都直谏不讳,竭力劝阻。建中靖国初(1101年),傅以龙图阁待制出任亳州知府。卒于职,享年61岁。朝廷赠少师。著有文集35卷。


7.png  
榜头王回御史祠(图) 
  【王回】王回(1048~1100年),字景深,折桂里汾庄(今榜头镇云庄村)人。宋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任江陵松滋县令,当地有用活人祭鬼的恶俗,王回对为首者绳之以法,百姓得以安宁。任濠州鹿邑知县,政绩显著。一年后,将调任他职,鹿邑县百姓万人,将其政绩报州府及朝廷,请求让王回留任。朝延召回为宗正寺主簿,任睦亲、广亲宅讲书。当时,邹浩为谏官,时常和王回议论时弊。哲宗赵煦废黜皇后,立宠妃刘贤妃为后,朝纲将乱。邹浩上疏谏阻,并揭露章惇等劣迹,得罪奸党,被谪贬新州。王回慨然为邹浩备办行装,同时安慰邹浩的母亲。自己继续上疏竭力替邹浩辩护。哲宗盛怒,下令将王回罢官,并逮捕下狱。徽宗即位,王回复职,以武骑尉任泉州监税。后诒升监察御史,未上任而病逝,享年52岁。

5

主题

274

帖子

9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2
发表于 2015-8-3 10: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名人为什么姓蔡的特别多

0

主题

282

帖子

7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0
发表于 2015-8-3 10: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枫亭人好多,看来枫亭都是出人才的地方

0

主题

277

帖子

7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0
发表于 2015-8-3 10: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蔡京看起来有点老奸巨猾的赶脚

0

主题

271

帖子

7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0
发表于 2015-8-3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都是进士,就蔡襄当了判官

1

主题

200

帖子

7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0
发表于 2015-8-3 10: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仙游鲤城就出了一位名人啊,还是枫亭厉害

19

主题

116

帖子

7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4
发表于 2015-8-3 12: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仙游历代名人呢,有没有我们姓的,感觉好亲切

3

主题

778

帖子

4675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5
发表于 2015-8-3 16: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蔡京和蔡襄一比差几个档次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