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62178 | 回复: 22

[网友爆料] 一个莆田人从出生到终老需要经历的29种礼俗

  [复制链接]

21

主题

228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26
发表于 2015-5-24 09: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史料记载,莆田先民大都来源于河南一带的贵族和富豪人家。从晋代的五胡之乱、汉武帝的南征之役、唐末黄巢之乱到两宋的异族入侵,在历史上的五次大规模的南迁浪潮中,莆田作为南方荒僻之区,成为当时的世外桃源之地。这些在战乱中迁移到莆田的氏族,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习俗,并与莆田土著文化交融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莆田民俗。】

据了解,一个莆田人从出生到终老所要经历礼俗有29种, 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感受一遍,不知道现在的你经历了几种?

1、送生礼

  送生礼俗是莆田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礼俗,是一种预祝孕妇顺利生产的一种礼仪。“送生”莆田方言谐音“双生”、“顺生”,表达对一个即将诞生的生命的美好预祝。亲朋一般要在孕妇临盆之前十天左右,送去“月内料”,即坐月子享用的滋补食品,通常送红菇、香菇、蛏干、目鱼干、公鸡、线面等物品。孕妇的母亲还会去庙堂拜祭上香,祈求送妈祖、观音大士或陈靖姑保佑女儿顺产,小孩平安出生。
2、三朝礼

1.jpg
  《梦梁录》第二十卷载:“三日,女家送冠花、彩绸,谓之送三朝礼也”。这种礼仪在孩子出生后3-7日内举行,仪式大致有:为新生儿取名、为之挂“长命锁”、赠长命钱、洗草药汤等等。

3、半月礼

        半月礼是指新生儿出世半个月时,由外婆家或至亲为孩儿的母亲备办的坐月子的新鲜滋补食品,还为新生儿送去被褥、衣服等物品。莆田民间称为做十四天,实际是指孩子出生后的第十四天送半月礼。

4、满月礼

300000825852127406911537576_950.jpg

  在新生儿满月时,主家要举行隆重的满月礼,俗称“做出月”。满月礼主要是宴请亲朋,还要向亲朋分发染红的蛋品。若生女儿,分红蛋一双,寓意女孩长大后会找到如意郎君,结双成对;若生男孩,则分红蛋六个,表示六六大顺,一生顺利平安。亲朋祝贺满月礼的,一般要送小孩衣服,有的还要送金、银饰件或金银元宝,算是资助支持新生命的成长,体现了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5、四月礼

  孩子出生满四个月时,亲朋再一次登门祝贺,叫“四月礼”,民间俗称“做四月”。这时,婆家再一次为外孙或外孙女备办新衣数套,以示关怀。这一天为新生儿剪指甲、修头发、沐浴更衣,还要为新生儿围上涎巾,收吸口水;系上肚兜,防止风入肚脐;穿上黑衣,防止紫外线辐射。民间还有个说法,小孩穿上黑衣,蚊虫就不会去叮咬小孩,这是古人生活经验的一种传承。

  四月礼在莆田民间很盛行,它与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孩儿出生行“百日礼”有异同之处。

6、抓周礼

t0156b2fec0f6e58c9a.jpg
  
  孩儿在满周岁之日,午时之前,上辈人要为之举行抓周礼。抓周礼起源于三国时代,被称为“试儿”习俗。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在明代之前,此俗通称为“期扬”,到清代才改称为“抓周”、“试周”,就更通俗易懂了。

  抓周习俗是源于原始的征兆观念,以此来预测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加以引导培养。这是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情深,充满期待和祝吉的行为游戏。


7、入学礼

  莆田自古被誉为“文献名邦”,在重教兴学方面是极为重视的。所以,莆田民间的入学礼别具一格,富有寓意。

  在孩儿满6岁时,要举行比较隆重的“入学礼”,其仪程是通过对壶公的信仰拜祭,让这位智慧之神开启儿童的智力,俗称“拜了壶公,聪明花开”。有人说,那是一种愚昧的迷信行为。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通过壶公拜祭的形式,以一套理喻规告的方法,为孩童上了人生第一课,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不泯灭的记忆,在未来求学的征程中受到永久的激励和鞭策。

8、拜师礼

19300001159116131711180297168_950.jpg

  按照古例,莆田民间曾流行拜师礼,此俗至今还在武术界,演艺界、工艺界存在着。

  其内容大约为:

  “今有愚生XXX,幸遇名师,愿入门下,受业养身,修道正道。自后虽分师徒,谊同父子,对于师门,当知恭敬,身受训诲,没齿难忘。情出本心,绝无反悔。”

9、乞巧礼

499847aet6bbfb097c2e5&690.jpg

  莆田民间在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女孩们要聚在一起举行乞巧礼,这个习俗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古时,女孩在出嫁前要学会针线活,叫“女工”,所以在这天晚上要向织女乞巧赐艺。乞巧礼的内容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穿针乞巧是一种穿针竞赛,女孩每人手持一枚五孔针,一束五色线,看谁穿得快;喜蛛应巧是比赛毛线编织;投针验巧是让每个女孩把针投入水盆之中,针能浮在水面者为优胜。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再也不要在针线活上花什么心思了,但这种习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仍然存在。去年七夕之夜,玉湖公园还组织了一次乞巧礼活动,观者如云。

10、成年礼

01300000328461123055304079003.jpg

  莆田民间的成年礼有个动听的充满诗意的名字,叫“出花园”,意思是男孩子满十五岁时,应该走出家庭这个温馨的花园,到人生的大海中去迎风博浪,去奋斗,去创业。
  成年礼一般在男孩15岁生日那天傍晚举行,父母要准备好一盘鲜花,一桶热水,让男孩子举行鲜花浴。之后,由上辈人领男孩去拜祖先灵位,祈求保佑。晚餐时,父母要为男孩备好红蛋2个,公鸡汤一碗,为之庆贺,也有让男孩好好享用,积蓄力量,准备着以后到外面世界去拼搏的含义。

  过了成年礼,男孩子的身上就应该少了些嫩气、孩子气,开始培养自己的男子汉气度。所以莆田的男孩比较早懂事,比较早成熟,创业的起点也比较早。

  目前,这种习俗在城市里已经消亡了,但在山区和沿海,特别是湄洲岛上,依然保留着这种具有教育启示意义的人生礼俗。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0 莆币 +2 收起 理由
0594 + 20 感谢爆料!楼主是最棒的!
莆仙小翁 + 10 + 2 楼主已经帅成一道光了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专辑推荐:

21

主题

228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9: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年你几岁 于 2015-5-24 09:51 编辑

11、订聘礼

middle_495x664-151220_14631384326740830_8d260763ae090655ffb85d94e9747f8c.jpg
  订聘,民间俗称定亲,是人生婚嫁的一种重要礼俗。其主要内容包括六礼,即六种礼节: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纳彩,指男方家向女方家提亲;问名,指男方家问女方名字、生辰;纳吉,指男方将女方的名字、八字取回后,按五行、生肖推论是否合配,纳征,是男方核定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是男方择定吉日为结婚佳期,备礼告知女方家,俗称“定日”;迎亲是指男方到女家迎娶新娘。

  随着社会进步,六礼之俗渐渐消失,但经简化后的订聘礼在莆田民间依然存在。


12、结婚礼

1417568530130.jpg

  结婚是人生礼仪中的大礼,莆田的传统婚礼沿袭中原的汉代婚俗,包括拜堂、闹房、合酒等仪式。

  拜堂是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为内容,最后是夫妻交拜。拜堂显示出新人对天地、对祖先、对长辈、对夫妻之间的尊敬。

  闹房又称闹洞房,有雅俗之分。莆田民间的闹洞房形式以喊赞句、做仪文为主,十分文雅。经全市普查搜集整理,莆田民间的结婚仪文流传下来的几十种,有汉赋体的,有民歌体的,有古诗体的,有宋词体的,表现当地婚俗文化的丰富内容。


13、送嫁礼

1256230035_9b514c1930a369728eff1e0f87187860_big.jpeg

  送嫁礼是送新娘要出嫁时的相关礼仪,包括新娘上香祭祖、叩拜父母,由父亲盖上头纱,由福高德重的女性长辈持黑伞护新娘上花轿或礼车,新娘父母则要备一碗清水,一碗白米撒在轿脚上或礼车后,代表女儿出嫁如水一样泼出去了,洒白米则是表达女儿日后衣食无忧。


  按古礼,新娘上花轿后,要把平时用的扇子扔丢,表示把坏性子扔了,不带到婆家去。上轿之前要唱“哭嫁歌”,表示对父母和乡邻的离别和谢恩之情。

送嫁时,新娘家的父母和亲戚要为新娘准备丰厚的嫁妆。新娘去男方家的路上,一路要燃放鞭炮,新娘到男方家大门时,由男方选一位有福气的长辈人,持一个簸箕盖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娘要跨门槛而入,绝不能脚踩门槛,这是一种禁忌礼俗。


  新娘到男方家完成婚礼三天后,才能有新郎陪伴会娘家,这在民间叫“回门礼”,也称“回马礼”。


14、祝寿礼

U6851P1196DT20111105081717.jpg


  按莆田民俗,人到了50岁是一定要祝寿的。莆田民间的祝寿礼有四个方面与总不同,其一是男做九,女做十,即男人在49岁那年庆祝五十大寿了,接下来类推,女人则要满五十才祝寿。


15、饯行礼

  莆田人自古就有走南闯北,到远方拓展自己的事业,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饯行礼。凡是亲人要出远门去经商、求学、投军、为官,亲朋都要为之举行隆重的饯行礼,预祝亲人旅途顺风顺水,平安抵达目的地。


16、洗尘礼

  洗尘礼的含义是指为从远处归回的亲人洗去身上的尘埃,欢迎他平安回到故里,而举行的一种民间礼仪。远方归来的亲人要对亲朋的深情厚意进行答谢,向他们分赠红包、衣服或其他物品,让他们分享在外面奋斗而获得的丰硕成果。

17、上梁礼

  过去,莆田民间起厝上梁时,亲朋都要行上梁礼,一是表示祝贺,二是表示资助。上梁一般选择在新房主体落成时进行,事先选一个黄道吉日,时辰按莆俗以海水涨潮之时为最好的时辰,寓意“财如水涨”。上梁时,要请人喊赞句,都是颂唱一些吉祥的话语,还要大放鞭炮,以示喜庆。

18、过厝礼

201022010326871.jpg


  俗话说:“莆田人一生三件事,起厝、讨某、修大墓。”莆田人对房子看得很重,所以,在新居乔迁时,礼数也看得很重。搬迁新居时,依例要举行过厝礼,设宴款待亲朋,作为一桩喜事来办。亲朋为祝贺主人乔迁,要备办礼物,其中,灯笼是必不可少的,寓意着添丁进财。


19、探病礼

5146c987gb0a2ab17d419&690.jpg


  莆田民俗中的探病礼是人情味很浓的一种礼俗,探病的时间一般有讲究,晚上不宜太晚,影响病人休息,农历初七这一天一般不探病,是受七日祭的讳忌。探病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平日爱好,备办合适的滋补品或水果。


20、邀娱礼


3412039667686876926.jpg
邀娱礼是莆田民间相邀参加村社举办的娱乐活动的一种礼仪,民间俗称“看闹热”。如元宵的游灯活动,乡里的社戏演出,一般都要请亲朋参加共享,以增进和谐关系的建立。特别是在莆田沿海一带,邀娱礼较为盛行。每当元宵节活动或平时开演莆仙戏,都会邀约亲朋参加这种娱乐,还设宴款待,共叙友情。



21

主题

228

帖子

12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9: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年你几岁 于 2015-5-24 10:01 编辑


21、赐福礼

W020110530578377272856.jpg


  赐福礼是莆田在元宵期间由当地所崇拜的神灵出游巡安时,神驾短暂驻留在受福人家门口进行赐福仪式的一种礼仪。在莆田民间信仰的87位神中,大约有60多种神灵每年都要举行绕境巡安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妈祖,吴圣天妃,陈靖姑、杨太师等神袛的出游巡安活动,如妈祖巡安兴化、台湾、澳门等。


22、送终礼

t017a79b96f5ea2efd5.jpg


  古语云:“生死为大”。莆田民间对过世的亲人都要行送终礼。此礼一般在逝者出殡之前举行,嫡系子孙要披麻带孝,亲戚故友臂佩黑纱,信基督教徒则手持鲜花一束。

  送终礼在灵堂内举行,生者向死者进行最后的告别,不免哀伤悲恸,至亲之人往往大声哭灵,倾诉心中的悲痛之情。有的人家会请民间乐队奏哀乐,但现在大多改为播放哀乐。参加送终礼的客人不能穿艳丽的服饰,宜穿白色或黑色礼服,以示哀思,不能谈笑或有轻浮之举,以示肃穆。古时,参加送终礼的人还要查看在生肖上有没有与逝者的生肖相冲相克,若有则宜回避,不要去参加。


23、“做七”礼

20130403094209588.jpg

  “做七”礼是指亲人逝去七天时举行的悼念仪式。古时完整的“做七”礼要进行七次。“做七”以头七最为隆重,必须备办丰盛的祭品,特别是逝者生者最喜爱的食物是必备的。蜡烛、纸钱也须备好,亲属在逝者遗像前跪拜,表达无尽的哀思。“做七”时,一般要对逝者设立灵位,古时常把灵位集中在祠堂里排放,为让后代记住祖先的名字以及功德贡献。


24、超渡礼

201107062136307104.jpg


  超渡礼是莆田民间对逝去的亲人进行的一种宗教仪式的灵魂拯救。分别有佛教、道教、三一教三种超渡形式,佛教超渡由和尚主持,以念佛经为主,道教超渡由道教主持,简称为道场。


25、纪诞礼

  纪诞礼是莆田民间为纪念逝去的亲人,在逝者出生之日所举行的一种礼仪,礼仪虽然简单,仅用香一束、线面一碗、素蛋一双,摆在逝者灵位之前,为他过一个生日,以表达孝敬和怀念之情,但这种礼仪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敬仰,也是一种传统美德的传承。


26、纪忌礼


  顾名思义,所谓“纪忌礼”,就是纪念逝去的亲人在离开人世的那个日子,古时称为忌日。这种礼仪以供简单的祭品,即干饭一碗、菜蔬一碟、水果一盘(奇数357个)即可,同时焚香拜祭,祈求逝者在天之灵保佑后人平安发达。


27、起红礼


  当遇上老者逝去的那一年春节,主家是不能贴红联的,而要贴白联以示哀悼。从明代嘉靖四十三以后,因当时倭寇之乱,不少人被倭寇杀害,家人贴白联行丧礼,后又碰上春节,在贴大红春节时,就留下一截白联,表示虽逢佳节,但心有余哀,之后,就形成了莆仙特有的白额春联的习俗。按古代的礼制,家里老人去世,儿子要守孝三年,以尽孝道,所以,头三年是不能在春节时家门贴上红联的,要等三年满后,才能贴红联,并同时举行一种起红礼俗,在逝者灵位前焚香祷告后贴上起红联,贴起红联的时间按逝者忌日满三年计算的。


28、谢恩礼

20121031114741126.jpg


  莆田民间历来崇尚知恩必报的行为,所以,谢恩礼是比较盛行的。不少家庭中的大愿达成后,如儿女婚姻成功、添子添孙、学业有成、生意兴隆、健康长寿等,都要在过春节的前夕举行谢恩礼。比较隆重的谢恩礼按周礼规制,采用少牢之礼,用全猪、全羊、五果、六斋作为供品,以酬天地、神灵和祖先。礼毕,这些供品要分别送给亲友分享,称为“吃平安”。这种谢恩礼源于对天地神的崇拜,在流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现实中有恩于己的恩人更要感恩,因为有形之恩比无形之恩更加重要啊!


29、拜忏礼


  拜忏礼是莆田民间对先人的追思而行孝道的一种礼仪。一般是后人感到前辈在世时孝敬不够而进行的一种忏悔式的补救。如,当一个儿子在他的父母在生时,无力给予物质上的孝敬,心理是很失落,很遗憾的,后来当儿子发迹了,会感叹“子欲孝而亲不在”,于是,就采取了拜忏的形式,以纸扎的物质替代品,如房、车、床等焚化通灵,表达孝悌精神,同时,也会请道士做道场,祈求先人超渡成仙,永享安乐。





118

主题

1691

帖子

7005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38
发表于 2015-5-24 09: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很多我都不造啊。。。。

130

主题

1741

帖子

7653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27
发表于 2015-5-24 09: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莆田风俗要传承下去。。

9

主题

221

帖子

7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
发表于 2015-5-24 09: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都经历过了

38

主题

350

帖子

17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34
发表于 2015-5-24 0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就卡在结婚礼上了

30

主题

408

帖子

1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22
发表于 2015-5-24 10: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礼俗都没有了 

46

主题

861

帖子

3448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49
发表于 2015-5-24 10: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记得我抓过周

6

主题

392

帖子

9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11
发表于 2015-5-24 10: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数数已经经历了一半的礼仪了
发帖爆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