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传统手艺,应该被颠覆和遗忘吗?现代的文明,固然带来太多的惊喜,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解决了大多数人的生存需求。但真正的精品,我相信依然来自一对一的手工订制。匠人的手,有温度,匠人的心思,有情怀。和中国所有有历史的地方一样,老莆田这块土地上,有着许许多多待关注和记录的“老手艺”,今天,我们记录华亭桂圆烘焙工艺。
系列纪录片《莆田老手艺》第一集《华亭桂圆烘焙》即将推出,敬请关注。每年的八九月,是龙眼上市的季节。新鲜的龙眼诱人,由龙眼制成的桂圆,是秋冬进补最安全的原生态补品,益气补血,安神定志。华亭,作为莆田桂圆的根据地,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手工烘焙桂圆干的制作工艺。
华亭桂圆的特点就是,颜色纯天然,外壳硬,粒粒圆滑,香味入鼻,肉厚色金黄,吃起来柔韧性强,甜。
步奏一:剪枝。剪枝时,切记保持龙眼果皮的完整。
步奏二:浸水。将用于制作桂圆的龙眼在水中浸泡1-2分钟。
步奏三:加沙。选用天然干净细沙,将浸泡好后的龙眼倒入竹制的加沙器中滚动,目的是把龙眼皮磨薄,为龙眼裹上一土黄色。这一过程如不小心点,极易破坏龙眼的果皮。
步奏四:烘焙。将加沙过的龙眼,在烘焙室中不间断烘焙24小时。为了使每一颗龙眼受热均匀,烘焙者每隔两个小时就要把龙眼由上至下对换位置,其中火候温度,全靠有经验的老手用手测温。另,传统的烘焙一定得使用龙眼木作为燃料,否则香味出不来。
成品: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桂圆,不添加任何化学染色物质,正宗的华亭龙眼,吃多了会口渴,却不会头晕。
· 【本文所有版权归尚道文化传媒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