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文 于 2014-8-7 08:19 编辑
1、“家祭”、“公妈热”: “家祭”历史悠久,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有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就说到家祭。“七月半”民间有拜祭地官、祭祀祖宗和普度亡魂的风俗。莆仙民间有“七月半,公妈热”俗语,意思是民间百姓寄托对祖先的追念。《莆田岁时记》记载:“是节焚化以纸钱为巨,焚化时,火焰上天,故俗称‘公妈热’”,也可引伸解释为中元节迎接公妈,祖先一起回来过节很“热闹”,族人“亲热”的意思;另外,“公妈热”还指气候酷热,有民谚说“立秋处暑,热死老鼠”。
2、“送纸”、“金粿”:
《莆田文史资料》载有莆仙七月半习俗:出嫁女子,其父母已殁或一人先殁,出嫁女子必须送礼于娘家,谓之“送纸”,第一次送纸谓之送“头年纸”,女儿领夫婿携儿女要回娘家哭奠“送纸”。“送纸”要带祭品,如果品、猪头、猪脚、金粿、宝糕和纸箔等。其中“金粿”的做法是:把糯米浸水后磨成浓米浆,加适量食用碱制成,蒸成后形如圆盘,色呈金黄,故名“金粿”。金粿是莆仙民间过中元节的主要供馐。金粿质粘软,不用刀切而用线割。 3、莆田民间禁忌:
●父母健在,出嫁女儿及其女婿禁忌到娘家探亲。
●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是祭拜的模式,会以为是你在招他来分享食物。
●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农历七月半阴气特别重,大人小孩都要早点回家。
1、晚上野外直呼姓名。 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别人名字,否则一旦给好兄弟(闽台民间对鬼的敬称)听到后,会趁机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2、别拍肩膀 从灵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头及两个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让“好兄弟”有机可乘。
3、不可吹口哨。 经过坟地时,口中要不断默念“对不起,打扰了!”并保持肃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对“好兄弟”的尊重。
4、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5、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
6、床头不挂风铃,因风铃会招阴;也不玩碟仙。 住家门口前别种容易卡阴的榕树,另外屋子内也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不上阴庙,这样可以减少阴灵上身的可能。
7、夜游。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轻的人怕会撞见“好兄弟”;
8、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不要乱随便捡起来;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因为这些钱可能是好兄弟们的,要不然这些就是冥婚招亲用的。
9、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10、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明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
11、别乱靠墙休息,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好兄弟”平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12、收好衣服防鬼“借”。 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半夜勿晒衣服(半夜衣服的影子,很吓人的);
13、别乱照相。 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好兄弟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好兄弟”。
14、筷子插在饭中央。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其形状如同香插在香炉上,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15、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16、拔脚毛。俗话说:“一支脚毛,管三个鬼”,所以脚毛越多的人鬼越不敢靠近。
17、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