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284 | 回复: 13

莆田人里的"城里人","界外人","山里人"

[复制链接]

1225

主题

720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528

原创先锋奖论坛建设奖终身荣誉奖

发表于 2010-11-11 21: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从何时起,莆田有"城里人","界外人","山里人"之说,也许很久吧.

  古代莆田人创造了各种辉煌,饮木兰溪水,踏兴化平原,走到山里,走到沿海.

  作为兴化府城附近的区域就是以前莆田县的城厢镇(范围包括如今的凤凰山街道,霞林街道,龙桥街道,拱辰街道,镇海街道)一带的人称为"城里人",城里人是很长一段时间莆田最富裕的群体,他们看不起"山里人","界外人",除了新度,黄石,西天尾,华亭,涵江,江口,梧塘一带人,"山里人'是指常太,以及梧塘过去后进入的几个乡镇(白沙,秋卢,庄边,新县,大洋),而黄石过后的沿海乡镇属于"界外人",一般也叫"沿海人",是比较贫穷的,以前城里人,新度黄石人是不和"沿海人"通婚的,沿海太穷了.以前城里人有个说话,小孩一哭,大人就说送到界外去,小孩子马上不哭了.虽说是传说,但是很形象的说明,沿海当时有多穷.

      清康熙为了打台湾,把莆田当时分成两半,截界,造成莆田沿海一带本来就穷的情况下简直雪上加霜,也造成了城里一带人对沿海人的歧视,为什么?一个字穷.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沿海人渐渐成为莆田富裕的代名词,各个乡镇都出过很多老板,很多洋房建起来,沿海人现在在莆田无论政府机关,经济,文化方面上都占有相当大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沿海人口众多,最重要的是沿海人的勤劳,古代莆田勤劳的精神现在在沿海人的上是最突出的.

    写这些话的原因是,莆田人还是保持我们古代莆田人勤劳的精神,沿海是莆田现在保持古兴化文化最多的区域.

1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富春山居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116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

发表于 2010-11-11 22: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镜真是博学多闻啊,真是通晓古今,无所不知!

43

主题

1742

帖子

311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0

论坛活跃奖

发表于 2010-11-11 22: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不属于城里 山里 界外 的叫原{ 通假 发音 洋}面人,即 平原上的人

5

主题

143

帖子

7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0
发表于 2010-11-12 07: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界外人是莆田购房的主力军。

98

主题

1182

帖子

7321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32
QQ
发表于 2010-11-12 08: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沿海人。

86

主题

388

帖子

14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20
发表于 2010-11-12 08: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人真恶心,现在的人也反胃。

现在沿海比城里人有钱的多!

64

主题

534

帖子

3055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4
发表于 2010-11-12 08: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买房的秀屿笏石占大部分群体

1225

主题

720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528

原创先锋奖论坛建设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08: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涵江人 的帖子

莆田现在虽然分为城厢  荔城  涵江,秀屿   但是秀屿人这个名称     沿海人一般还不会这么叫    直接叫笏石人,或则忠门人,平海人什么的,或则还是叫"沿海人"

江口人也不会说自己是涵江的,还是说自己是江口人    新度黄石人也不会说自己是荔城人

但是5个街道的人,还是叫做"城里人"

[ 本帖最后由 水镜先生 于 2010-11-12 08:54 编辑 ]

21

主题

112

帖子

22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0
发表于 2010-11-12 09: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界外人现在也很有钱!

62

主题

579

帖子

1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0-11-12 11: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挺佩服忠门人! 就是水镜先生指的(界外人)中的一部分,(听说在北京有一条街叫“忠门街”大部分是忠门做生意的,只是听说,没考证过)
  20多年前去过忠门,和我爷爷去拜访他的朋友(房子落成喝喜酒,呵呵,5个儿子,盖了5间石头房),那时很穷,农作物只有小麦和地瓜,而且长的还不是很好,生活很艰苦,但邻里和睦,给我留下的印象挺深刻的。
  3年前,我重游故地,眼前景象让我耳目一新, 记忆中的景象早已被一栋栋房子所替代,我爷爷的那个朋友也由原来的上下两层的5间石头房 扩建成现在的大大小小房间共108间的四合院,闲聊中我问起这么多的房间住的完吗?他笑了笑,他孙子(和我年纪不先上下)也是谦虚的笑了笑···

  我们在天台打趣的笑着调侃:这两年赚的不少嘛!   他们很低调,老人家微笑着谦虚的说:这两年生意还可以,孩子嘛都有赚一点钱。然后他指着对面一栋正在盖的房子说:那家去年很好,挣了将近3个亿。我一脸愕然!
   老人家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做任何生意都不会亏本的,这里亏了,其它方面就赚了,主要看你的目标是否清晰,意志是否坚强!成功总是有办法的····
  直到现在,老人家的话还经常在我耳边响起,太让我震撼了!

[ 本帖最后由 回家看看 于 2010-11-12 18:28 编辑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