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20680 | 回复: 5

[网友爆料] 莆田话流行地区及历史演变过程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1509

帖子

50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43
发表于 2014-4-22 08: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莆田话兰骄语流行区域除莆田市的仙游县全境、涵江区、城厢区、荔城区、秀屿区、湄洲湾南北岸、湄洲岛外,还分布在广东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梅州市大埔县、丰顺县、海南省,湛江、雷州、茂名的电白、千年以来本来是隶属莆田县的新厝镇在1956年割给福清等地的大部分地方。

  部分分布的有:泉港北部、东部,永泰南边、福清西南边和原来的莆田县新厝镇东边、北边的镇的某些村、西边,广东的韶关、广西东部、南部,浙江温州南部、东部,舟山群岛、江苏宜兴,兴化,安徽的歙县等市、县的部分地方。

  广东和海南的莆田话分布区多由莆田人直接移民过去的。

  虽然随着移民外地的莆田人的莆田话受到当地周围的方言影响,还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移民到其他地方,他们的莆田话已经同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但上述这些广东、海南、浙江、广西等地地方方言来源于莆田话,广东和海南的莆田话分布区多由莆田人直接移民过去的。

  主要在唐朝后期,南宋末年,元朝后期,明朝,清朝的沿海迁界时陆续有莆田人移民现在的潮州汕头、湛江、雷州和海南岛,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过多和逃避战乱,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

  唐朝后期、宋开始,大量莆仙人因谋生或迁徙他乡,例如移民泉州漳州并且不久就被当地话同化了,在泉州、漳州的莆田话比较容易地转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兴化方言岛。还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移民到潮州、汕头、海南岛等地,因此这部分移民到潮汕的莆田人带有某些泉州话或漳州话的特点。

  主要移民路线:莆田 直接到- -潮汕,少量移民路线:莆田-泉州-潮汕、莆田-漳州-潮汕、莆田、泉州-漳州-潮汕 。

  潮汕话主要来自于闽南方言莆田话,而莆田话本身就和泉州话、漳州话有区别,所以潮汕话开始就和泉州话等有很大区别,潮汕话已经严重偏离泉州话等。由于潮州和漳州相邻,所以有受到漳州话的影响。虽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广东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话则继续受福州话的影响,和潮州话有了一些差距。

  潮汕长期远离祖籍地闽南的莆田,不和福州相邻,和漳州相邻,容易受漳州话等其它方言的影响,但是潮汕话是以闽南莆田话为基础的受漳州话等影响的闽语。由于福州是省城,莆田与省城交流多,而莆田不与漳州相邻,所以莆田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大于泉州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而且莆田话难以受漳州话影响。莆田话和粤语有很多可以互通,莆田话和粤语的某些部分区别很困难,有受粤语影响的潮汕话仍然通过另外的方式保留了莆田话的部分特点。莆田话尽管受福州话影响但在文白对应、语音结构、基本词汇、语法等还是保持和泉州话大体相同的,因此如果一个莆田人很长时间在泉州漳州,他能比较容易地学会泉州话漳州话,莆田是闽南中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唐朝后期开始大量莆仙人因谋生或迁徙他乡,例如移民泉州漳州并且不久就被当地话同化了,由于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很大部分的每年是几百人到几千人,很少有万人以上的,相对于已经在泉州、漳州的人来说是少数,所以容易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何况有的莆田人已经移民几百年到几千年,早就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了。因此如果一个莆田人很长时间在泉州漳州,他能比较容易地学会泉州话漳州话,在泉州、漳州的莆田话比较容易地转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 因此移民泉州漳州的莆田人的莆田话不久就被当地话同化了,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兴化方言岛。

  莆田县界东北,千年以来一直以莆田县新厝镇北边蒜岭与福清交界,新厝一带在自从莆田县成立时就隶属莆田县,自古就居住着几万莆田人,该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话,是莆田话区的一部分。新厝镇在1956年因为福清要发展工业而被划给福清。原来的莆田县文秀乡苏田里,安香里,明朝时割给福清县,是今福清市渔溪镇西部、东张镇西部。泉港区前身为兴化府仙游县(今莆田市仙游县)部分和惠安县部分地方融和而成。莆田县设县于南朝,100多年后划莆田县西部地设清源县,后改名为仙游县,莆田县设立300多年后设立惠安县。泉港一带由于泉州话与莆仙话的融和和莆仙话被泉州话的不同的同化程度而形成一些与泉州南部话有些不同的方言。由于泉港一带和莆仙相接,交流频繁,不像泉州或漳州的其他地方不与莆仙相接或离莆仙很远,部分莆仙话得以保留还没有被泉州话完全同化或部分被泉州话同化而有泉州话的词汇。这其中的历史缘由,至今鲜为人知。

  明朝末以前,界山镇,特别是邻近枫亭的多个村落的语言则是莆仙话,这些村一直隶属于仙游县下区连江里(即今莆田市枫亭镇),讲的是莆仙方言,流行的是莆仙习俗——至今,这些村落的婚丧节庆的诸多繁文 节,还保留着浓厚的莆仙色彩。但由于地理位置邻惠北,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曾任湖广按察副使的惠安籍贯的李恺,以上述村连同本来同在枫亭境内的几个村(今属涂岭镇)与惠北地缘邻,便于管辖为由,提议把这些村从仙游县划出,划给惠安。尔后,李恺出面筹得一笔资金,把这些村买下,从此这七个村落计有1万多亩土地、一万多人,便划给惠安县管辖,并把原先位于白水坑的惠仙两县界碑北移几公里到现在界山镇北部,并把界碑新址重新命名为界山村交界塘。据《莆田县志》、《枫亭志》载,当时这些村落虽划归惠安管辖,但这些村税粮仍由枫亭负责莆田话的底子是闽南话。后龙、峰尾、南埔三镇的方言介于闽南语系泉州话与莆仙话之间,由于两种方言片区的交叉同化融汇,而形成独特的“头北话”或称“下路话”;而界山镇等镇,特别是邻近枫亭的某些村的语言则仍然保留是莆仙腔还没有被泉州话完全同化——人称“顶路话”。自明末至今,由于地域管辖的变化,“顶路话”也多少融进了“下路话”的某些成分,是被泉州话部分同化的莆仙话。

  莆仙话的底子是闽南话。由于泉港一带和莆仙相接,交流频繁,不像泉州或漳州的其他地方不与莆仙相接或离莆仙很远,部分莆仙话得以保留还没有被泉州话完全同化或部分被泉州话同化而有泉州话的词汇。

  或飘洋过海,随着他们的足迹,兴化方言兰骄语也被带到各地。远的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兴化方言兰骄语的分布,在台湾,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兴化”,这表明在今日的台湾,也有大量兴化方言的踪迹,只是有的很快就被就被当地话同化了。


178

主题

1780

帖子

7642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4
发表于 2014-4-22 09: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人口500万有没有

12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404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

发表于 2014-4-22 09: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莆田话在全省都没闽南话和客家话有影响力

209

主题

2816

帖子

7355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40
发表于 2014-4-22 09: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还有这么个历史啊

66

主题

2240

帖子

802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46
发表于 2014-4-22 0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道道  看论坛 长知识啊

176

主题

2955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莆币
104
发表于 2014-4-22 10: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姿势了。
发帖爆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