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子鱼之滨 于 2014-4-11 14:54 编辑
钗头凤落
沈园的春色,一如往昔的青翠撩人。 踱步在幽深曲径,青石小路静谧俏然,每一步,每一思,忆起的都是当年,与她携手悠游,春阳和煦,花木绯然,还有那云髻上的凤钗,映着她,如二月里最美的石榴红。。。。 那微微一笑,竟已阔别多年。而今,她就在不远处的凉亭中,在别人的春色中迎风微绽。 她就像那宫墙中垂青玉立的杨柳,只能站在离她最近的距离,而永远不能靠近她了。 酥润的一双玉脂纤手,一杯温热黄滕酒,她依然笑魇如花,却分明眼眸盈转,颤巍的指尖,划过她的冰凉,接过酒杯,举袖,掩着嘴角的泪,且将这苦涩一饮而下。 滴墨成伤,晕染粉墙,就此忘却在沈园。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溢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不知是何故,独自一人又来到沈园,回想起那一次重逢,总觉得这里还有些什么,等她去拾起。那日的他,迷醉中带伤怨的眼,对她是怎样的揪心之痛。 那刻在墙上的一片墨迹,字字句句,如锥刺眼,如刃破心,从此,就如一诅咒,刻在心上,在提笔和下一首《钗头凤》,仿若这诗里注入最后的一丝对美好生活希翼,冗然病去,直至,香气殒逝。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尝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握在手中的花笺,溅洒了她以血泪研墨的字迹,生死永别的距离,原来比墙里墙外更冷漠的遥远,原本还可以远远倾目的容颜,如今却只是沈园里,随春华逝去的一朵桃花。
往后的四十年里,他也曾无数次重回沈园,一样的春光,一样的景色,再也寻不回那抹回忆。
追念逝去不可得的他,写下了悼念往夕的《沈园》五首: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其三: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四: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其五: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对故人旧事的缅怀。 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 子鱼

注: 南宋诗人陆游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
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的陆游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首《钗头凤》词以寄深情,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此后陆游在诗作中屡次赋诗怀念这次见面,直至晚年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前后共五首)。
这就是陆游和唐婉关于沈园的故事。
关于陆游与唐琬,一般的说法是:陆游初娶舅父唐闳之女唐琬,婚后夫妻相爱,而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自己的侄女,陆游迫于母命不得不与唐氏离异。离异后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据说在一次春游中陆游与唐氏及其后夫士程邂逅于绍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唐氏得后夫同意,遣人送酒馔致意,陆游感于前事,遂题此词于沈园壁上。唐氏在沈园与前夫会晤之后,不久便抑郁而死。
以上情节来自宋周密《齐东野语》,查其中却有失实之处。因为唐闳为鸿胪少卿唐翊之子。陆游有舅父六人,但其中并无唐闳(详见拙著《宋词选语义通释》附录二《陆游<钗头凤>词若干问题质疑》所引宋王珪《华阳集》卷三十七《唐质肃公介墓志铭》)。陆游与前妻唐氏自然也不是表兄妹。但据宋代诸家笔记所载,陆游与前妻唐氏在一次春游中于沈园相逢,晤谈之后而作此词。
求围观讨论:@卫国斗士 @潦勋 @zibuyu @若水Ah @馥雅馨韵 @石瞒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