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海快帆 于 2013-10-24 09:58 编辑
拥有山海资源、历史遗留、商贸优势的涵江,天生一副大户人家“小姐”的身姿,可是迷失了历史性的十年之后,偏偏是“丫头”的命。。如何扭转,帆哥认为其中有两点很重要,丢一块砖出来,闲聊一下。。有兴趣的网友,也见仁见智、弄一点玉出来吧 。。
弱化农村势力
涵江强大的农村势力制约了城区格局、城建发展的整体规划。。塘头村紧靠城区东边,很大的一片,一条环城路穿过塘头,花了足足 10 年的时间,部分路段还变成了不足 2 车道的“村道”,更不要说这一大片的改造了。。于是,向东方向很难伸开手脚。。 向南,向三江口港(涵江港的主体)方向,哆头村横亘在这里,这一大片紧邻涵江港,是打造临港产业、提振涵江经济的理想之地,但这边的地皮要动起来绝对没那么简单。。 向西方向其中的北线一侧,码头村屹立在这里,曾经因为环城路的建设,以及 2 家工厂的进驻,折腾出不少事情。。
官方“投鼠忌器”之下,也就只能做些类似塘北、顶埔改造,以及“见缝插针”的开发,和跳跃式、小连片的规划。。这样子,涵江的整体城建格局就受到影响。。所以,“三头”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
资本整合
没有资本的推动,一座城市或一个区想要发展是不可能的。。单靠自身财政积累或市里划拨,是不够的。。所以,资本的整合和引进对涵江来说至关重要。。 一是民资。。商贸发达的涵江,经过这么多年的积淀,民间资本是强大的。。但民资如何参与进来涵江的建设,却很迷茫。。商业城曾经有几家大户,想各征 10 多亩地来做仓储,或征一些地做多元化发展,批不下来。。激发、引导、整合庞大的民资来参与城建,对涵江的意义不言而喻。。
二是外来资本。。涵江的商贸、工业都有相当基础,某些行业还形成产业链。。这样吸引外来资本就有了起码的基石。。大型企业,大型房企的进驻,对提升涵江的城建层次、城市格局,经济发展无疑是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