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11514 | 回复: 2

市经贸委主任王加林专访

[复制链接]

2305

主题

1245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423

原创先锋奖终身荣誉奖

发表于 2010-7-28 09: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专访市经贸委主任王加林

  培育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推动生产要素在产业、区域间的流动、重组、融合,提高社会经济有限资源的综合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莆田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就湄洲湾港口城市产业的发展与选择等问题对莆田市经贸委主任王加林先生进行采访。
      
  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也形成了若干个产业集群,请王主任介绍一下我市现有产业状况及特点。
      
  答:好的。全市鞋服、林产加工、食品、电子信息、化工、能源、机械制造、工艺美术等八个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09年八个产业集群共实现规模以上产值907.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94.6%,产业集聚度进一步增强。
      
  莆田拥有协丰、华丰、三路、鑫龙等一批可制造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世界级名牌鞋子的企业,我市已成为全国第二个、省内首个“中国鞋业出口基地”。
      
  纺织服装行业中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棉休闲面料染整开发基地企业,同时,才子服装、卡朱米羽绒服、金威服装、云敦衬衫等一些企业和品牌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食品产业是莆田工业经济的第二大产业,英博雪津、天喔食品、东南香米业、闽中有机、佳腾食品是莆田食品产业的核心企业。雪津啤酒已成为国家大型一档啤酒生产企业,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今年4月份在新加坡成功挂牌上市。

  电子信息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莆田高新技术园区已成为占国际市场份额60%的电子计算器生产基地和占有全国11%的中小型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
      
  以无刷电机、制动蹄块、活塞环、刀模钢、金属制罐、摩托车发动机盖体以及中大型钢铁铝铸件等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其细分产品在全国均拥有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年产100万吨鞍钢冷轧钢板即将形成产能,将为汽车、家电生产以及高端电工产品提供广阔的需求市场。
      
  能源产业是我市新兴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72万千瓦的湄湾火电厂、LNG燃气电厂一期4*35万千瓦和南日风力发电场的建成投产,以及后续的项目建设将使莆田形成包括煤、气、风在内的多品种电力能源结构。
      
  问: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我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目前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那么在众多央企投资我市的港口、码头、产业设施等基础设施后,莆田未来产业空间布局的原则是什么?具体的思路呢?
      
  答:以轻工业为主的发展方式,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低碳的、绿色的、节能的环境,也为湄洲湾港口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未来湄洲湾港口城市的产业布局必须以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为前提,突出重点区域,优化空间布局,共享优势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构建各功能分区科学分工、特色明显、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和谐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莆田东南部的沿海丘陵台地濒临湄洲湾,位于我市常年东北风向的下方向,是构筑临港重化工业的理想之地;中部平原盆地,依山面海,莆田境内主要河流木兰溪横贯其间,风和日丽,人居环境优越,是莆田现有人口的聚集地和经济、政治中心,也是今后较为理想的居住地和第三产业发展用地;西北部山区山高林深,雨水充沛,风光旖旎,适宜于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
      
  问:按照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规划,莆田将来重点发展的新十大产业有哪些?
      
  答:按照市委确定的“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立足莆田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莆田未来将以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及海峡两岸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全力提升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临港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将轻工业、电子信息、纺织业、石化、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新能源、物流业和创意产业等培育成为莆田未来“新十大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大幅度提高区域产业综合竞争能力。
      
  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将来或者说是“十二五”期间针对我市新十大产业的工作着力点在哪里?
      
  答:可以从六个字来形容。一是提升。即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目前,我市的主导产业群普遍存在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的问题。在鞋服、食品、电子、工艺美术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要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手段为基础,以研究开发、集成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加速我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步伐。二是培育。即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鼓励并扶持石化、钢铁、光电、新材料和精密机械、大型装备制造等现代技术资金密集型新兴产业的主导发展,赢得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三要发展。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要依托湄洲湾大型码头群和铁路、高速公路,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湄洲湾现代物流园区,使之成为辐射海峡两岸大型铁矿石、油品、煤炭、木材、建材等重要生产资料集散地,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2305

主题

1245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423

原创先锋奖终身荣誉奖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09: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最后,想问王主任,针对湄洲湾港口城市产业的发展,您认为具体的对策措施有哪些?
      
  答:我想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考虑。
     
   一是园区。产业园区的建设、升级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出路。要把园区建设成促进产业集群向专业化分工、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高端发展的平台。特别是全面推进东吴石化园区、石门澳工业园、LNG产业园、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及太湖工业园区、灵川工业园区、枫亭工业园石化中下游基地等环湄洲湾北岸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提升、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是项目。瞄准重大财团、关注央企动态,研究产业延伸领域,分析央企在莆布局的契机,把握投资机遇,完善和提升湄洲湾港口城市产业的“核”心吸引力。
      
  三是人才。吸引专业人员、高管人才等到企业任职、兼职,形成高级人才柔性流通,完善企业发展的人才供应链,将培养和引进优质的人力资本、构建合理的创业人才梯队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步骤,并为创业人员提供充分的创新、创业自由度。
      
  最后一个是环境。在持续完善政策环境、金融环境、人才环境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生活环境、用工环境、产业配套协作,进一步提高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意识、效率和水平。

1213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一等元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莆币
1129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

QQ
发表于 2010-7-28 11: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爆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