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7604 | 回复: 5

今天是5·12一周年了

[复制链接]

25

主题

178

帖子

6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莆币
5
发表于 2009-5-12 09: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过得飞快,死者已矣,大家应该经常关注一下幸存者们的生活状况!

有心人留下祝福!

{23-52}

26

主题

110

帖子

26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0
发表于 2009-5-12 09: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21-6} 逝者安息,生者祈福。

2236

主题

566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10

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发表于 2009-5-12 09: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周年:拒绝伪人文关怀

在5月12日这个特殊日子,祭奠专刊在各媒体铺天盖地而来,其情之深,令人感怀。

    然而在这当中,也有个别媒体把揭示灾区的伤痛作为祭奠主调,断壁残垣、阴森街道被细致描绘,歪歪斜斜的危房成为抒情的道具,更有媒体用细腻笔触记叙:下午2点的阳光直射下来,空荡荡的城里,由于没有了人气,显得格外静谧阴森,一颗“人头”滚落路边,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定睛细看原来是个塑料模特头……(5月11日《新周刊》)这明显是以猎奇手法渲染恐怖了。

    这不啻于把灾区民众结痂的伤口撕开,以展示报道者所谓的“人文情怀”,这种一味展示伤痛的祭奠,并不是灾区民众需要的。不少灾区民众是不忍、也不愿提及痛心往事的。5月11日《长沙晚报》报道了许多灾区学子的情况,有40%左右的灾区学子拒绝采访,他们大多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平静,不想晒悲伤。”对那种过度渲染的采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一厢情愿式的伪人文关怀,已成为很多灾区学子的情感负担。

    灾区民众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脆弱,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迫切需要晾晒不幸。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比我们这些“多愁善感”的局外人坚强多了。学术超女于丹就讲了一个她亲历的事:从去年地震发生后到来灾区之前她每天都穿黑衣服、灰衣服,连白的都没穿过,但没想到到灾区的那天,她开始笑了,因为孩子们拉着她跳羌族舞蹈,教她说羌语———于丹不觉反问自己:这究竟是谁帮助谁啊?

22

主题

390

帖子

15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2
发表于 2009-5-12 1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伪人文关怀很不人文。更有许多媒体甚至公共组织公然弄起了迷信的作风,真是令人汗颜。

60

主题

609

帖子

15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6
发表于 2009-5-12 1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要只把视线放在灾区,社会上有许多更痛苦的人,真正的爱心不能只看到地震中受灾的人,中国还有许多可怜百倍的人。

116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二等元勋

Rank: 10Rank: 10Rank: 10

莆币
1025

金牌会员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发表于 2009-5-19 09: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的{11-12} {11-12} {11-12} 人死了活着的人开100多W的小车,捐个屁款,捐了去买NIKE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