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瞒芋 发表于 2014-4-15 12:31:29

【街拍萝苜田】寻找双茂隆,遥远的梦里水乡。

主题:寻找双茂隆
时间:2014年3月16日
地点:莆田市涵江区萝苜田
摄影:AMAN



石瞒芋 发表于 2014-4-15 12:31:59

本帖最后由 石瞒芋 于 2014-4-15 12:38 编辑

在李巷偶然碰到的一家制作灯笼小店,店主人制作灯笼的手艺是家传的,周围巷子里的灯笼多出自他手,特别是宫庙里的灯笼,此番手艺并不外传,所以会此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石瞒芋 发表于 2014-4-15 12:32:04

本帖最后由 石瞒芋 于 2014-4-15 12:43 编辑

店主人很随和,我在他破旧不堪的小店里听他絮叨了许久,拍下这些有趣的片子。我向他询问此地李氏宗祠,他说宗祠现在不对外开放。本是李氏后人聚居之地,经过数百年的变迁,现在有很多姓氏杂居此地。比如民国时候迁来盖起兴茂隆的徐氏,亦在此地生根开花。

石瞒芋 发表于 2014-4-15 12:32:10

本帖最后由 石瞒芋 于 2014-4-15 12:46 编辑

与改造后的前街相比,后街确实显得有些破旧不堪,不过正是如此,在后街还可以看到一些莆田已经消失的老门店,老店里卖的一些老古董,这些是否可以唤起你幼时的回忆。当然,后街出名的豆浆炒、阿球混沌,还有由爷爷、女儿、孙女三人组合的口福。也值得在街拍时候品尝一下。

石瞒芋 发表于 2014-4-15 12:32:16

本帖最后由 石瞒芋 于 2014-4-15 12:48 编辑

据说这是一座解放前夕盖起的房子,红砖大厝是当时的特色,而屋檐瓦片上的多肉植物,似乎也透露出一股年代久远的气息。

石瞒芋 发表于 2014-4-15 12:32:27

本帖最后由 石瞒芋 于 2014-4-15 12:49 编辑

徐氏双茂隆大厝建于1926年,由仙游籍富商徐启棋三兄弟共同投资约13万银元,先购地七亩,后请名师精心设计布局,历经数年建设,方告竣工,因主人经营商号叫双茂隆,人们便把大厝称为双茂隆。大厝由面阔九间的前座单层主屋、后座双层主屋及两旁长46米的双层护厝组成,中为大砖埕,占地面积28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布局奇巧,风格独特,用材考究,造型美观,为涵江市区内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住宅建筑,已列入莆田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石瞒芋 发表于 2014-4-15 12:32:43

本帖最后由 石瞒芋 于 2014-4-15 12:50 编辑

双茂隆外墙全部用规整马石扎基,基石墙上的外墙全面包砖,环埕院的基石墙全面作嵌肚雕饰,上部粘贴进口彩色花格瓷砖,二楼护栏和临河护墙用钢筋混凝土和铁艺装饰,廊檐的木构件则按传统图案雕饰、门窗亦多作彩绘,并刻上联句或诗词,环视大埕周边,各种精雕细绘的装饰,比如不同纹饰、不同色彩的当时荷兰进口的法兰瓷,还有镶嵌的几十幅石雕、泥质浮雕、木花格窗、诗扇门等装饰品,让后来者也惊叹不已。

石瞒芋 发表于 2014-4-15 12:32:54

本帖最后由 石瞒芋 于 2014-4-15 12:53 编辑

双茂隆的龙虎楼。是两边护厝的前部特地做成飞檐翘角的歇山式屋顶,它使整座大厝更显威严和壮观。想象着民国时期,这边的水还非常清澈,大厝那优美的外型倒映在河中,和内河里的溪船融合成一体,定然是一片涵江水上威尼斯绝美景色。比之周庄、西塘、或者乌镇,亦绝不逊色半分。

莆田稻草人 发表于 2014-4-15 12:33:01

本帖最后由 莆田稻草人 于 2014-4-15 13:05 编辑

你说,这些拍了,以后就是珍贵影像了

石瞒芋 发表于 2014-4-15 12:33:02

本帖最后由 石瞒芋 于 2014-4-15 12:54 编辑

萝苜田,又叫萝田。地名的缘由是此地人家喜欢在田地种满萝卜,甚是有趣。当地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涵江红砖大厝,最明显的特征是“红砖”和“燕尾脊”。爬上高处俯瞰整个红色建筑群,很有感觉。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街拍萝苜田】寻找双茂隆,遥远的梦里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