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之音 发表于 2013-12-31 15:49:05

仙游“索面”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也许为了雅化名称吧,现在本地人都把本地这种纯手工制作口感轻柔的线面叫成“寿面”或“手拉面”等比较文字化的名称。其实,它的真名还应该是我们土话叫的那个——“索面”。

  “索”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绳索”,因为索面就是整团面搓、拉出来的,就跟搓绳子一样,所以,民间长久以来口口相传都叫这个名称。而且,在方言中,这个“索”字可以是名词,就是“绳索”;还可以是动词,比如在“索面”前面加个“索”字,就变成了动宾结构,意思就变成了“加工索面”,这里的“索”字用得笼统省事,包含了搓、拉扯的诸种工序和动作。

  单从“索索面”这个词组就可以看出,它蕴含了厚重的地域化民间化文化成分,这不难看出这种手工业在本地的久远传统。虽然索面加工业并非仙游独有,但在仙游应该也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其实,传统仙游人的主食以大米为主,面食所占比例较低。跟小麦产区的人群相比,仙游人几乎不会加工手面,不讲究和面,不讲求劲道、口感。而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仙游人偏偏会加工索面这种集手面加工技术之大成的面种!

  小麦产区的人们很讲究和面,干湿度如何掌握,该揉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可以擀面,这些招数我们似乎统统不懂。然而,我们的前人却让这些食面族重重地栽了个跟头:原来面的筋道可以这么强,不擀不切,浑圆一团直接拉扯成线!这是他们所始料不及的……这就是索面的骄傲。

  古人说:索面一条心。诚然如是,索面与机面及米粉丝的出面原理完全不同,它的加工过程相当于把一团面搓、拉扯成一条几百米甚至上千米长的纤细面线。索面是民间常见的面食,更是用途极其广泛的礼仪面,接待客人、红白喜事样样不可或缺,有着“福寿绵长”、“夫妻一条心”等美好寓意。

  从十几斤甚至几十斤的面团,变成纤细均匀的面线,这期间肯定要经历多道工序,付出辛苦劳动,同时还要考量面粉质量、气候阴晴燥湿等因素……一句话,索面很难得,理想的索面更难得!


杀土猪 发表于 2013-12-31 15:50:49

每年春节吃过“索面”就意味着又长了一岁

啤酒弟弟 发表于 2013-12-31 16:00:46

这个就是艺术品了

骑着蚂蚁逛街 发表于 2013-12-31 16:06:00

:lol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16:06:18

大济和龙华的索面比较出名

飘飘欲仙 发表于 2013-12-31 16:15:34

长寿面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16:44:53

每年初一早和过生日的时候都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仙游“索面”那些不得不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