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96 | 回复: 3

莆田十大城市名片---兴化米粉

[复制链接]

128

主题

484

帖子

13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1-8-21 22: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田
北宋以来,一直为兴化(莆田)之著名特产。系用特等大米精制而成。
兴化米粉成为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现主要生产有兴化细米粉、银丝米粉、快熟米粉和粗条米粉等系列产品。兴化米粉,条细如丝,洁白如银,质佳味美,且耐储藏,便于携带,富于韧性,煮、炒、炸皆可,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家用、馈赠咸宜,是馈赠亲友和宴请佳宾之珍品,畅销国内外。
  相传宋治平间,兴化军(今莆田市辖区)主簿黎畛受命于朝廷。在兴化治水,营造木兰陂,好奇得力助手钱四娘因筑坡失败而投木兰溪身亡,黎畛临危不惧,前仆后继亲自主持工程。为了犒劳民
兴化米粉
工,黎畛把祖上传下的糙米粉加工手艺公诸于众,还大量生产米粉。   莆田人对米粉的吃法,一般有汤米粉和炒米粉两种,即把米粉加入本地的荤或素的佐料(如猪肉、鸡肉、蛋、香菇、虾肉、冬笋、葱、韭菜、芥兰菜等),煮熟就行,鲜嫩味浓。
基本类型
汤米粉
  是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简便小点和盘菜,以及招待来去匆匆的客人的点心。炒米粉除日常点心外,还是逢年过节及宴席上的一道乡土风味名菜,特别是中秋佳节“做秋”的家宴上,都有一盘炒米粉,雅称“炒银丝”。莆田涵江的炒米粉风味独特:米粉松韧,荤素俱佳,菜嫩味香。莆田涵江炒米粉曾荣获福建省1985年“地方风味名优小吃”称号。
葱头米粉
  是米粉加入用花生油炒的葱头、姜片和豆豉的“三合汤”,叫“葱头米粉”,是民间治疗感冒的家庭经济良方。
豆浆米粉
  就是豆浆煮米粉,是一种群众性的早点或早餐。可以到豆浆店去吃,也可以买豆浆带回家自己加米粉煮吃,还可以自带米粉到豆浆店去冲豆浆吃。如是吃豆浆米粉做早餐的,往往以油条、芋粿等油炸食物为佐餐。
豆浆炒米粉
  ,是以豆浆为汤,将米粉烫软加入调料拌匀,上笼蒸片刻后撒点花生米,浇些香椿油而成。具有米粉松软、香醇味浓的风味,经济可口,是城镇居民爱吃的一种夜宵点心或早餐,群众称之为“豆浆炒”。但“豆浆炒”的选料和制作颇有研究,如:米粉要选细而白的,炒熟后才能既松而软;花生仁要炒熟碾碎,葱要切成“葱珠”,香椿叶要洗净,晾干,用花生油熬成“香椿油”等。
插粉
  是以碎断的米粉(俗叫“米粉碎”)和碎断的线面(俗叫“面碎”)混和猪血、牡蛎、芹菜等佐料入锅合煮,滚沸时拌以溶解的地瓜粉煮熟。吃时放些油炸的花生米,经济可口,别具乡土小吃风味,俗叫“插粉”,又叫“月豆汤”。莆田涵江民间办家事时要吃“插粉”。如:办结婚筵的早晨要煮“插粉”分给邻居吃;年关“扫巡”后全家要吃“插粉”;大年三十日中午也要吃“插粉”等。   莆田涵江区梧塘镇东坡村的“大插粉”,是元宵民俗的一种独特美食。其配料精而严格,每锅(直径60公分的深锅)配有:线面(或米粉)、地瓜粉、牡蛎、猪血、大(小)猪肠、豆腐、蚕豆、冬笋、豌豆、芥兰菜、蒜青、“糖枯”(红糖拌猪肉)等12种,每种3市斤,俗称“十二个三的大插粉”。这种民间元宵时的“大插粉”,可能是全省之冠。编辑本段食品特点
  
兴化米粉加工
兴化米粉是莆田一大特产,明代就有米粉外销。产地以莆田县黄石镇西洪和清江两村为主,下棣、西利、惠上、惠下和渠桥乡樟林、洋埕等村次之,全市其他地方亦有零星的加工制作。米粉以上等黄尖米制作最好,制作须经过9道工序,过去用手工操作,现在多用半机械化进行制作。兴化米粉的特点,条细而匀,色泽洁白,轻松晶莹,煮炒易熟,汤干均可,饮食便利,独具一种风味。是群众喜爱的食品,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礼品。兴化米粉的销路很广,除本省各地外,销至广东、江西等地,目前产地工人到外省设坊生产销售,或被雇用代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美洲和欧洲等国家,深受海外侨胞的喜爱。

82

主题

3581

帖子

8838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19

论坛活跃奖

发表于 2011-8-21 23: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比刀郎更冲动 于 2011-8-21 23:05 编辑

为什么不找个生产环境好一点的地方拍呢,这样有可能起到反面宣传的作用

0

主题

286

帖子

42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0
发表于 2011-8-26 17: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很棒

111

主题

3229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莆币
2
发表于 2011-9-4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化米粉名扬海外
发帖爆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