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425 | 回复: 3

《湄洲岛总体规划》(修编)公 示

[复制链接]

65

主题

435

帖子

25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0-8-25 10: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  告
  市城乡规划局开展了《湄洲岛总体规划》和《湄洲岛风景区总体规划》(2010-2030)的修编工作,已完成中间成果,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广大市民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公示时间为2010年8月25日至2010年9月24日,网上登陆:http://www.ptghj.gov.con电子邮箱:csx3891199@126.com
     特此公告
                          莆田市城乡规划局
                          2010年8月25日

一、 战略目标、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目标
     围绕打造“妈祖圣岛、度假天堂”的目标,把湄洲岛规划为“朝圣岛、度假岛、生态岛”。
  (二)城市定位
     世界妈祖文化发祥地,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三)功能定位
     1、妈祖信俗的核心载体,世界妈祖文化的交流中心;
     2、以妈祖文化、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国际旅游度假基地;
     3、福建省对台合作交流基地之一;
     4、国家级生态示范基地。
  (四)发展目标
     1、经济产业发展目标:到203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社会文化发展目标:同步推进村庄改造与旅游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生活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3、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目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全面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茅,建成优美舒适的海岛型旅游度假环境,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
  (五)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六)规划规模
     1、游客规模:到2030年游客量达到710万人次。
     2、城镇人口规模:到2030年城镇人口达到3.5万人(2030年前有1万人外迁)。
     3、用地规模:全岛总面积18.83km2(包括五洲岛、沙滩和周围屿礁)。
     4、环境容量:年环境容量近期为1385.8万人次,远期为1678.3万人次。
二、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一)空间结构
     形成三大片区,即:妈祖朝圣区、生活居住区、休闲度假区。
     1、妈祖朝圣区:位于规划区北部,以祖庙山为核心。
     2、生活居住区:依托现状城镇中心,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在中部形成相对集中的生活居住区。
  3、休闲度假区:结合大量已批的度假酒店用地和村庄改造家庭旅馆,通过设置特色旅游项目,在规划区南部形成休闲度假区。
  (二)功能布局
  结合三大片区的空间结构和资源特色,形成“三大公园、六大组团”的功能布局。
莆田湄洲岛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jpg

65

主题

435

帖子

25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0: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公园”,即院北部朝圣公园、中部高尔夫公园、南部生态公园(东海卧佛园)。

  “六大组团”,即院五洲岛旅游度假区、金凤湾生态居住区、城镇中心区、假日海滩游览区、黄金海岸游览区、民俗体验区。1、北部朝圣公园院由妈祖朝圣区、庙前民俗商业街区、民俗文化村3个部分组成,是湄洲岛最重要的旅游景点。

  2、中部高尔夫公园院利用湖石果水库,形成以高尔夫运动、体育休闲、户外活动为主题的公园,为旅游度假增添新的活动项目。

  3、南部生态公园(东海卧佛园)院利用前范山良好的植被条件和植物园丰富的物种,结合园光寺、卧佛屿等景点,形成规划区重要的绿心。

  4、五洲岛旅游度假区院鉴于湄洲岛现状建设用地较为紧张,在岛西南部按世界五大洲的形式填海造地,以旅游度假为主要功能。

  5、金凤湾生态居住区院位于西海岸中部,以生态安置区功能为主。

  6、城镇中心区院是湄洲镇镇政府所在地,通过整合,打造以居住为主、旅游为辅,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中心区。

  7、假日沙滩游览区院包括莲池澳和北埭一动一静两沙滩,是湄洲岛东海岸主要的游览区。

  8、黄金海岸游览区院包括九宝澜黄金沙滩、鹅尾山养生度假区、国际会议中心,以发展度假、休闲、养生、观光的功能为主。

  9、民俗体验区院由台湾香客城休闲购物区和海岛乡村旅馆体验区组成,以休闲度假和旅游购物的功能为主。

  (三)、政策分区与发展指引(略)

  (四)、空间管制

  1、禁止建设区

  包括南部生态公园(东海卧佛园)、九宝澜黄金沙滩生态防护林等生态功能极其重要、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区内除必须的保护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任何工程设施。

  2、控制建设区

  包括高尔夫公园、西海岸生态岸线等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可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兼顾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区域。严格限制区内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尽可能避让、避免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

  3、适宜建设区

  包括湄洲城镇中心区、金凤湾生态住区、民俗体验区、旅馆业用地及五洲岛部分建设用地等生态环境敏感性一般、环境仍有一定容量、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区内可根据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合理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三、公共设施规划

  (一)、城镇区公共服务设施(略)
  (二)、旅游服务设施

  1、旅游服务体系

  分为旅游生活服务区、一级服务中心、二级服务中心和三级服务点四个层次。

  2、旅游接待床位规模预测

  至2015年旅游接待床位数为4393床;2020年旅游接待床位数为10314床;2030年旅游接待床位数为25244床。采取岛内接待设施与岛外设施相结合的接待方式,除酒店外,利用大量民俗旅馆提供住宿服务。

  四、居住用地规划

  停止审批个人建房,集约利用土地,推进村庄成片改造,促进村庄改造与发展旅游配套服务相结合;集中建设安置区,统筹布局居住配套服务设施。保护生态系统,提升湄洲岛整体居住环境品质。

  五、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保留并扩容改造现宫下轮渡码头,分设游客和居民两个停靠和出入口,有效分离岛上游客与居民,提高运送游客能力和速度;另在宫下轮渡码头北部预留一轮渡码头,作为远期增设航线使用;在南部鹅尾山公园西侧海湾增设一处游轮码头。

  (二)交通转换枢纽

  1、为保护湄洲岛生态环境,保持岛上宁静、安全的旅游气氛,要求车辆进岛后集中停放,尽可能换乘电瓶车等无污染的公共交通工具。

  2、转换枢纽主要以旅游车辆停放与电瓶车换乘为主,结合港口码头进行布置。

  3、针对交通量的两种不同特征,结合南、北码头布置两个交通转换枢纽。

  (三)内部交通

  1、交通体系

  建立以电瓶车为主,以非机动车、步行为辅的交通体系,逐步减少岛内机动车的数量。

  2、路网结构

  以现有路网为基础,适当延伸加密,形成方格网式与自由式相结合的路网结构。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级别院主干道红线宽度24米;次干道红线宽度18米;支路红线宽度12米。

  3、交通组织

  设置二级转换中心,分级组织岛内交通:一级中心为北部妈祖片区与南部旅游片区的转换枢纽,并作为电瓶车停放点;二级转换中心位于各个旅游功能区的入口处,作为各区内部交通的转换点。

  4、交通设施规划

  (1)停车场规划

  除南、北两处转换枢纽可作为电瓶车和进岛外来车辆停车场外,在台湾香客城东南部设置电瓶车检修场站、停车场;城镇居民停车以各类用地的配建停车为主。

  (2)公共交通

  严格限制岛上居民及单位购置机动车辆的数量,鼓励以公共交通作为主要交通出行方式。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在岛上设置公交车线路,公交车辆选用环保节能型。


  六、绿地系统及景观风貌规划

  (一)、绿地系统规划

  通过山林绿化、滨海绿地、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及林地等多种形式的绿化,构建生态良好、主题突出的绿地系统,使全岛形成以绿色为背景的区域绿化景观界面。

  (二)、景观风貌规划

  1、规划原则

  (1)保护、延续和发扬湄洲岛独具特色的景观特色,完善具有妈祖文化特征的景观风貌,注重高品质景观风貌塑造,提升湄洲岛旅游整体景观形象。

  (2)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风景资源条件,融合山、海、绿树、岸线等自然景观要素与妈祖文化的整体关系,创造吸引游客公共活动的游憩空间系统。

  2、景观道路

  包括湄洲大道、环岛西路、环岛南路、环岛东路。主要景观道路两侧应各设五米宽以上的绿化带。环岛南路、环岛东路、环岛北路上只允许通行内部游览车辆及应急车辆,尽量保护东部的景观和旅游度假区的环境。

  3、制高点控制

  确定祖庙山、大山鼻头和鹅尾山为湄洲岛上的三个制高点,要求对这个制高点进行重点景观处理,并以此为参照点对整岛建筑高度进行分区控制。

  4、高层引导与控制区

  建筑高度的控制遵循依山就势、城山交融的原则,建筑尽量不超过山体高度的2/3,留出山体的自然轮廓线,在没有山体背景的地方突出建筑物高低起伏的轮廓线。

  (三)、岸线及海域利用规划

  1、岸线规划

  将湄洲岛岸线按功能分为四种类型,即院交通岸线、观赏性旅游岸线、娱乐性旅游岸线和观景生活岸线。

  2、海域分区

  划分为工程用海区和海上旅游区两类。西侧近海区划为工程用海区;东侧、南侧近海区划定为海上旅游区。

  七、综合防灾规划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采取先进的科技手段及社会防范措施,加快建立和健全岛内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完善综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优化岛内生命线系统的防灾性能,提高湄洲岛整体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

  八、分期发展指引

  (一)、近期建设目标

  完善岛上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湄洲岛的环境质量加强全岛绿化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明确界定城镇建设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的用地范围,突出妈祖文化特色,严格控制居民建设用地,有效制止和杜绝各类不利于风景资源保护的活动,使湄洲岛成为福建省沿海最具影响力的朝圣、观光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中、远期发展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生态监测工作,提高全岛的绿化水平和森林覆盖率,加强旧村改造建设工作,优化全岛用地布局结构,建设高档度假区,加大全岛旅游开发用地比重,进一步配套完善旅游度假设施,弘扬妈祖文化,使湄洲岛成为全世界妈祖文化的中心,成为国际著名的海岛型度假胜地。

  九、实施保障措施(略)
莆田市湄洲岛总体规划修编.jpg

75

主题

634

帖子

4109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14
发表于 2010-8-25 1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要任务就是把入岛费给取消掉,学学人家鼓浪屿。不然在怎么发展也留不住人群的。

13

主题

269

帖子

1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0-8-25 1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票,贼的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