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开一下 发表于 2023-10-24 15:38:05

大师不怕胖,妙笔可生肉!

秋天是个多情绪的季节也是个养(长)生(肉)的季节我们总能在这个季节中体会到其它季节不曾体会到的美食情感 这种感情除了融化在口舌之间还跳跃在文人墨客的笔下 汪曾祺《肉食者不鄙》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问题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而且烤本身就是个乐趣。 唐鲁孙《酸甜苦辣咸》“'天福'的酱肘子,不但煮得极烂,由于多年老汤关系,咸淡松烂,有肥有瘦,非常入味。放学回家正是饥肠辘辘,食欲最强的时候。'天福'对街'宝元斋烙'的叉子火烧正好刚刚出炉,热火烧一夹肥瘦适当的酱肘子,肥的部分见热就化了,咬一口顺着嘴流油。” 梁实秋《雅舍谈吃》“那一锅汤是骨头煮的,煮得久,所以是浑浑的、浓浓的。馄饨的皮子薄,馅极少,勉强可以吃出其中有一点点肉。但是佐料不少,葱花、芫荽、虾皮、冬菜、酱油、醋、麻油,最后洒上竹节筒里装着的黑胡椒粉。” 老舍《离婚》 “自火锅以至葱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的……肚子里有油水,生命才有意义。他的口腔已被羊肉汤--漂着一层油星和绿香菜叶,好像是一碗想象的,有诗意的,什么动植物合起来的天地精华——给冲得滑腻,言语就像要由滑车往下滚似的。” 陆文夫 《吃喝之外》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鱼还没吃呢,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两斤。”  两斤黄酒,一条鳜鱼,面对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两个钟头。 林语堂说:“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烧鹅、越鸡、鲞冻肉,酱菜、汤包、核桃酪......本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些文人笔下所有的美食都尝一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师不怕胖,妙笔可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