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16916 | 回复: 23

[原创观点] 涵江尚书公园文化诉说的寓意!

  [复制链接]

128

主题

2164

帖子

58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1

论坛活跃奖

发表于 2021-3-14 20:4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传统文化~广深奥,不易懂~如果一个人不会说本地话,有赌博不良嗜好。是否与传统文化的缺失有关呢?

关于涵江尚书公园其尚书是谁? 从官方档案与莆田县志记载核对,及考古鉴定看:八九不离十是——林尧俞!就缺块墓志铭盖棺定论了!

林尧俞明末尚书历史真实人物,省、市、区三级文献档案都有记载。

从已公开史料人物事迹及折射的文化:我个人看法的是:林尧俞和魏忠贤并无过节仇恨,只是同事一场有公事打交道的。林并不是东林党人。在其礼部尚书任上,也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潜行修书并无空闲参与党争!其仕途从一而终,官无论大小表现出一个文人官范~  
也许他这样的秉臣,容易受阉党、东林党拉拢~但其并无所动。尽管有时做出令魏忠贤不悦之事,但比起东林党人。也并无锦衣卫等找他。。。加之他本就不爱做官,所其顺利退出官场告老还乡,结友吟诗参与公益伴乐一生,得已善终!

给后人留下的文化寓意:无论从事何种行业职业,都要矜矜业业、安份守己、恪守本职,奉献国家和社会!至于是否栋梁之才?千秋功业?留给后人去评说!
Screenshot_20210313_205701_com.ss.android.article.lite.jpg
Screenshot_20210313_205701_com.ss.android.article.lite.jpg
Screenshot_20210313_205701_com.ss.android.article.lite.jpg
Screenshot_20210313_205701_com.ss.android.article.lite.jpg

128

主题

2164

帖子

58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1

论坛活跃奖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21:0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涵江尚书公园是为林尧俞这么个历史人物而建!
那尚书是官,也是文官。也就是说他先是个文人,通过科举考试再做了官。林本人也不爱做官。所以就把林尧俞看作文人吧!

从涵江尚书公园,公示的2~5场景模拟图:

古建筑厝顶:正脊+左右两侧2垂脊构成双坡面。符合涵江本土厝顶结构。建筑厝顶材料:青蓝色合成硅瓷片+圆柱体压鱼麟面/取代涵江本土红砖压瓦片鱼麟面。

墙面:外观看跟本土的底石基+红砖间隔墙+白灰包裹土格墙很像!

再从厝顶侧面看:衫木梁呈3角形穿透墙体,当然有梁就有柱。这也符合涵江本土的穿斗梁柱体结构+延伸出山墙,两垂脊坡线形似悬山体——悬山顶。梁柱间是否雕花,斗拱目前从模型图上还看不出来。但图上有清晰的本土古建筑——门詹(书卷)

古建筑地底面下:对我这种业余初级古建筑爱好者来说:本土古建筑地底面下承载着建筑面上所有荷重量。是否打地基?地基材料是?始终是迷。。。也不知道这新建的古建筑是?地基关系到减缓地震拉挤破坏,还有排水。。。
IMG_20210313_112444.jpg
IMG_20210313_112444.jpg
IMG_20210313_112444.jpg
IMG_20210313_112444.jpg
IMG_20210313_112444.jpg
IMG_20210313_112444.jpg

128

主题

2164

帖子

58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1

论坛活跃奖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21:1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涵江尚书公园2~5场景模拟图:方位布局。

从整个建筑区所处的公园东南方,按照涵江这边盖古厝习俗第一步就是:择地。是要请地理老师来看方位,这东南向。。。刘大师应该知道吧!

从这片建筑布局看:从正面的大门坦进去,中间放一个正方形口子,有点像走进北京四合院的感觉。前面那座3间厢应该是主房,东,西两护厢厝应该是厢房,靠南边湖园路一侧倒排房。

只不过涵江这边夏季多为台风,暴雨。而且又潮湿炎热。这四合院的院子又是平地紧挨着建筑,如果下雨暴雨,如何排水?地下水无及时排走水也会涌上来。。。

还有这屋顶封闭,通风透气好么?
IMG_20210312_120501.jpg
IMG_20210312_120501.jpg
IMG_20210312_120501.jpg
IMG_20210312_120501.jpg
IMG_20210312_120501.jpg
IMG_20210312_120501.jpg
IMG_20210312_120501.jpg
IMG_20210312_120501.jpg
IMG_20210312_120501.jpg
IMG_20210312_120501.jpg

128

主题

2164

帖子

58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1

论坛活跃奖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21:2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涵江古厝建筑,无论杨氏民居,顺茂隆等。。。在古厝的外面空地,都保留一块红砖空地叫埕头。大门坦有石阶,垫高建筑与地面高度差。走进里头还有内埕。建筑石阶上去垫高,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还有屋顶架木条叠堆瓦片再压上砖头黏上防水黏料。缝系使屋内透气通风,不闷热~双坡面减缓强风力又使雨水快速下排。木质梁柱间的榫卯斗拱减缓地震破坏!还有天井和天窗又保证了厅前、厢房的采风和透气~

我个人认为涵江古建筑工艺技术比较牛的地方:一、排水系统完善。二、天井和木条瓦片双坡面运用,保证一定温湿度,空气循环流通,通风凉爽舒适,仔细研究起来,也是门学问哪!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IMG_20210312_150807.jpg

128

主题

2164

帖子

58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1

论坛活跃奖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21:3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景观:这是涵江江口的囊山慈寿寺内的寂静园的竹林园与涵式建筑的搭配,竹林与古建筑是天生一对搭配!寓意为:高风亮节是文人雅仕的专用,非常适合涵江尚书公园。当然有人说,这种园林见多了毫无创新,审美疲劳之类的。那可以不用观赏竹。可以换成涵江本地的高架竹。
IMG_20210313_103113.jpg
IMG_20210313_103113.jpg
IMG_20210313_103113.jpg
IMG_20210313_103113.jpg
IMG_20210313_103113.jpg
IMG_20210313_103113.jpg
IMG_20210313_103113.jpg
IMG_20210313_103113.jpg
IMG_20210313_103113.jpg

128

主题

2164

帖子

58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1

论坛活跃奖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21:4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架竹(3~5)米,竹竿比较粗。把亭子,古建筑包裹其中,显得若隐若现。既无审美疲劳,又不失古朴典雅~
IMG_20210313_115449.jpg
IMG_20210313_115449.jpg
IMG_20210313_115449.jpg

128

主题

2164

帖子

58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1

论坛活跃奖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21:4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要塑造一种雅静的园林,就这3种绿植:松、竹、梅~其他的俗树俗花无法替代。这是寺里的松与涵式古厝的搭配。四合院里种几棵松也是不错的!
IMG_20210313_105014.jpg
IMG_20210313_105014.jpg
IMG_20210313_105014.jpg

128

主题

2164

帖子

58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1

论坛活跃奖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21:4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尚书公园古建筑内布局:有关文人的笔墨纸砚,书架,明式条案肯定是少不了的。。。参考:长物志,陋室铭。这是涵江囊山慈寿寺寂静园房里布设:一张莆式条案,一盆花,拉帘,雅静~希望涵江尚书公园多参考,也可以去黄璞故居里面多参观。把文人雅士内心世界的雅致体现出来!
IMG_20210312_152623.jpg
IMG_20210312_152623.jpg
IMG_20210312_152623.jpg
IMG_20210312_152623.jpg

84

主题

1756

帖子

4099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18
发表于 2021-3-14 21:5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写信给有关部门反应,建啥都用新中式,能不能用莆仙风格的建筑,搞得红砖厝成闽南独有了

128

主题

2164

帖子

585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1

论坛活跃奖

 楼主| 发表于 2021-3-14 21:5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希望大涵江本土的80、90、00后能多出几个对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由其是各行各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这样政府才会重视涵江~切不可学莆田搞阿冒!

我们涵江人身上流躺着高贵的人格血脉!为打造涵江的美好未来一起努力,拼搏,加油!
IMG_20210312_155410.jp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