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查看: 43944 | 回复: 28

[网友热议] 涵江发展二十年:曾经落寞的“小上海”正在雄起!

  [复制链接]

57

主题

295

帖子

21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20-7-23 1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城市打猎人 于 2020-7-23 11:19 编辑

涵江发展二十年:落寞的“小上海”正在雄起!

“综合改革开放实验后,原本被称作“小上海”的涵江忽然陷入长达近十年的发展停滞期。十年后,涵江才终于走上城镇化道路……是什么原因让涵江发展停步?涵江未来又能否重新雄起?
微信图片_20200723105050.jpg


涵江市场旧照
1982年8月13日,福建省政府决定在涵江区进行改革开放综合实验,赋予涵江区在莆田市领导下相当于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改革春风吹拂下,涵江茁壮生长着。三年后,全区共有乡镇企业10267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亿。

微信图片_20200723105058.jpg
涵江百货旧照
经济发展不到两年翻两番,“涵江速度”令人惊叹。有乐观者估计,照这样个势头发展下去,相信“小上海”迟早会成为“大上海”。
可谁也没有料想到,2000年后,涵江的发展逐渐停滞。
微信图片_20200723105110.jpg
涵江供销社旧照
原先的领跑者停下脚步,被后来者追上,并超越。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逐渐变得冷清,新潮的建筑被年轻人看作老土,歌舞升平的黄金岁月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在深夜时分清醒的商人。
十年,涵江的发展几乎停步近十年。提及这十年时间,涵江人无不感到痛心惋惜。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全速前进的涵江慢下步伐?这个问题的答案,困扰着无数涵江人。

微信图片_20200723105119.png
三江口
早年,涵江一直被看做是一个工业化的城镇。在涵江的黄金时代,这片752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大小厂,制造业发达,外来人口密集。三江口更是建有500吨级石油码头和300吨客运级码头,年吞吐达25万吨。
“涵江速度”很快,但时代发展的速度更快。
谈及停步的十年,涵江人小吴叹气:“没能赶上时代的快车。”
微信图片_20200723105125.jpg
涵江商业城
2002年的时候,中国第一条高铁建成,“西部开发”成为热门高频词。中国内地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工作岗位。
不知不觉间,工厂开始往内地迁移,沿海的制造业受到一波强烈冲击。
而作为莆田制造业代表,涵江自然损失惨重。除了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关停外,随之而去的是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鉴前、石庭、江口、梧塘的大小街道不再挤满外来的打工者,涵江旧骑车站流动人口一天比一天要少。到最后支撑涵江地区消费的,基本都是本地人。失去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涵江,发展速度自然变得缓慢。
然而,沿海制造业的瓶颈并不是涵江发展停滞的唯一原因。



2005年开始,莆田市区的房地产经济和第三产业开始迅猛发展。随后几年时间里,西天尾和黄石也开始城镇化,建设了一批高档楼盘。
在当时,涵江GDP贡献占全市百分四十以上,完全具备城镇化的能力,也有条件进行大规模楼盘的楼盘开发。
微信图片_20200723105151.jpg
大地画板-涵江
但不知为何,涵江并未搭上这班快车。于是,涵江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莆田市区高楼林立,房价一路走高,盖起一座又一座的商业综合体。等到缓过神来,“小上海”之称已成为历史。
十年时间,日月换新天。十年时间,痛煞涵江人的心。
好在,停步只是暂时。
意识到落后的涵江很快找对发展方向,并努力迎头赶上。而原先的主题“涵江速度”,也变成为“涵江雄起”。
微信图片_20200723105157.jpg
2013年,亿发纸厂准备搬迁,华永刚刚拿地,保利城准备启动。2015年涵江公园改造接近尾声。2016年第一家沃尔玛开张,同年保利城已经开发到三期。2017年,4.1公里的莆涵大道全线贯通,涵江与莆田距离只有十分钟。2019年,涵江水韵天城商场开业……
微信图片_20200723105208.jpg
2010年到2020年,又是一个十年。
在这段时间里,涵江走上快车道,完成蝶变。2019年莆田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95.39亿元。荔城区565.79亿元,排名第一。涵江区545.22亿元,位列第二。
微信图片_20200723105213.jpg
涵江城北新城
“雄起”时下仍是涵江发展的主题,未来还会有10公里、10 车道的莆阳大道、F2城际铁路等城市、城际交通路网陆续串联涵江,帮助涵江实现城涵一体化的梦想。
“风光小吴越,财货甲章泉”,经历二十年潮起潮落,相信跟上时代步伐的涵江必将雄起,重新赢回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点评

zhenshan0594 你根本就没看到别人的家的规划是怎么样的,下个10年涵江连荔城的尾气都吸不到!  发表于 2020-7-23 12:54

0

主题

41

帖子

23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莆币
0
发表于 2020-7-23 13:1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shan0594 发表于 2020-7-23 12:53
被害20年了,荔城区还没有吸够吗?我想问下莆田的领导,涵江要落后荔城多少你们才满意,涵江一个区的发展 ...

涵江不行自己不去找原因,天天说人吸血有意思

267

主题

556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68

原创先锋奖论坛活跃奖终身荣誉奖

发表于 2020-7-23 12: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京东京 发表于 2020-7-23 11:51
被害妄想症吧,哈哈哈

被害20年了,荔城区还没有吸够吗?我想问下莆田的领导,涵江要落后荔城多少你们才满意,涵江一个区的发展要排在你们荔城区哪个镇之后你们才满意?

59

主题

2008

帖子

894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18

论坛活跃奖

发表于 2020-7-23 11: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2年8月13日,福建省政府决定在涵江区进行改革开放综合实验,赋予涵江区在莆田市领导下相当于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呵呵,@楼主,看看这句话,有没搞错?你作为写手,工作很不认真滴~~

62

主题

385

帖子

26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2
发表于 2020-7-23 11:1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去的十年再也回不来了

57

主题

295

帖子

21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1: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水怡凝 发表于 2020-7-23 11:16
”1952年8月13日,福建省政府决定在涵江区进行改革开放综合实验,赋予涵江区在莆田市领导下相当于地市一级 ...

1982年涵江获得综合改革试验地

113

主题

655

帖子

5382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76
发表于 2020-7-23 11: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人都很淳朴

62

主题

385

帖子

26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2
发表于 2020-7-23 11: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80年代初,一个大领导去厦门路过涵江新港看到两旁红瓦房及鳗鱼养殖地,特地下车驻足考察。一年后涵江就雄起来了。

44

主题

2200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8Rank: 8

莆币
26

金牌会员奖

发表于 2020-7-23 11: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涵江又雄起了 ?这是骗人来涵江买房子的节奏吧 ?楼主自己都说了:“鉴前、石庭、江口、梧塘的大小街道不再挤满外来的打工者,涵江旧骑车站流动人口一天比一天要少。到最后支撑涵江地区消费的,基本都是本地人。失去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涵江,发展速度自然变得缓慢”。
高物价,高房价,公交高票价,工资倒是不高,这怎么能让外地人留下来呢 ?好不容易争取了个“湄职院”落户涵江区,可是“湄职院”的公交车都是去莆田市区的,居然没有一路是直通涵江城区的。要说涵江又雄起了 ,恐怕短期是不大可能了。

57

主题

295

帖子

21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1:4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雨 发表于 2020-7-23 11:38
涵江又雄起了 ?这是骗人来涵江买房子的节奏吧 ?楼主自己都说了:“鉴前、石庭、江口、梧塘的大小街道不再 ...

一方面涵江今明两年着重发展城北、大学城逐步实现一体化,另一方面涵江已在大力招商第三产业和壮大第二产业。

336

主题

802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莆币
314

论坛活跃奖

发表于 2020-7-23 1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雨 发表于 2020-7-23 11:38
涵江又雄起了 ?这是骗人来涵江买房子的节奏吧 ?楼主自己都说了:“鉴前、石庭、江口、梧塘的大小街道不再 ...

被害妄想症吧,哈哈哈

0

主题

323

帖子

3477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3
发表于 2020-7-23 11: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京东京 发表于 2020-7-23 11:51
被害妄想症吧,哈哈哈

好像已经被害了二十年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