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桔子在南 于 2020-6-10 16:48 编辑
左手握榔头,右手持钳子,在光线昏暗的小屋内,将一烧红了的铁块放在铁砧上,锤子落下的刹那间,火星绽放……
一间堆满铁器的店面内,一名50岁左右的妇女正在店里忙碌地敲打着手里的铁器,她,就是陈荣珍。 莆田为数不多的女铁匠之一,年轻时从外地嫁到莆田后,帮助身为铁匠的丈夫打铁,由此入门,至今已打铁30几年了。
陈阿姨的店铺位于嘉庆路与兰溪街交叉处,这一带正在拆迁,挖掘机的隆隆声时不时天上传来,把阿姨铁锤的敲击声淹没。
我到时,阿姨正在工作间忙活,炉火熊熊,火花四溅,弹簧锤砰砰直响。阿姨穿着黑色的运动长裤和运动鞋在高温下走动,对着高温的火炉口工作的她,时不时要掀起身上的围裙擦汗。
短发,手掌粗糙,不加修饰,像个汉子,唯一身上的红色格纹衫,看得出她是一名女打铁匠。
有句俗话叫: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铁铺更多的只剩下一些加工的活了,加工这样一根铁件收5元加工费。
陈阿姨掰着指头算铁匠一年的生活日程:365天,每天10至12个小时,对着滚烫的火炉敲敲打打,被烧伤砸伤是家常便饭。
30多年,每天敲打500多下,也有540多万锤了,这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坚持的。常年艰苦的打铁生活已经让丈夫的身体有些吃不消,渐渐的从打铁铺的工作台上退了下来,陈阿姨便一人单独接手了这家店。
在阿姨的眼中,人生就像打铁,经历日日夜夜的高温打磨后,才会有平滑的光泽。年轻时,他们夫唱妇随,勤劳踏实,凭一双勤劳的双手把家庭生活打理的很美。
虽然现在手工打铁的活计越来越少,赚钱也难了,但她仍然热爱这个传统的手工艺,每天打铁工作不断,平凡幸福的生活着。
如今嘉庆路的老铺马上就要拆了,陈阿姨只能从市中心往城郊撤离,在公交南站对面租了个小门店,出于成本的考量,阿姨决定将加工打铁的活挪拿回华亭老家做。公交南站的店铺以后就由丈夫接手,负责接活,给顾客取送件,她则在家打铁加工。
“能多做一天是一天,不想给孩子大压力”陈阿姨说,要是哪天做不动了,就把店关了,专心在家照顾孙女。
曾经熟悉的打铁匠,如今已随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远去,不久的将来,这样传统老手艺面,可能将只存在于一代人的记忆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