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故事
枫亭
一个有故事的城镇
也是莆田最早的一个驿站
当年的繁荣超过仙游县
枫亭不仅仅环境优美
更是名人聚聚
枫亭也是蔡襄故里。枫亭在明朝1520年正德之前,就现在的(灵川镇)东海镇东沙乡都是属于枫亭镇。东沙乡开祖蔡度和蔡广兄弟也是北宋名臣蔡襄子孙。
枫亭镇交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枫亭有一条古老而又熟悉的街道――鱼街
曾经那两层的土房子已经变化高楼大厦,也没有曾经的繁荣场面。是曾经海鲜批发,干货批发市场。旁边就是枫亭镇粮站,已经也不见当年踪影,只有现代的高楼大厦和商店。粮站对面就是枫亭电影院,也已经破零成为商店。
只有鱼街,粮站,那一条从枫亭镇汽车站到枫亭枫亭中学这一条几千米的老街那方块石头铺的路,还依然证明当年时代足迹。那被岁月磨平的石头路,没有了当年的锋利。开着摩托车你们要慢一点,地面不平起起伏伏,早上七八点这一条街道已经是人挤人,也是枫亭中心街道,贯通枫亭镇当年的繁荣,也是枫亭镇经济主动脉。鱼街,
新粮站和新霞桥批发市场带动枫亭镇经济腾飞
“鱼街”的沧桑
南宋前属太平镇,南宋至元属枫亭市。元大德八年后,截枫慈溪流,建成太平坡(在今霞桥境内),在粮站和旧桥之间一条街道建立“鱼街”(霞桥社区),批发干货,海鲜。曾经也是枫亭数一数二的交易中心
唐宋时期,鱼街已有水产销售市场。明代,北街和后榄街衰落,鱼街更为热闹繁华,集惠安、莆田、仙游三县客商于此经营。明户部尚书郑纪赴枫亭陈迁舍作客,喜看枫亭繁华景象,感慨万千,写下赞枫亭诗:“枫溪城市赛仙游,环聚民居瞰碧流。云覆荔荫迷驿道,潮随月色晃渔舟。”枫亭溪和码头带动枫亭“鱼街”鱼市的发展
在鱼街旁边就是旧桥,也是枫亭的母亲河经过的地方,这两年经过修理,建立休闲公园成为枫亭一张名片。枫亭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硬件还有软件的都是让人刮目相看。支持文人,比如写《枫亭志》,网站《枫亭热线》等等
鱼街和粮站交界地方,因为一些原因没有重建。从枫亭车站到枫亭中学,这一条几千米的街道,还保存古香古色的古代韵味,仿佛就是一种穿越。和旁边的高楼大厦相媲美,更有一种时间的停顿,仿佛世世代代的祖先还在旁边和我们讲述枫亭曾经的故事。
开着时光的倒影机,寻找年轻追求爱情的足迹,仿佛就在昨天,那一个旧桥头摊位依然还在。旧桥头和鱼街交界处有一个卖豆腐和油炸的斋料的摊位,就是德哥的老婆的姐姐夫妻(林建飞)的创业摊位。十七年前,德哥第一次在媒人介绍下,认识在帮忙的老婆,她的影子仿佛上辈子曾经相识过,是那么的熟悉,我远远看着,她没有诗人的浪漫,没有富家千金的温雅但是有着农家女人的勤劳,朴素,聪慧。德哥带着她到枫亭塔头山为见证我们爱情奇迹,不离不弃,只要心在,梦就在,爱可以改变命运,改变未来……
十七年,枫亭镇改变了,德哥也改变了。过去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活着的是喜悦,未来的是相思。
俊德有才好英俊
德才兼备耀祖德
有钱有房车全有
才高财多是天才
好模好样人品好
英勇无比胜群英
俊德有才好英俊
(兴化府网站主任才子著)
那一年结婚,只有旧床,40平米的土房子,两分利借几千块钱,在华丰鞋厂上班一个月八百多工资,要生活,还要还别人的钱,没有进祠堂祭拜祖先,没有酒席,没有拜天地,只有土房子,只有一套180元的合影照片。一辈子我不仅欠自己,更欠妻子。那时候,还有照顾爷爷奶奶,照顾父母。
如今德哥45了,妻子43了。有人说可以放下,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可是现在孩子结婚要房子,两位孩子要读书,一位要彩礼等等总共六十万,以后可能更多。那时候生两个孩子被干部赶到不敢回家,还到枫亭避难。来一张罚款三万多的单子,叫我上班一辈子也还不来。德哥应该休息吗?

蔡俊德,笔名天乐,网名德哥,75年出生于东海镇东沙其园,莆田故事新闻编著,兴化府采编,东海时讯编著,大专,务农。热爱文学,感触生活,常常随笔提作,有感而发,文章散见于报刊、网站及论坛和百度搜索中。曾参加鲁讯文学院创作培训班,创作诗歌数千余首,著有《龙眼树之恋》小说集,网络小说《东沙乡风云――1932东沙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