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房网
  • 二手房
  • 新房
  • 导航
  • 登录
返回列表
123
发新帖
楼主: 潇洒忘怀

[原创观点] 从卫星灯光强度图看出什么?

  [复制链接]

3

主题

62

帖子

27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7-10-12 18:1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GDP高又有何用?清一色低端制造业,家庭小作坊,企业一做大,纷纷去厦门置业,实际上莆田的经济结构是优于泉州的,福建统计年鉴上面三产占比莆田也高于泉州,换句话说莆田经济比泉州发达,这就是为什么福州厦门GDP比泉州低,但是都比泉州好的原因,你都是低端制造业,人家都是第三产业服务业!

3

主题

62

帖子

27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7-10-12 18:2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房价取决于地理位置,经济结构,城市人口聚集能力,不是什么四线城市二线房价吹出来的!

9

主题

370

帖子

4711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22: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T 发表于 2017-10-12 18:12
泉州GDP高又有何用?清一色低端制造业,家庭小作坊,企业一做大,纷纷去厦门置业,实际上莆田的经济结构是 ...

朋友,你说到点子上面了,所以我前面也说到城市产业结构也是房价很重要的一点,从全国范围来看,三产比较高的城市,当地房价都会比较坚挺有潜力。

另外,说到莆田市区房价秒杀漳州市区的房价,这个我可能不太认同,因为我在漳州已经工作多年了,完整的经历了漳州房子几年卖不出去,到房价疯狂,最后被政策限制,新盘最高单价不得超过2万一平米的过程。依稀记得2013-2016年上半年,很多楼盘几乎是求着人去买房,2016年下半年(从现在来看待过去)炒房团偷偷大量囤积房子,等市场可流通的房源不多之后,开始与各大中介合作,2016年年底开始,我周围很多漳州本地的同事,天天接到各家中介的电话,问他们卖不卖房子,说他们有客户愿意出多少多少的单价购买,把整体气氛搞起来,那个时候周围同事,上班谈的就是我又被中介骚扰了以及有人愿意出多少单价买他们的房子之类的,最后就是整个漳州疯狂的购房大军出动了。呵呵,然后,2017年5月份开始,突然没人再说什么房子了。且房价开始出现微调了,直至现在横盘中。

因为我这家公司的老板,有其中一个产业也是搞房地产的,2015年年初开始,我们老板很频繁找我们这些管理人员,让我们买他的房子,支持一下他,说真的,那个时候我感觉我们老板挺失落的。一直唠叨到2016年年中,一年半的唠叨中,终于有部分管理人员买了他的房子,当然我没有,我跑回莆田买房了。后来,他就经常跟我唠叨说,我当初让你买,你不买,你看谁谁谁,买了房子没多久,最少的都翻了一倍,还有谁翻了一倍半。呵呵……

有时候我会这样想,如果我当初在漳州买了两套房子(是现房,不是期房。那个时候,我的钱够首付那边两套),到16年年底或2017年年初出手,不到一年,转手一下就是200万左右的利润,然后2017年年初再跑回莆田买房,呵呵,又赶上一波涨价潮。哈哈,纯属白日梦,意淫一下而已。不过那个时候真心有点想法。

0

主题

56

帖子

25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0
发表于 2017-10-13 07:3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疼朝鲜

8

主题

747

帖子

24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莆币
19
发表于 2017-10-13 10: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光,说明大莆田还有发展潜力,只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没人去发展?

9

主题

370

帖子

4711

积分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莆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3: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arkzeng 发表于 2017-10-13 10:36
无光,说明大莆田还有发展潜力,只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没人去发展?

不是没人去发展,而是经济发展路线选择问题,因为湄洲湾大部分处于莆田市范围内,早期莆田的发展战略是发展湄洲湾经济圈,所以围绕湄洲湾发展了枫亭工业园和黄石工业园。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出现改变,提出了城市群概念,相对应的表现就是海峡西岸城市圈(福建省包含在内),提出了五个核心城市,福建省有三个核心城市,福州,厦门,泉州。以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围的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互补。这也意味国家对于福建省各城市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出现倾斜。间接影响就是企业驻地选择问题,肯定会选择拥有更多资源的城市。进一步形成虹吸效果。

这个时候,就倒逼周围非核心城市,不得不向核心城市靠拢。但是这个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风俗,行政级别和历史影响问题。比如厦门是副省级行政市,以前就不怎么鸟福州市的,几乎自成一体,而泉州和漳州又由于风俗语言及历史经济关联问题,依靠厦门作为核心在闽南一带自成一个小经济圈(厦漳泉同城化概念),所以走到现在,莆田市基本上很难往那边靠拢且单个城市的发展路线也走不通了。

那么莆田唯一的出路就只能靠拢福州了。可早期,由于各城市是各自为战,莆田就提出了湄洲湾经济圈。相对应就是仙游县想借助这个经济圈发展本地经济,就在财政与政策上支持了枫亭镇,结果后来发生一些事情(枫亭有部分人,到处奔走,想设立枫亭区,自成一体),这个问题就不再过多叙述了。然后莆田市就围绕湄洲湾发展了黄石工业园。在这个阶段内,涵江出现了一个名称“失落的十年”。从当初莆田最繁华的区,沦落下来,直到近几年才有改色。如今湄洲湾经济圈如何,大家也大概知道,未能让莆田市称为核心城市。

所以这几年莆田市政府内部应该有部分人对经济发展路线提出新的看法吧。具体的体现就是提出了城涵一体化概念,往福州靠拢。最终形成以福州为核心城市的小经济圈(福莆宁同城化概念),在福建省内与以闽南那边的厦漳泉同城化概念南北呼应。
333333333333333333333.jpg

不过现在很尴尬的是闽南那边语言上几乎不是大问题,各方面的融合度相对比较高,而福莆宁各市,在语言方面或者会是一个小阻碍吧,增加了一点小难度。此外,还有一些政策上的小问题,让莆田市有点尴尬……具体的大家可以多查阅一些资料。

返回列表
123
发新帖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