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双台风离我们远去后 莆田又开始了热҈热҈热҈热҈ 的日子 不过好在咱们莆田人民终于要熬出头了 昨天是中伏最后一天 也就是说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结束了 莆田已经立秋了
末伏代表由夏入秋,由热渐冷, 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白天的暑热最易伤心肺,热扰心神, 容易使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
注意! 末伏天来了 然而莆田未来几天将持续高温天气 But 立秋之后整体来说
天气会比前段时间舒适多了 据莆田气象:下周(8月12日~8月18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市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将连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乡镇将超过37℃。我市西部、北部山区午后多热雷雨天气。
末伏养生警惕这几种疾病
末伏的天气闷热、高温,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很多人都认为呼吸系统疾病易发在冬季,但数据显示,在末伏这种闷热天气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要特别小心。 夏秋季节交替,高温多雨的天气使人免疫力低下,同时吹风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大导致身体适应性差,是诱发呼吸道感染、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
秋老虎来了,嗓子、鼻子最先感到秋意,紧绷绷干巴巴的。由夏入秋,闷热潮湿的天气变得干燥,也是风燥感冒的高发期。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干”,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没有痰。
末伏这段时间,还有一个最高发的疾病——面瘫!早晚天气变凉,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秋风又被称为“邪风”“贼风”,这一时间段如果过度吹风,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建议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
“末伏”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因而腹泻、肠炎成为“末伏”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
进入“末伏”,虽然早晚天气不那么热了,但不少人身上起了小疙瘩,额头、大腿上长了小疙瘩——这就是“秋痱子”。秋痱子比夏天的热痱子更难治。秋痱子和湿疹很像,不如夏天的热痱子容易好。俗话说 “春捂秋冻”,这段时间要适当地冻一冻,才能不生“杂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