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海快帆 于 2014-10-4 10:16 编辑
这些年,因为高房价带来的民怨沸腾,以及一些房价过高城市潜在的风险,使得上届ZF 频频出台“调控”政策,一波没有效果,就加大力度,再来一波,于是就可以看到神马“史上最严厉”之类的调控政策经常出现。。当一段时间以来,楼市观望气氛浓厚,影响到了销售量,进而影响到房地产的上下游关联产业,部分地方ZF 首先沉不住气,一些省份首先“松绑”。。接着,近日央行也有了“动作”,如果这些没有达到“刺激”购买的效果,如果官方评判地产的低迷将拖累整体经济,不排除后续有新的“刺激”措施出来。。
然而,不管是“调控”,还是“救市”,其核心问题都是“价格”,“调控”是因为价格处在高位,ZF 想通过政策把它调下来,抚平民怨、消除风险。。所谓“救市”也是因为价格处在高位,购房者观望,使得成交下滑,影响经济,ZF 想通过“松绑”或出台一些措施,来“刺激”购买。。
但ZF 在处理上述问题时,都是在“首付啦、利率啊、几套啦”这几个点上转圈圈,都没有涉及到核心问题,即高房价的两大重要组成:高地价、和近百种、名目众多的税收。。 如果上届ZF 有勇气来“调控”地价,通过出台一些政策把地价抑制住、降下来,或取消掉一部分税种(有些税种和房地产并没有多大关联),使得更多开发商能接触到“平价地”,而不是 土地集中在一些出得起价钱的大开发商手里,房价不至于不断上涨。。而现在,假如ZF 能通过抑制地价,供应“平价地”或取消部分税种,来降低最终摊到购房者身上的购房成本,先做出“表率”,再打压那些没有相应调价的开发商,那才是真正的“刺激”。。
遗憾的是,一直以来,土地的拍卖走的是市场化,价高者得,而房子,则经常被那只“闲不住”的手拿来折腾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