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海快帆 于 2014-10-3 10:12 编辑
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的那些年,应该获得实惠的购房者并没有得到实际好处。相反,原本就“油赞赞”的 ZF 和银行,成了楼市利益“通吃”的大赢家。。一个是经由“调控政策”的税差,获取了大量本不该收取的税收,一个是大沾“调控政策”利率不同的光,收取了大笔的“额外名目”利息。。
这对大块吃肉的“兄弟”,虽有各自的小算盘,但源头处本是“同根生”(国有银行),利益互相牵扯,碰到核心利益时,也会“守望相助”一番。。
央行发出相关文件后,上有“银行最高当局”的政策,下有地方 ZF 不断施加的压力,虽然银行和地方ZF并没有隶属关系,但相互有依存关系,没有银行融资,地方的经济发展会受阻,但地方经济一旦不行,也会影响到银行的营收。。特别是银行一些管理层,和地方的利益盘根错节,地方不断有人“关说”的现实压力,加上央行文件又可以作为一个规避责任的“挡箭牌”,以及开发商的持续公关,地方银行能“坚守”多久,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本土楼市充斥“喊跌声”,购房群体殷切期盼房价下降、开发商不断强化营销活动时,当 ZF 着急、银行袖手时,当博弈的几方处在相持阶段,央行的“出手”,以及“府外”利益集团的强大斡旋能力,使得下一阶段本土楼市的博弈更显诡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