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92 | 回复: 33

[莆田印象] 【碧桂园浪琴湾·印象莆田】印象·东岩山

  [复制链接]

172

主题

1134

帖子

813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2

街拍达人奖

发表于 2014-5-13 17: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山是东岩山的简称,原名乌石山,因其山势如麒麟,又名麟山。该山位于莆田旧县城北部,胜利北路西侧,海拔69米。2002年划人荔城区管辖,是清代标定“莆田二十四景”的首景。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东岩山的建筑群主要集中在向阳的山坡上,自南而北随山势上升,依次为麟山祖祠、东山妈祖宫、报恩东岩教寺。

shouye (1).JPG

shouye.JPG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66 莆币 +2 收起 理由
潦勋 + 18 楼主已经帅成一道光了
形形色色 + 18 赞一个
wimzw + 20 赞一个
莆仙小朱 + 10 + 2 楼主已经帅成一道光了

查看全部评分

172

主题

1134

帖子

813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2

街拍达人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7: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岩山即东山,古称乌石山,位于市区西北角,因山形如麒麟,亦名麟山。每当凌晨,登临眺望东海日出,奇幻莫测,气象万千,故有“东山晓旭”之胜景,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半山腰有座“报恩东岩教寺”,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主殿后有座三层、空心、八角形的宋代石塔,基座浮雕36只狮子,形态各异,维妙维肖;守卫塔门的金刚力士,威武雄壮,造型古朴。

花1.JPG

花1 (1).JPG

花1 (2).JPG

花1 (3).JPG

点评

潦勋 后期色彩没有不舒服感,水印看起来比较专业:-)  发表于 2014-5-14 17:39

172

主题

1134

帖子

813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2

街拍达人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7: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寺的右下方有一座祀奉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别号龙江)的明代古祠,林兆恩(1517-1598年)字懋勋,号龙江,莆田城厢赤柱巷人。因倡导儒、道、释三教合一学训,世称“三教先生”、“三一教主”。他生前在此讲学,门徒遍天下,南京、北京等地曾建有三教祠。现在东南亚国家兴化华侨聚居之处,也大多建有三教祠,故东岩山三教祠又称“麟山祖祠”。三教祠附后有东晋年间培植至今的千年古樟一株,胸围13.8米,高15米许,干分三大杈,至今仍枝叶茂盛,郁郁葱葱。现已辟为“东岩山公园”。

花2 (1).JPG

花2 (3).JPG

花2 (2).JPG



花 (7).JPG
花2.JPG

点评

潦勋 倒数第二种叫什么花?可以给我的回复“回复”下吗  发表于 2014-5-14 17:40

172

主题

1134

帖子

813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2

街拍达人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7: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麟山祖祠旧称宗孔堂,俗称“三教祠”,奉“三一教”创始人林兆恩。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明代宗教改革家,曾在这里聚徒讲学,倡“道释归儒,儒归孔子”的“三教合二”学说,世称“三教先生”。林兆恩门徒遍天下,且代代相传。在他生前,南京、北京等地就建有“三教祠”,现在东南亚华侨聚居地也多建有三教祠。因此,这里的三教祠就被尊奉为“麟山祖祠”。祖祠建筑群包括牌坊、三门、拜亭、正殿,以及林龙江纪念馆。正殿系明代【创建,清代重修;梁架斗拱为清代之物。其他建筑物则是近年修复或新建的。正殿后有树龄达1600多年的晋代古樟,胸围13.8米,高15米。古樟系分西、南、北三股,1997年偏西的一股颓然倒地,今剩南北二股,上面依然青枝绿叶显露生机。北股地表处看不到韧皮部,不知它是如何汲取养分的。古樟的奇绝之处就在这里。

登楼.JPG

登楼 (1).JPG

登楼 (2).JPG

172

主题

1134

帖子

813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2

街拍达人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7: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贤此心,圣此心,天地亦此心,主敬最要;家吾事,国吾事,宇宙皆吾事,集义为先。”——正殿中的这副楹联透露了林兆恩倡导的“三教”宗旨。嘉靖年间,莆田遭受倭患、瘟疫的双重煎熬,数以万计的黎民陈尸郊野。林兆恩和他的门徒不避腐臭移尸焚化。1996年,东山西侧发现层层叠叠的骨灰罐两大坑,就是他们行善积德的实物佐证。后来,群众集资在山顶偏西建起庙宇式的“明代倭难义冢”,既可宽慰古代亡灵,又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封顶 (3).JPG

封顶 (4).JPG

封顶 (5).JPG

封顶 (6).JPG

172

主题

1134

帖子

813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2

街拍达人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7: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山妈祖宫

东山妈祖宫是20世纪50年代初从莆田城中心文峰宫迁来的,民间俗称东山文峰宫;宫内有两尊宋代木雕妈祖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宫前有古石刻“溪山第一”。该宫早年格局较小,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陆续增建了梳妆楼等建筑物。

字画1 (4).JPG

字画1 (5).JPG

字画1 (7).JPG

字画1(3).JPG

字画1 (6).JPG

172

主题

1134

帖子

813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2

街拍达人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7: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报恩寺

报恩寺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几经兴废。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僧舍、爬山廊等,而以石塔最为有名。报恩寺石塔建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8),座落在大雄宝殿与观音殿之间的中轴线上,高约15米,三级,空心,八角形,四面开拱门。内壁砌有悬挑条石梯级,可登至二层。塔基八面浮雕有37只狮子,各具情态,生动逼真。护卫四个塔门的金刚力士身披甲胄拄剑而立,神态雍和,造型古朴。塔檐和攒尖塔顶仿砖瓦刻饰,造型优美而负势向上,宋代我国南方的寺院布局尚无此例。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有些专家认为,石塔可能是在隋代砖塔的基础上改建的。

字画回廊 (5).JPG

字画回廊 (9).JPG

字画回廊 (7).JPG

字画回廊 (8).JPG

字画回廊 (6).JPG

点评

潦勋 寻常的画面被楼主的用心感化了  发表于 2014-5-14 17:40

172

主题

1134

帖子

813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2

街拍达人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7: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群东侧原有一片古松,古松东侧有巨石,过去都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那百余株古松就像百余条巨龙拔地而起,盘旋凌空,即使无风的日子,走在古松下的小路上,也会听到头顶松涛飒飒的呼啸声。可惜经过20世纪中叶的动乱浩劫,古松被砍的仅剩数棵,如今新植的幼松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20世纪末开辟了东岩山公园,在东北坡直至山顶建起了亭台楼阁,均建东岩山碑林。

太极馆 (4).JPG

太极馆.JPG

太极馆 (2).JPG

太极馆 (1).JPG

太极馆 (3).JPG

172

主题

1134

帖子

8139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52

街拍达人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7: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传唐代高僧妙应禅师曾留下“乌石山前,官职绵绵”的谶语。后人印证道:“宋以后莆中林、陈、方、黄、宋、刘、王、郑、李九大姓簪缨不绝,皆居山下也。”南宋大文豪刘克庄住在山下,写有《乌石山》诗,回忆童稚时期在山上游玩的诸多乐趣。

人工草场 (2).JPG

人工草场 (3).JPG

人工草场 (6).JPG

人工草场 (8).JPG

人工草场 (4).JPG

人工草场 (5).JPG

142

主题

1464

帖子

6956

积分

白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莆币
90
发表于 2014-5-13 17: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爆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