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福建人,在莆田工作,10月7日在莆田步行街遇到这个乞丐(文章是感受)。因为乞丐当时在地上写了宁波,我不知道他是否是宁波人(估计有很大可能性),大家可互相转发,希望他的家人能够看到。
《我和一个乞丐相处8小时》
此刻,我的心情还没完全平静下来。
2012年10月7日,七点半,我和一个朋友开车去街上找乞丐。首先得声明一下,没有谁逼我做,其实它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因为我是喜欢文字喜欢思考的人,同时,也是刚步入社会不久,从事文字行业,就觉得,如今的90后,很多人都说,他们是缺乏生活经历,没有真正体会到苦,写出来的文章大多跟现实不挂钩,不可否认,市场上真正含有社会实践且具有人文意义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试问,我们这年代出生的都是这样的吗?
也许,出生于农村的我,可以打破那一层“隔膜”。当然,我在下决定之前,也是经受思想一番挣扎,比如:你确定你这样做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你感觉你很有爱心可大家觉得你在炒作?你可能会引来更多的嘲笑?最后,我都把这些顾虑一一拒绝了,因为我只有一个目的:深入最底层的人,体验最绝望的处境。
请原谅我没有预约的来访
我和朋友打摩托车到步行街,约九点左右,到达东大路,前方迎面走来一名乞丐,只见他一头长发,稀疏,大部分已发白,脸蛋干瘦、颧骨严重突出,黑眼圈很重,还留着一大胡子,身子附上毛衣,外套是一件大风衣;灰黑色长裤,左脚穿个拖鞋,右脚穿着布鞋。显然,他许是好久没有更换衣服,臭味难免。
我们没想太多,立刻行动,我迅速上前去,将之前预备的零食一一递给他(因为之前我已决定,出门后身上不带任何东西,早餐没吃,不进食,不喝水)。然而,他接过不久,看了看,想了想,可能感觉是坏的,就丢掉了。我感到很奇怪,就慌张的对他说:“这都没有过期,刚买不久。”他执意不要,感到胆怯,往后退,准备离去。我却再次追上,想跟着他走,他却不肯,手里不停地挥,还带点恐吓,明显喉咙沙哑很重。
我当时心里很复杂,左右脑互相打架,是接着死缠跟呢,还是打道回府,留下遗憾。正当纠结,朋友给我递了眼神,我明白,他在鼓励我。于是,我毫不犹豫跟了上去,并向乞丐阐明我的意思,不过,他似乎听不懂我的话,调头走到路的另一边。拿起绿茶,喝了起来。我又迅速走了过去,在距他两尺左右,坐了下来。
那会儿,乞丐并没有对我产生多大敌意,只显得一脸惊讶,好像感觉,今天是什么日子,嘴里不停在叽里咕噜唠叨些什么。看得出,他的精神有些恍惚,情绪也不怎么稳定。为了博得信任,我跑向对面,捡起刚才他丢掉的月饼,再返回来,拆开,掰掉一半,自己先吃一口,然后再递给他,不接受,三次后,我收回了。
虽然他没有接受我的好意,但我打心里感觉,我的此举已成为后面交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