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废话一大堆 于 2012-10-4 16:19 编辑
在今年的中秋国庆双假中,免收高速通行费、174家景区降价等诸多利好消息带动了人们的出游热情。然而一些游客算账后却发现,并没有预想的“省钱”。因为在一些景区里,从矿泉水到冰淇淋,从中餐到西餐,身价无一不暴涨,苏州市民周先生在连云港连岛旅游时,更是遭遇了165元一份的“天价炒面”。
在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中听到周先生说,看到旁边有烧烤海鲜排挡,几个朋友就说在这随便吃一点吧。因怕被宰,周先生还特意提前问好了价格,“我觉得不贵,就开始点了,点了炒菜什么的。正好有个客人端着炒面从我们身边过去,我就说这个炒面给我们来一份(可惜这个没问好)。我们吃完结账,他说356元,我说你把菜单和价格写给我们。他就写了,虾30多,最后那个炒面165元。我说这什么炒面啊,他说是海鲜炒面啊。” 一盘炒面要价165元,让从来没吃过这么贵炒面的周先生不能理解,“我说这不是把你们旅游景点形象搞坏了吗?他说那我不管,我们这边都是这样。我们这个摊位一年交政府十几万,我们没有发票的。”经过与排档老板的讨价还价后,周先生还是为这份海鲜炒面支付了65元。
事实上,景区餐饮价格高早已是国内旅游中最最公开的秘密。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出游时都喜欢自己带着吃喝用度,防止被骗。在山东泰山、安徽黄山景区,即便是爬山,很多人也宁愿自己背着沉重的水瓶。
那么景区餐饮的价格为什么会这么“坑爹“呢?就有知情人说,身处景区的摊位费同样号称天价,以海鲜排挡为例,每年的摊位费十几万元左右,所以为了不亏本,很多家排档都会宰客,经常有游客被这“天价炒面”坑住。
随后记者将这个情况反映给了连云区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张家茂说,“像周先生这个事情,我们要跟他沟通,让他把当天详细经过说明清楚。到底是哪个摊位,什么样的人。因为涉及价格欺诈,我们还要联合物价局。但是他这个难度很大,因为他提供不了充分的证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则表示,在节假日期间,景区的价格的上涨有它的合理性,但一些非理性的价格上涨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景区天价餐饮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损害了中国游客的形象。在境外旅行时,很多中国游客都习惯性在吃旅店免费早餐时吃得很多,在阿尔卑斯山上边看风景边吃面包的比比皆是。由于境外景点的餐饮价格与市区接近,这让很多外国人对此产生误解,认为中国人非常抠门。
显然,要解决景点餐饮宰人问题,一方面当地政府应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眼睛不能只盯着钱,切实地将摊位价格降下来;另一方面,也希望我们的行业协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通过适度的价格管制,通过向市场上提供更多的质价相符的旅游产品,以引导当地的企业、饭店、旅行社、餐饮店等,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以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