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德 发表于 2019-10-31 19:01:43

灵川镇张边村《文场宫》

灵川镇张边村《文场宫》杨家将回宫

莆田城厢区有两个著名的华侨村,一个是华亭镇的园头村,另一个是灵川镇的张边村。

张边村位于莆田城厢区灵川镇南部,北靠笏枫公路,原称“场边村”。因村里有个地标性的宫庙叫“文场宫”,村以宫名,自古称“场边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张边村”。在外的华侨可不这么称呼,至今仍碎碎念乡愁所寄,称“祖国的家园”、“场边村”,在异国还设有“兴化场边同乡会”。如今的张边村总人口两三千人,在马来西亚砂捞(罗)越诗巫场边村人也有两三千多人,人口可是旗鼓相当哦。

在张边,华侨出资建了张边华侨小学、原张边大桥(9914台风后重建新桥)、华侨纪念馆、华侨图书馆。

据了解,何寨村往张边村的大路间供人休息的路亭也是华侨出资所建。

早在农历九月初三,来自惠安县净峰镇净北村后园和南山两个自然村的信众,根据杨八姐仙姑的指引,首次来到杨八姐仙姑娘家——张边村文场宫省亲。

10月29日(农历十月初二)净峰镇净北村后园仙姑妈省亲,现场人数有三百余人,分别请来大王爷、天上圣母及杨八姐仙姑妈。

10月30日(农历十月初三)南山村也来了百余人信众,携杨八姐仙姑回来省亲。

两日来,两支来张边村文场宫进香的队伍浩浩荡荡、现场锣鼓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惠安女的装扮和她们那边的特殊习俗,为张边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兴化府采编组用镜头记录了这两场跨地市的省亲民俗活动。


文场宫始建于明正统年间,历史悠久,风水奇特。宫址坐南朝北,宫外北风狂呼,殿堂内烛火不熄,实属风水宝地。经几百年历史变迁,沧桑物改。文场宫依然巍巍屹立于张边溪西岸。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场文化大革命中,庙宇被毁坏,面目全非,成为一片废墟。公元一九八五年,由海外侨胞和本村信士的带动下,筹资重振庙堂,重塑金身,又建起一座辉煌庄严的庙堂。由于当时建筑地基比目前周边民宅低,又是土木结构,风雨一来,宫埕积水,庙厅潮湿,墙壁脱化变质,所以翻建文场宫成为全村信士的一致愿望和呼声。


文场宫中殿主祀慈济真君、刘公元帅、太乙仙姑。左殿为忠烈堂,主祀杨家七将,曾经从仙游县钟山分灵而来。右侧为府稷社,供社公社妈和土地公。
西墩村《永镇宫》供奉杨五朗,和张边村《文场宫》分灵出来。


据了解,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场文化大革命中,各地宫庙信仰惨遭破坏,文场宫众菩萨也被人为破坏,导致杨一郎、杨八姐二位金身随海波飘走,其中一位金身杨八姐被惠安某村民拾起供奉。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时的村落已经分割成两个村,也就是现在的净峰镇净北后圆村和南山村。直到前几年杨一郎菩萨指引收留信众回娘家并重塑金身一尊。杨八姐仙姑指引信众回娘家省亲进香,这就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根弦在牵引着。
欢迎大家提供灵川镇,东海镇民俗资料
文章来自兴化府
――
蔡俊德网名德哥东海镇东沙人士。《东海镇民俗文化》由兴化府团队策划中。

wuwu 发表于 2019-11-1 08:07:17

惠安车鼓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川镇张边村《文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