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园 发表于 2019-10-25 21:47:41

仙游鲤南镇有座千年古庙,圣泉宫。

本帖最后由 文化大观园 于 2019-10-31 22:05 编辑

圣泉宫又称圣泉祖殿,始建于后唐年间公元930年,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法主仙妃文化信仰发祥地,位于仙游县孝仁里郑宅(今鲤南镇圣泉村),唐御史中丞郑良士故里。
清康熙《仙游县志》之十五卷载;
聖泉在县南七里,一名“龍井”。曰;聖泉者,唐时有法主聖妃以铁鞭所引之泉也,今立宫以祀之,亦曰;聖泉宫。《舊經》云:“其泉秋浅微冬枯涸,春农将作、設祭方涌,灌田千餘畆。”明弘治乙未年,大旱。沙县人来此请水有验。
圣泉宫供奉法主仙妃,又称圣祖仙姬,俗姓许,故称许仙姑。晚唐许仙姑,浙江金华人,曾学道于黎山老母。法成,云游四方,唐昭宗乾宁间入仙游,行至鞏桥郑宅,视此间钟灵敏秀,诚定居胜地,乃向郑家祖妈求赐宅地,郑家祖妈慨然与之。许仙姑感恩面谢,祝愿郑氏子孙官运亨通。郑家祖妈谓曰:仕官者皆离乡背井,离母离妻,非老身所求。唯敝村水利不兴,多遭苦旱,望仙姑助修水利,造福后代,以拯万民。仙姑概然相许。
许仙姑通晓水文地理,既允修水利,遂亲自勘察附近各地,发现“苦溪下雨大水流,雨停无水流”异象,探明苦溪地下多沙石结构水必往低处之理,若能寻出地下泉眼,必可得水。亲率民众挖出井亭边、珠山桥下、庐碑、龙井、碗井(三穴)七个泉眼,地泉瀑涌。即县志所云;“铁鞭托地,以成泉”。又开沟筑坝,水到渠成,顺流而东,灌溉附近七村近万亩良田。虽久旱不竭,万民得利,诚为圣泉。
许仙姑定居鞏桥郑宅后,她兴水利、制药茶、济世人等诸多善举,深受当百姓崇敬。后梁末六月初一日许仙姑仙逝于溪边,此地名曰“倒桥头”。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唐御史中丞郑良士公暨长子礼部尚书郑元弼公,为感念许仙姑法创水功,济世救民的功勋,特舍地捐资在草庐原址上,创建宫殿,号“圣泉宫”,奉祀许氏仙姑,众称圣泉妈,后敕封法主仙妃,分灵宫又称圣祖妈、圣祖娘娘、法主妈、孩儿妈、金华大仙、金华圣母等。法主仙姬圣功法力,广披四方,由祖殿分祀法主仙妃者,有六百多宫,可谓源流普润。历代官民进殿进香,祈赐福禄寿、荣添财丁贵皆有效验。
许氏仙姑法创水功, 利泽千秋,宋度宗御赐“法创水功,万世称尊”宸翰幅; 明神宗御赐“水为救民”宸翰幅。
改革开放后,仙妃文化深受百姓敬仰,2015年10月,法主仙妃圣泉妈信俗列入莆田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月,法主仙妃圣祖妈信俗列入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圣泉祖殿始建于公元930年,宋咸淳九年(1273),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各有大修,至清道光五年(1825)重建,其规模基本定局。宫殿模式,庄严堂皇。地处盆地,群山含翠,秀水环流,环境奇丽。后远靠大蜚山,稳如泰山;前峰雄鹰展翅,狮象保口;西有飞凤衔书,九龙抢珠;东连笔架山,八仙过海,日月辉映。宫殿坐北向南,五间两进,穴号飞蝶,中间三间为“金桶”、“四窗”、 十八对柱之石土木结构。两边上下为厢房,廊前一对石柱,镌刻清名家手书“灵山不远,惠水常流”对联。中大门上悬有唐御史中丞郑良士题立“圣泉祖殿”匾额。宫内所保存的清康熙十年的《令行禁止》残碑,清道光年间的“源流普润”等5块贴金古匾和“德育”等4块阳刻贴金联板,以及清代道教神像挂轴16幅、清代銮椅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宫庭前遗留仙妃祭法所用“文房四宝”,石皿法器,天然妙成。其中“水池”,系后唐古水井,患者在井中吸水饮服,有水到病除之效,曾有“飞蝶甦命”之誉。宫庭前方分别为文化广场,文化戏台、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和仙妃亭;在宫左侧百米处,有法主仙妃手植的一棵古樟,主干需十多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龄1100多岁,依然枝繁叶茂,令人赞叹不已,现列为“福建省一级古树名木”。宫的右侧一千米处仍有仙妃祭法引泉的井亭边井、庐陂桥下井、大龙井等七井泉脉。2009年11月16日,圣泉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圣泉宫成为了海内外游客和法主仙妃信众旅游朝圣观光胜地。

文化大观园 发表于 2019-10-25 22:12:44

泉州市信众到圣泉祖殿进香。

lxx0821 发表于 2019-10-26 10:33:04

{:pfw3:}

小晴 发表于 2019-10-26 11:08:25

好热闹啊

可惜不是你 发表于 2019-10-26 17:19:30

可以,不错,很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仙游鲤南镇有座千年古庙,圣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