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漳州古城香港路石牌坊、漳州孔庙有感分享莆仙大众欣赏
据漳州地方史料记载,“尚书探花坊”牌坊宽8米、高11米,南北向。正楼匾额两面分别刻楷体巨字“尚书”、“探花”,乃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林士章立。
林士章,字德斐,号璧东,福建漳浦县乌石人,今旧镇浯江村人。生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十一月三十日。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编修。隆庆二年(1568年),升国子监司业;隆庆六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元年(1573年),转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二年,升礼部右侍郎;万历五年,转礼部左侍郎;万历九年二月,升南京礼部尚书;当年五月,上疏乞求归休。
而“三世宰贰坊”坊宽8.09米、高11米。正匾两面分镌“三世宰贰”、“两京扬历”。系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
蒋孟育,龙溪人,万历进士,曾在漳州结“玄云诗社”,与张燮、郑怀魁等漳州才子合称“七子”。
“三世宰贰,是指一家三代人中,有两个是大官,“两京扬历”是指在南京和北京两处都很出名,明朝的政治体制有些特别,除了北京是首都外,南京也算类似陪都,南方一般是由南京管的。
以上记载已经明了介绍了香港路两座石牌坊了,分享图片大家欣赏!
经常闽南及莆田各地走透透。对莆田、泉州、漳州都是特别亲切!甚至于我的口音成了福建混合音,并能清楚分辨闽南语各地不同音!
烟雨蒙蒙见先贤
德配天地立延安
道冠古今修文西
癸丑丁未水火土
明堂宽阔长方池
漳州文庙保存完好,比涵江大成里较好!我在第一次到漳州是很早以前就有走过修文西路,那时漳州汽车站在新华路,(这个汽车站前段时间已经停止营业)走延安路经修文西路再到香港路、台湾路、南市、博爱道......
虽然经常经过漳州孔庙却从来没有进入过,昨天是漳州一朋友说叫我去看看漳州独有的石牌坊乃是二代三宰相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我才有此一游!以前孔庙前修文西路,没有这么宽广的明堂长方形水池,近几年,漳州国投全面投资古城区古街建设,拆除了修文西路街区造明堂方池乃是风水大好格局!面貌一新!
拜先贤拍圣贤!传承儒家思想文化!28322833283428352836 莆田的历史文化保护跟泉州差太多了 莆田的寺庙没看够吗 冷冷清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