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因催婚而将就吗?
随着过年一天天临近,年味儿也一天天地变浓了。每当这个时候,市场里卖春联的摊位就开始忙碌了,大家忙着张罗购买年货了,在外打拼的人准备回来过年,家里的人开始期待全家团聚了。此时,有一部分人却着急了。这一部分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大龄青年。
他们还有另一个称呼-----单身狗。
这个群体,他们中有的没有谈过恋爱,有的有过几次轰轰烈烈的恋爱经历,有因为年轻时的幼稚、冲动、不成熟而导致错过的,也有因为性格不合,三观不同而分道扬镳的。总之,都在最合适的年龄里没有完成结婚这个重大的任务。
随着年龄渐长,在生活的千锤百炼中自己慢慢变得成熟起来,有朝一日看着身边的朋友,昔日的同学都已成家,有了孩子,猛然发现,当年的翩翩少年竟然不知不觉间被剩下了。
这个时候,或许你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一个人的生活也挺自由自在的。可是,别忘了,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身边总有一群人为你操碎了心。就说过年回家吧!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要是没有结婚,哪怕你面色红润,身体健康,有钱有貌,热情周到,在七大姑八大姨眼里,她们也会觉得你孤孤单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你要是说:“我一个人过得很好啊!“她们马上就会打断你的话,半责怪半同情地说:”孩子啊,你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这么不懂事呢!该结婚就得结婚,一个人过不像话啊!你看你妈,一年又一年的,头发都白了,就别让她操心了!赶紧带个男(女)朋友回来!”
听了这话,你觉得自己犯了滔天大罪,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连连点头答应。
这边刚送走亲戚,稍稍松了一口气。母亲哀怨羡慕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呀!那不是你同学李小胖吗?孩子都那么大了呀!你顺着母亲的目光转过身看着同学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甜蜜幸福,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样的旁敲侧击你比谁都明白。
你暗暗下定决心,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家族的荣誉,听从指挥,服从安排,速战速决,今年之内,务必搞定终身大事。然后你开始加入相亲的队伍,今天看这个,明天看那个,每次礼貌开始,尴尬收场。你惊讶地发现,相亲原来这么难!平时口若悬河伶牙俐齿的你在陌生人面前变得笨嘴笨舌起来,和朋友高谈阔论谈笑风生时的自信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种绞尽脑汁拼命找话题没话找话的感觉太难受了,这哪里是相亲,简直是受罪!
有那么一刻,你会沮丧、泄气怀疑这种交友形式是不是对的,但是很快,母亲那哀怨的面孔又浮现在脑海里,让你黯然神伤。怎么可以这么轻易放弃?没有相亲就没有机会,没有机会,怎么能够实现父母的心愿呢?哦不,这话听起来哪里不对,到底是父母结婚还是我啊!
寻寻觅觅终不得后,突然有一天你问自己:结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该为催婚而将就吗?
我想:结婚本该是一件严肃庄重的事情,两个人只有经过相处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知道彼此是否合适,而合适一定是婚姻可以长久继续的前提,怎么可以因为他人的期待而草草了事呢?
小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作为一个优秀的大龄男青年,他终于要结婚了。这些年来,在相亲战场上经过了无数次的摸爬滚打,逢年过节经历了无数个异样眼光的伤害,他谈过错过,相过败过,每一次抱着一颗赤诚的心出发,伤痕累累地回来。但是,哪怕再沮丧失落,再伤心绝望,他仍顽强不屈,坚持原则,不将就,不凑合,不为结婚而结婚,最终守得云开见天明。
所以,对于大龄青年来说,相亲形式本身并没有错。在一次次与陌生人见面的过程中你或许会看到人间百态;在一次次价值观的碰撞里你还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与被选之中,你可能会明白,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适合自己。
我们常常在说缘分,但是缘分总爱跟我们捉迷藏。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愿你,众里寻他(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你眼前。
不容易啊 我不会 不容易啊 怎样写得真好。 抱歉 我不会 还是那句话,没有经历恋爱的婚姻就是对自已的下半生不负责任。这跟赌博有啥区别? 不可能将就的! 至少得找一个自己看着欢喜的 物质上可以将就,比如你要求市区有房,可以改老家有房
颜值上可以将就,比如你要9分的,可以让到7分
性格上不能将就,肯定要合得来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