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9912 发表于 2017-10-15 13:41:28

莆田婚姻"两顾"习俗的由来

如今莆田相亲男女,相亲时常常遇到"两顾"的烦恼.我也终日未得到解答,不过今天被我发现了,请大家予以参考.以下故事必是其中缘由.
(莆田"两顾"介绍下:
(1)两顾就是男女双方结婚后,男方和女方的家庭都是要照顾到.
(2)男方和女方结婚后必须有一胎是和女方的"姓氏",如果男方的家庭背景比较好,就是男方第一胎,如果女方的家庭背景比较好,就是女方第一胎(这是很多人最难接受的).
(3)根据不同村落的习俗还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除夕晚上在哪方家过,初一早上在哪方过,儿子和女儿归哪方看管....)

莆田古代方言有“数社三张厝,凑狗十一丁”。这是莆仙各地流传颇广的一句俗语或口头禅,意为对方势单力薄,不屑一顾。同时也是一句贬义词,谩骂对方力量薄弱,可以小看,任人欺负。那么,这句话的典故是什么呢?

  位于秀屿区笏石镇炮厝村罗厝自然村,早在明初期,从江西省余樟县罗氏南迁入莆,来到这里定居,因此该村取名为“罗厝村”。嗣后,罗氏人家在这里安居乐业,以稼穑或养蓄为生,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村落,人丁旺盛,建造“永仙宫”、“兴财宝社”等庙宇,与当时的集镇(丙店)也较近,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明嘉靖年间,莆仙遭到倭寇的侵扰,罗厝村尤盛。倭寇进村抢夺烧毁,村子成一片废墟,惨不忍睹。大部分人家被迫流离失所,然而有两户人家幸免于难。这样的话,两户人家加上社庙,刚好才三张厝,两家人丁凑合起来只有10人,加上一条狗,共有11丁。遂被邻乡人戏称为“数社三张厝,凑狗十一丁”。久而久之,便成为一句地方俗语。

  在封建社会,小姓小村会被人歧视,甚至践踏。然而,罗厝村人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发展人丁,便从邻乡后湖村的林氏人家招来男青年当作儿子,但不甘改姓易族,所生下来的孩子一半姓罗,一半姓林,俗称“两顾”。这样的话,罗厝村内才有罗、林两姓人家。因此,逢年过节,尤其是元霄神佛行傩庙会活动,每一户人家的走廊间,悬挂的大灯笼,左边为罗,右边为林。

  现在,罗厝村约有40多户人家,300多人口。莆田的那句“数社三张厝,凑狗十一丁”已经成为笑话了。所以"两顾"的习俗也渐渐的流行到咱们的莆田大地了。(转载的文章)

绿色的水泡 发表于 2017-10-15 14:41:43

现在如今两顾没有以前那么纯粹了

9989912 发表于 2017-10-15 16:39:51

绿色的水泡 发表于 2017-10-15 14:41
现在如今两顾没有以前那么纯粹了

是的,因为双方家庭,互相计较太多,争吵就越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莆田婚姻"两顾"习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