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禧坑边村被日本鬼子全部杀光
本帖最后由 天后茗茶 于 2017-8-8 16:27 编辑莆禧城东的“火烧坑”原来是“坑边村”。全村所有人被日本人全部杀光,该村在莆禧城东四百米处,原属莆禧东门自然村,现属东仙村的“芦竹厝”自然村。
古时这里是个小山坑,“坑边村”就在坑边。明嘉靖年间,死倭贼数千人从南日、平海登陆,攻打莆田和沿海全境。其中县城和平海卫城相继失陷,民众被杀不计其数。莆禧城是死倭贼进攻的主要目标。当时,所城被围困五十多天。由于军民勇敢和协,奋力抗战,城而不陷。死倭贼因城攻不进,就对城外各村庄进行大扫荡。实行见物就抢,见厝就烧,见人就杀的“三光政策”,激起“坑边村”民众的极大愤怒。该村有几位中年农民,暗中把全村的壮丁都组织起来反抗,每人手持菜刀,趁午夜摸进攻城的死倭贼的营帐,杀死了很多死倭贼。但倭寇并不甘心被奇袭,第二天,他们又纠集了残兵败将,野兽般地对“坑边村”民众进行疯狂地报复,把整个村庄团团围住,一场血洗后,放火烧村。此时,整个“坑边村”变成一片火海,两天后便成了一堆废墟,“坑边村”没一个活口逃出来,“坑边村”从此消失,日本人“三光”政策就是杀光、抢光、烧光,从那以后莆禧人就把“坑边村”废墟称之为“火烧坑”。
“火烧坑”事件后,有一姓沈的“坑边村”村民,在戚继光第二次入闽平息倭寇后,从外地回乡。找不到家,无家可归,就在离“火烧坑”以西约二百米处的小山坡下,用芦竹塔起了一张茅屋暂住。莆禧人周边群众都把这座茅屋叫做“芦竹厝”。“芦竹厝”,原意就是用芦竹盖的茅屋。久而久之,“芦竹厝”三个字,就成为这个地方的村名。
现在,坑边村虽已不复存了,但“火烧坑”地名和“芦竹厝”村名仍存。“芦竹厝”村民大部分姓沈。
是日本鬼子?
倭寇吧少部分是日本的 八月份 是抗日胜利月 爱国教育
一个村庄没想到有这么惨烈的历史 倭奴当诛! 本帖最后由 过眼烟云 于 2017-8-9 08:55 编辑
然而,其中所谓的倭寇,大多数,是明朝的本地海盗。比如说,郑成功他老爹,郑一官,就是一个超级大海盗,手下上千只小船,一大波荷兰盖伦船和福船结合改造的大船,常年在各条航线上劫掠。再比如,那个号称五峰船主的大海盗,汪直;还有那个,李旦。特别是这个李旦,东南亚各航线都有他的影子。传闻德川家康统一日本,他也出了很多钱。明明搞海商可以赚很多钱,偏偏SB要禁海,结果逼出这么多大海盗,然后沿海人民遭殃。终究,是当时的明朝人为了钱,自己搞自己。这个叫TMD,人祸。
说到底,还是当年的大明烂到根,都被人打到皇城根了,所谓的东林还在党争呵呵。 靠楼主一人之力宣传。 过眼烟云 发表于 2017-8-9 08:52
然而,其中所谓的倭寇,大多数,是明朝的本地海盗。比如说,郑成功他老爹,郑一官,就是一个超级大海盗,手 ...
您太有才了,谢谢您!
页:
[1]